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建行“民本通达”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民本通达”试点以来,银行、客户和各行业三方获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双显现,“秘诀”何在?
贴近客户需求是其一。“民本通达”从教育、医疗、社保、环保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开发出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服务,既帮助客户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又培养了大批潜在客户,带动了建行自身的战略转型和业务转型,更推进了民生领域的建设。
毫无疑问,贴近客户需求,要基于银行对行业和客户的充分了解。“民本通达”的试点中,各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是什么,客户最需要哪些金融服务,银行可以对金融服务做多大程度的创新,各服务方案分别存在多大的风险,如何做好风险防控……对于这些重要议题,建行相关团队曾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也做过多番调研和考证,事实证明,这些前期的“功课”必不可少。
打造优质金融服务,还须依靠自身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其二。从业务层面看,建行“民本通达”是一个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更简单来说,只是一个金融产品的组合。但正是因为对原有产品实施了集成式重组,在这一平台上,资金流通才变得更为顺畅,行业资源才得以更大程度地共享,资源配置的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更显其专业和专注。当然,试点过程中,各分行对金融服务的创新,同样有赖于对传统服务思维的突破。
“民本通达”的推出,本身就彰显出商业银行发展观念的变迁。从单纯的追逐利润到把追求社会效益与利润结合起来,从热衷于投入收效较快的产业到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从简单地追求利差收入到主动开发优质金融服务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从片面依赖“大客户”到重视个人客户……“风物长宜放眼量”,商业银行这些发展观念的转变可圈可点。
民生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相关建设的推进,民生领域的资金流动将更为频繁,相关行业中,商业银行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建行前瞻性地推出“民本通达”,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发展先机。期待有更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更积极的姿态介入相关行业,以优质的金融服务惠及民生。
http://paper.ce.cn/jjrb/html/2009-07/11/content_72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