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 我和建行的故事
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服务供给能力是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近些年,各级行通过细分市场,积极支持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致富带头人,帮助他们开展规模经营,使他们的企业逐步成长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行因地制宜、因需施策,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期故事讲述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投身农业规模化种植和黑龙江翔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石从售卖种子到主动参与上游育种的创业经历。创富路上,有建行的鼎力支持,他们走得更有底气。
凌继河查看大米精加工环节
播撒惠农“及时雨” 护航粮食安全梦
在南昌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万顷稻田一望无边,沉甸甸的稻穗在金秋艳阳的照耀下显得分外金黄。水稻收割机正发出“轰隆隆”的声响,穿梭在田间地头,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农田里,金色稻浪和村庄、小路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收画卷。望着田里滚滚闪光的稻浪,“凌代表”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的丰收离不开建设银行的鼎力相助!建设银行年初的贷款支持帮我们解决了春耕春种遇到的资金难题。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年的收成。在安义支行的全力支持下,今年种植面积扩大了,春耕农资准备充裕,建设银行的贷款支持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凌继河欣慰地说道。今年,凌继河在安义、乐安、靖安共流转了5.03万亩水田,春季又安排了1.6万亩的早稻种植。
在南昌安义,乃至全国,凌继河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由于开展规模经营、带领村民致富成绩显著,这些年,他先后获得了“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种粮大户”“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当选了“全国十九大党代表”,他创办的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前不久,他又一次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他上了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栏目。
■ 讲述人:凌继河(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 记录人:宋丽娟(江西省南昌分行)
赶上国家好政策 转行变身“大地主”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热爱农村,喜欢农业。2009年,当我决定放弃经营得非常不错的手机销售总代理业务,回安义从事粮食种植时,一度遭到了家人朋友的反对和劝阻。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在外面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能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日子着实不容易,而粮食种植靠天吃饭,碰到收成不好的时候,连吃口饭都成困难。说实话,从事农业生产,说不辛苦那是假的,说没有风险那也是假的,可我为什还要回来呢?
当时连续几年农业成为“一号文件”,我隐约感受到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加上看到因为种粮收益低,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许多田地被搁置无人耕种甚至出现了弃田撂耕的情况。作为农民怎么能不跟田地打交道?怎么能让田地撂荒呢?那将来吃什么?反正我就认准一个理儿,那就是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他得地租我得粮,还可以为国家粮食生产做贡献,一举三得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呢?
我这个人,不怕吃苦,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儿就不会轻易放弃。最终我成功说服了家人,放弃了外面的事业,带着创业成功的“第一桶金”600万元回到了县里。是的,600万,在当时看来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种地不赚钱,除了技术落后,就是因为没有规模。回来之后,我就开始上门跟人谈条件租地,集中流转土地,并方连片,征求农业技术人员意见,良种下地,最后将200余亩耕地流转过来进行了规模种植,手中有了200亩地,我对种田这件事就更有底气了,吃完饭就到田里遛遛看苗情,看长势,就怕有大虫大灾,学管理,讲科学,就怕不能把耕田成本降到最低。幸运的是,2010年总产13.5万公斤,扣除租地、生产成本后纯收入10多万元。
尝到了规模种田甜头的我,种粮的信心和决心就更足了。我也开始琢磨着瞄准更大的目标,谋求更大的发展。我把种粮赚到的钱投入到土地流转中,继续扩大种植规模。2010年我注册成立了“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党中央鼓励土地流转,在我们县农业部门的协助下,公司当年经营耕地达到4700亩,村民们调侃我是“大地主”“凌大户”,哈哈!
一心只为粮丰产 遇到困难建行助
都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之所以成立绿能公司,就是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农民种好粮。公司成立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模式走出一条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这个人好琢磨,我们和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以高于当地零星流转租金平均水平1倍以上的价格支付农户租金,让农民有“租金”;我们把农民聘请到公司,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每月15日按时发工资,让农民有“薪金”和“超产奖金”;我们为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或普通农户提供托管服务,充当起“田保姆”的角色。其中,半托管服务,公司提供机耕、机收、烘干等部分环节服务,但服务价格低于当地市场价格的30%;全托管服务,公司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到机耕、机插、机收、稻谷烘干,再到销售,提供全面的服务,每亩收取费用980元。被全托管的农户每亩可获1600元左右的收入,通过农地流转的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也能实现每亩500元的纯收入。
不种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规模化生产让种粮更加节约高产,也提升了土地的总体收益。事实证明,我的方法奏效了。
随着种粮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也遇到了难题,尽管把之前创业的积蓄和种粮的收益全部投入到公司运营,但依然是捉襟见肘。需要添置的农耕机具没钱买,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没着落,农民的薪金也该付了,一件件事儿都赶到一块儿了,说白了就是没有资金。我成天瞅着田里的水稻犯愁。难啊,我们搞农业的等不起也贷不起。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安义支行的同志主动上门找到我,告诉我建行可以帮助公司解决资金难题。建行的第一笔贷款就像是“及时雨”,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我也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建行,也正是这次接触,我和建行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了建设银行的第一笔贷款支持,公司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春耕播种有保障 金融活水润乡村
我是建设银行的老客户了,每当流动资金方面遇到困难,建设银行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帮助。在建设银行多年来的帮扶下,绿能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年初,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力打好早稻生产“第一仗”,我召集了数百名种粮大户召开早稻生产动员大会,带头表示继续扩大早稻种植面积,争取达到3万亩。春耕时间不等人,但扩大种植面积,种子、化肥、农机都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缺口在2000万元左右。当得知我们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后,安义支行领导主动上门服务,以最快速度为绿能公司和公司上游农资供应商发放2000万元供应链普惠贷款,及时缓解了我们在特殊时期的资金困难。今后,我还打算继续扩大规模,有建设银行做后盾,我信心百倍!
在今年的员工大会上我向员工说:我保证3年时间,你们年收入都会超过20万元。我的员工非常坚信这一点,也相信农民会成为有前途、有面子的职业。现在会种田的大多是60后、70后,为了解决未来谁种田的问题,我打算创办一个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学校,专门培育80后、90后“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运用现代化技术耕种生产。建行这次又想到我的心坎里了,这不,建行把“裕农学堂”开进了公司,学堂里面知识多,从党建到新民风建设,从产业发展到奖补政策,从反假币防诈骗到金融知识应用,应有尽有,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知识对生产生活的帮助。
真是打心眼里为建行点赞!建行不仅帮助咱们农民富裕,而且真心实意地帮助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村里老百姓以前办银行业务,得跑到县城,往返很不方便。这不,建行“裕农通”就来了!绿能公司当起了“裕农通”业主,自从有了建行“裕农通”,我们为数百位种粮大户和成千上万户农户服务,老百姓存钱取钱再也不用出远门了。在我们这里,说起建设银行,咱老百姓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借力建行“裕农通”,咱们绿能公司的知名度又提升了!
贾石向乡镇经销商推荐2022年最新育种产品
让更多“好种子”生根发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好的种子能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事种业的工作者,也正是在这条路上不断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 讲述人:贾石(黑龙江省翔飞种业有限公司)
■ 记录人:常显瑞(黑龙江省绥化分行)
从学徒工到自立门户,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在家乡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打拼的这些年,从2002年到现在,我从学徒帮工开始,一路奋斗到在企业里独当一面,再到自立门户,这期间我经历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与规模种植共存、再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跨越式发展过程。近20年的奋斗历程,像我们这些从事种业工作的经营者,对农业强省建设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我现在的种子销售,是采取直营方式,直接卖到乡镇村屯,每年高峰时,有大概200人参加到我的种子销售中。直营方式可以让我保持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和洞察力,这样能穿透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掌握市场的第一手信息。这些年下来,开始在个别乡镇试点卖种子,后来市场遍满全县,到现在周边的安达市、肇州县、兰西县以及哈尔滨周边县,都开始使用我们的种子。市场的一步步扩大,我们都是靠一点点积累经验、一点点总结不足、一点点升级新的产品做起来的。就像习总书记说的“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向下扎根,慢慢拔节生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建行的支持
这几年种子市场竞争激烈,个别商家搞“价格战”“一锤子买卖”“鱼龙混杂”拉低了种业门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趋势判断。我决定打破“旧框框”,主动研究参与育种。育种研发需要经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才开始和建行有了接触。当时,绥化肇东支行的同志推荐我用“惠懂你”APP测试额度,但是很可惜,经过系统综合评估,我不符合线上贷款条件。以前,我只和农村金融机构有过线下合作,包括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就是通过抵押或者质押,匹配给我一定的额度。但是,用线上信用贷款还是第一次听说。
大概几年前,我开始主动参与上游育种。目前,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关联企业协同,我们在新疆、甘肃,通过参股或技术合作,打造了自己的育种基地。说实话,向上游发展是市场倒逼的,一方面,我要有产品的控制权,要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这是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武器。尤其是不同地域的土壤、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日均空气湿度都不一样,想在这个市场上做得久,打造“金字招牌”,一定要“小步慢走”,不敢有半点马虎。
现在有80%的种子由我们直接参与培育,我们培育的“天丰一号”玉米种子不仅获得了国审,同时也赢得了市场和农民的青睐。渐渐地,我在建行“惠懂你”APP上也开始有了额度。再后来,我们在场景结算方面引入了建行的二维码收单,开始逐步受益。支行的同志说建行的大数据在不断地给我“画像”,大概意思是基于信用评价,一点点认可我。这就跟交朋友一样,需要慢慢考验。建行“惠懂你”APP,给我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贷款利率低,而且效率高,无论我是申、借、用、还,这中间无需线下操作,这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不足之处就是,我和“它”还不太“熟悉”,综合“画像”后的额度还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已经在增长了,这个趋势是喜人的。这样的话,我通过自有资金,线上信用贷款,再申请一些线下贷款,支撑我高峰时500~600万的资金周转,差不多就够了。
只有解决了别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农业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规模化,这是不可逆转的。我现在做的是种子、化肥、农药“一体化经营”,通过综合化服务,通过一点点下沉,来服务地方农业。我们企业近年获得了肇东市颁发的“市农资龙头企业标兵称号”,这些都是靠汗水换来的信誉。“一体化经营”服务,就是不靠某个单品赚钱,而是靠“定制的解决方案介入服务”,这个有“排他性”,经营理念上,我们“从传统的卖种子转向卖服务”,就是“你只有解决了别人的问题,那么,你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当前有个大趋势,就是农业集约化发展,大方向就是“土地托管”,我听说建行也在做相应的“土地托管贷”。在我自己的经营上,从近年起,我们也在探讨“一体化免耕服务”,就是解放农民劳动,通过农资一体化、机械一体化介入全流程服务,实现农民耕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综合产值增长,然后大家分别在溢价中分享利润。今年,全市有近万亩的耕地引进我们企业的服务,这个过程是非常枯燥、非常操心费神的。从要素结构上讲,至少需要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这其中,也盼望建行能更广泛地参与进来,给我匹配更多的额度。还有建行大学“金智惠民”企业研修班,我什么时候也要参加一下,希望在建行“金融活水”的滋养下,能让更多的“好种子”——除了农业种子,也包括我们企业家的种子,一起生根发芽(笑)。
后记
跟贾石的聊天是轻松和愉快的,作为一名准80后,他对市场的预判和前瞻,应该是超越上一代大多数基层从业者的。其中:有几个关键词,使我印象深刻,比如:趋势、服务、持续、稳定。从行业特殊性上说,隔行如隔山,但从经营管理方面讲,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们能够分享建行的战略成果。我们也相信,建行的综合金融服务触角必将广泛深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毛细血管里,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市场主体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