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吃上“绿色饭”
走进福建漳浦县赤土乡浯源村的农光互补基地,成片的墨蓝色光伏板下,长势良好的百香果在阳光下摇曳绿意,悠闲的蛋鸭在花间觅食嬉戏,村民林全乐正用手机“慧种地”,给苗木加“肥水”,生态、养植、环保在这里相得益彰。
“多亏了建行支持投建的‘农光互补’项目,村里的生态变好了,农业也搞起来了,大伙儿也能在家门口吃上‘绿色饭’了。”林全乐说,在农光互补基地工作,收入比以前多了3倍,而且有了棚顶的“遮风挡雨”和自动化系统,自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享受到了“新农人”耕种的快乐。
■ 讲述人:林全乐(福建漳浦县赤土乡村民)
■ 记录人:江小慧(福建省分行)
我是土生土长的漳浦县赤土乡浯源人。我们村的位置比较偏僻,山地多、肥力差,过去,乡亲们大多靠种桉树挣钱。桉树成材要五六年,平均年亩产还不到1000块,指望“靠山吃山”实在是“富”不起来。更要命的是,桉树是天然“抽水机”,对土壤的危害大,让原本贫瘠的山地变成了沙化土。不少乡亲看不到“钱景”,便外出打工谋生了,许多山地也因为没人耕种渐渐撂了荒。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政府考虑到我们村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准备投建农光互补项目。刚开始听到“农光互补”,乡亲们都没抱希望,以为就是搭建农业大棚、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搞些种植养殖。经村委普及后,我们才知道这背后大有门道——村里要建的这个大棚有3米多高,棚顶可以直接低成本发电,给棚内的农作物充足的光照,还可以实现2-4层栽培,棚下再做一些特色养殖,农作物的下脚料以及养殖区产生的粪便集中起来就是天然有机肥,给沙土地增加肥力。
这样的一亩大棚,相当于普通三四亩地的产值,光伏发电清洁又绿色,还能形成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效益很可观,但需要的资金也很大,而且这个项目投资回收期长,没有一种长期、低成本的融资方式,项目可能没办法持续推进。关键的时候,建行的客户经理就到村里考察项目,给这个项目贷了款。用村委的话来说,恰逢绿色金融春风,我们的农光互补项目才能顺利投建。
农光项目投产后,村里的生态变好了,吸引了好多企业到村里投资发展绿色农业、搞农家乐,乡亲也不用再到外地打工,直接就可以在家里上班。我也赶上好时光,在农光互补基地的康泉农庄找到了工作,做起了“新农人”。
没想到家门口能吃上“绿色饭”,种田也能种出幸福感。在农庄,我的工作还是耕种,比如照顾农庄里盆栽苗木和药材,施肥、灌溉,收入比之前多了3倍,而且还能体会“新农人”的快乐。以前,田地大水漫灌,抓着化肥满地撒;现在,水肥药一体化,用手机就可以操作,能节省3-4层肥料。有了棚顶的“遮风挡雨”,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工作环境好了,干起活儿来也更有劲。
链接:漳浦光伏农业项目是福建省首个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项目,通过“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棚地养殖”,即地上建设农业大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棚地发展禽类养殖,棚顶铺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一地三用,农光互补”。该项目光伏年发电量1100小时,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而棚下引进观赏苗木、草药、盆栽,搭建年产值上亿的现代化鸭棚,打造了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基地,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福建省分行结合项目需求,为其提供期限12年、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贷款,预计可为项目节省融资成本超900万元。目前,已提供3.3亿元融资,并配套了现金管理、银企直联、资金结算等融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