《当代金融家》:张建国:银行服务民生 重在用心独到
“一家银行的实质性目标是它的竞争能力,而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新兴市场的发现和把握,在中国更是体现在对政策导向的先期把握上。我们不能简单地跟,更不能被动地学,而是要主动地‘引’。”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民生领域目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也处于新商机的前沿,而做好这一切,重在用心独到。” 在金融创新中突出“四个符合” 《当代金融家》:当我国银行业在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大多还缺少实质性创新动作之时,中国建设银行已悄然在同业中首家推出了 “民本通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我们《当代金融家》杂志作为金融领域比较权威的主流媒体,我们关注到,这一专注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品牌产品,如今已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和可持续潜力。那么,建行推出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品牌产品的初衷是什么?民生领域的金融商机如何? 张建国:“民本通达”是建设银行认真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业务转型、结构调整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起来,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推出的针对教育、医疗、社保和环保四大民生领域的系列产品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是建设银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惠民生、以创新促转型、以品牌赢市场的重要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民本通达”的研发和创新主要有如下四个“符合”: 一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中央作出了“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惠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和谐的关键。国十条、金融30条等,都将改善民生列为重中之重。作为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我们责无旁贷,按照中央要求加大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与支持。 二是符合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趋势。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面临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00美元。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使之和第一、二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代表的民生领域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三是符合客户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生领域的机构、单位等客户逐渐成熟,需求广泛性和多样化,在拓展相关业务时急需银行提供包括日常管理、业务系统联网、财务顾问以及个人相关的结算、理财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这也为商业银行推进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提供了的一个机遇和方向。 四是符合商业银行竞争与转型的要求。银行竞争要求对商机的及时把握,占领业务先发优势;业务转型要求整合内部的流程和环节,为客户提供高效、周到、便捷的流程化服务。“民本通达”以综合化金融服务为倡导,正以依托并推动着这一进程。 这“四个符合”既是“民本通达”品牌设计的初衷,同时也是我们对民生领域商机的一个基本判断和把握。因为,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GDP总量已经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体现在以投资与出口拉动为主、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亟待转变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六个结合起来”,核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心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领域建设,从近期看能够扩内需、保增长;从长远看,是培育国内市场、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程。今年的两会对加快民生领域各项产业和服务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建行而言,民生领域建设是一个有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特征明显、业务种类繁多、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业务,同时也是我们履行国有控股大银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我们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历史使命,努力做好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特点与妙笔 《当代金融家》:不少银行在民生领域都有介入,那么,建行在全国同业中第一家推出“民本通达”这一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品牌,这一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果说其妙,又妙在哪里呢? 张建国:作为银行同业中首个针对民生领域的综合服务品牌,“民本通达”打破银行传统的对公和个人业务界限,紧紧围绕民生领域客户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突出为民生领域客户提供全流程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与以往作为个别客户和案例来抓,整体效应不明显,合作的广度、深度有局限,服务的整体水平没有质的转变的综合服务尝试不同,“民本通达”是一个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有针对性地面向客户现实和潜在需求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是一个重在全方位的服务渗透及关联产品覆盖,而非孤立单一推进的营销联动平台;是一个旨在抓上游、抓源头、抓客户、抓基本账户,契合业务转型方向的全新业务拓展模式;是一个扎根于民生领域,有效衔接各个部门、各项产品、各类渠道,具有极强延展性和可扩充性的全行性金融服务品牌;是一次以精细化、专业化的工作思路为指引,专注于提升建设银行民生领域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创新和突破。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客户和客户主管部门的高度欢迎和认可。 试点3个月及全行推广近半年时间以来,我们在民生领域最成功的打法,就是做到了在第一时间甄别机遇,紧扣商机,综合服务,品牌先行。“民本通达”的推出弥补了我行过去对民生领域服务的欠账,有效促进了我行客户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同时,将我行的金融服务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参与到社会进步的全过程,是一条符合我行实际的竞争取胜之路。 “民本通达”的生命力就在于,通过力推综合化金融服务,它让客户感受到的是一家商业银行整体的文化、理念和实力,它让客户在比较中看到了差别,在差别中看到了“新”的服务跟进,在持续跟进中体验到商业银行实实在在为客户需要着想的敏锐和坦诚,从而,在拓展客户的同时也留住客户,用转型的语言讲,就是:基本结算户多了,产品覆盖面广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了,客户关系更加稳定持久了。我相信,这也是客户主管部门和客户本身所共同做出的理性选择。 从案例看建行服务民生路径之用心独到 《当代金融家》:一般性金融服务模式在民生领域是难以有所建树的。那么,建行在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有哪些创新,在哪些方面解决了比较突出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张建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我们看到,近年来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文化产业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和改造,灾后重建等在内的民生领域取得显着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民生领域改革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成为国家政策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多年来各家银行专业分工形成的客户基础、经营特点、风险偏好、价值取向已经形成了企业文化,即使提出业务转型也缺乏系统性思考和根本性变革,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看不起”的状况。银行经营多少存在着“一提到经济就想到工业,一提到客户就想到项目,一提到产品就想到贷款”的现象,对民生领域的认识还是相对肤浅,对国家政策向民生领域持续不断的倾斜和支持还是不够敏感,对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环保等诸多民生领域中已经出现了的金融需求我们的反应还不是很敏捷、应对措施还不是很系统、认识上还不尽一致,对民生领域作为商业银行下一步重要战场的理解还是有限。建设银行开展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从内部讲,主要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这么客观地评价,建设银行在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为民生改善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为民生领域相关客户提供了系统和完备的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客观上推动了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了我们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从过去抓精英教育到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全民继续教育,我们对教育行业的服务,已经从学校的建设融资和结算服务延伸到职业培训、素质教育和创业领域,已经从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服务扩展到家庭教育金融计划、优秀毕业生创业基地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等等。例如,通过“教育慧民”,我行为全日制高校优化银行负债和结构,降低高校财务负担,解决国家关注的高校过度负债问题。在医疗方面,我们的服务也从大医院辐射到了社区医院、县域医院、专科医院和医疗保健等更广阔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所有领域,例如,通过“医疗健民”,我行与亚洲最大的单体医院-华西医院合作实现了银行卡和就诊卡功能的整合,缓解了全川乃至西南地区约1.2亿人的看病难问题;一直以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备受大家关注,建设银行早就脱离了简单抓存款的旧模式,第一时间针对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和社保资金异地转移接续拿出服务方案,在社保资金结算服务和理财服务上连续创新。例如,通过“社保安民”,我行可以为国家刚刚出台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提供解决方案,直接为6600万人的养老金全国范围内自由领取提供服务。在环保领域,我们致力于与环保相关的政府机构入手,切实为国家的重大环保规划、环保项目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例如,通过“环保益民”,我行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株潭解决生态型城市圈建设的金融配套服务问题,将金融服务扩展到环保的各个领域。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推进,都是落实了国家对民生领域的强调,最终把真正的实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 大企业当弘扬“大爱”精神 《当代金融家》: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如果只强调社会责任,长期赔钱则难以持久。那么,建行怎样处理好盈利性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张建国: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我们始终注重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银行的企业使命中有一条就是“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长期以来,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国民经济的同时,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承担企业公民责任。2005年上市以来,建设银行累计投入公益捐赠项目约6亿元人民币,其中近一半是员工个人的捐款捐物。这些公益项目遍布全国,涵盖了教育、文化、卫生、救灾、扶贫等多个民生领域,其中包括,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启动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专门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设立奖(助)学金,建设银行出资6000万元;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合作,实施总额为1.2亿元的“建设未来—中国建设银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已累计资助4万多名贫困高中生;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出资5000万元开展“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已资助数千名为国捐躯或因公伤残的军人、武警和公安干警的家属;“5·12”地震发生后,建行员工心系灾区,先后捐款1.79亿元,从多方面支持了灾区经济社会事业的恢复发展。 在组织实施这些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建行各级各类机构中成千上万的员工还无偿贡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有的担任志愿者,有的与资助对象结对帮扶,有的帮助搜集各种信息,有的还定期走访受援地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了解社会、关爱人民、锻炼自己、陶冶精神的最有效形式。建行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持续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先后荣获“改革开放30年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最具爱心内资企业”、“最佳企业公民”等荣誉。 商业银行追求利润和体现社会责任,二者本身并不矛盾,在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上,我们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通过金融服务,使国家对民生领域的规划和目标更加容易变为现实,将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民生领域的商机分析,我们及时抓住了市场,抓住一个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市场,对银行客户结构的调整优化、收益结构的调整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都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将客户的成长与银行发展互惠双赢,融客户结构优化与盈利模式转变于一体,促进和深化了银行的业务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三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当代金融家》:服务是无止境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那么,做好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建行下一步有何打算? 张建国:坦率地讲,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与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和要求必须配套的阶段,各家商业银行都已经意识到了业务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在探索自己有效的经营路径和发展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非市场因素和非竞争途径为银行带来收益的可能越来越少,挖掘新市场、捕捉新机会、创造新途径、实现新收益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这里比的是谁更早、谁更快、谁更准、谁更实。前面我也讲了,当前国家大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环境已经给商业银行涉足民生领域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民生领域也存在大量的商业机会。民生领域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与老百姓关系直接,涉及千秋万代,具有巨大的商业机会。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009年我们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已有了很好的成果,支持国家4万亿元投资项目463个,贷款余额2278亿元;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重点民生领域的贷款余额达到1904.12亿元;小企业贷款新增800多亿元,增幅47%;涉农贷款新增1600多亿元,增幅达到39%。2010年将继续在全行范围内加大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 一是要继续在全行范围内推广“民本通达”,加大对教育、卫生、环保等为标志的民生领域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对社保领域的服务力度,促进社保全覆盖的推进进程。同时,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要继续积极探索服务中小企业多种有效办法,推广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充实专职人员; 加大小企业资源配置,确保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速快于平均贷款;以市场为导向细分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细分客户,支持在方式、技术、管理、体制上的创新,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 三要主动做好“三农”服务。尽管“三农”不是建行传统业务,但经过不断探索,我们已形成了自身特色。依托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系统创新小额农户贷款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要把进城农民中收入稳定人群、经济发达的县域以及城乡接合部纳入我们的服务视野,加大强县支行的资源倾斜力度。加快村镇银行控股公司筹备以及其它村镇银行设立,将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县城和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