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行游

发布时间:2021-11-03

 

 

 

 

 

 

清晨,寺庙的僧侣光着脚,背着“锡铂”,沿途接受信徒或游客赠予的食物。这种“布施”风俗在老挝已经保持了千百年了

 

每年中国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初七是老挝苗族的新年,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认识异性朋友的绝好时机。一名小姑娘见我举起照相机,不好意思地低头微笑

 

从浦西山鸟瞰琅勃拉邦古城。金色的寺庙历历在目

 

从首都万象开往万荣市的公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农田和一栋栋两三层楼的小砖房

 

 

老挝掠影

蒙启宙/图文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植被覆盖率为82.1%,在全球排列第8位。茂密的原始森林、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老挝人养成了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性格,生活非常简约。

老挝的公共交通工具比较落后,能买上小汽车的家庭并不多,摩托车和自行车成为大多数工薪和上班一族主要的交通工具。骑摩托车不单上车牌方便,考驾照方便,停放也相当方便。将摩托车往路边摆好,拿上东西就可以走了,不用上锁也不用担心车子被盗。

其实,不单车锁,门锁也不常见。在老挝,无论是民宿、酒店还是学校都是门庭大开,随便进出。一些政府部门,甚至军营也如此。有一次,我在琅勃拉邦办事,一不小心竟然闯进中寮军区司令部。这也难怪,堂堂的军区司令部连哨兵都没有,铁闸门被推到一边,像在唱“空城计”似的。因此,在老挝办事、找人、参观都非常方便。

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家,蔬果、肉类以及各种颜色的大米令人眼花缭乱。不过购买起来相当方便。老挝人不习惯讨价还价,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不同的菜市场出售,价格基本上是一样的,不需要货比三家。而且老挝人出售农产品喜欢以整数计价,买卖双方都不担心上当受骗。

老挝人喜欢吃烤肉、打火锅。一张牛皮连皮带毛买回家晾干,需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切片,放在火炉上用木炭烤熟,毛掉了发出透人的香味。玉米、香蕉等蔬果也可以烤。香蕉去皮后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不一会儿香蕉便变成金黄色,外表酥脆内柔软非常可口。老挝人早餐离不开米粉,路边小食店大多提供外卖服务。客人付钱后,老板娘将米粉煮熟,放上蔬菜、肉丝、虾皮等配料倒在塑料袋中扎好,客人便可以将米粉一袋袋拿走,十分方便。

在老挝,绝大数人都以糯米饭为主食。早上蒸一锅糯米饭,一家人便可以吃上一整天。糯米饭的做法相当简单:前一天晚上将糯米泡在水中,经过一晚浸泡,糯米充分变软后放在容器内蒸熟,趁热将糯米饭使劲揉捏成团放在竹篓里。吃饭时,打开竹篓直接用手拿出来吃。

阿坤是我在广州认识的老挝朋友,在琅勃拉邦开有一个客运车队,专门接送国内外游客,在当地算是一个中资阶级了。为了对我的来访表示欢迎,他在家里为我准备了一席简单而又丰盛的午餐:烤鸡、拉普、糯米饭以及各种水果蔬菜。“拉普”在当地是一道颇有名气的菜色,其制作方法相当简单:将各种肉食剁成碎末,混合上切好的辣椒、香菜、柠檬以及各种调味品。烹调时可根据手头上的食材和客人的喜爱,对食材进行随意的搭配,同时控制好火候,将“拉普”做成熟透或半生半熟。由于“拉普”食材的搭配变化无穷,加上味道甘美、丰俭由人而被视为老挝的一道国菜。

可以说,在老挝赴宴吃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大鱼大肉很少被端上酒席,婚宴也不例外。阿信的婚宴设在琅勃拉邦普奥路的一家酒店里。这天傍晚,她一身金黄色套裙配上金黄色的鞋子,佩戴红色丝带,头顶金冠,富气逼人,站在由她巨幅照片制作成的海报前迎候四方宾客。菜色是“拉普”、番茄炒肉、炖汤、面包和水果,配以老挝啤酒。席间,宾主相互慰问,举杯祝贺。投影机在不断播放新郎新娘的婚纱照和旅行照片,场面热烈而简约。

老挝人的服饰色彩鲜艳,耀眼夺目。颜料就地取材,从各种农产品中用土法提取。例如,老姜的颜色比较深,被提取成深黄色;新姜的颜色比较浅,被提取成淡黄色;山竹的颜色鲜艳夺目,被提取成血红色,等等。用农产品的天然色素染织衣物经久不褪色,非常环保。“鸟吃虫,虫吃果。果子成熟后吃完还可以染衣物,老挝的自然生态链条从来就没有断裂过。”阿坤笑着说。

不过,在老挝生活也有复杂的时候。在一些带星级的收费公共厕门前,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拖鞋,客人上洗手间必须将自己的鞋子脱掉,换成厕所专用拖鞋才能进场。出来的时候又要将拖鞋换成鞋子,并将拖鞋摆放好,上一次洗手间十分麻烦。有一次,在琅勃拉邦机场办理行利托运时,检查人员发现我的行李箱外表有破损,便不厌其烦地提醒我。我笑道,行李箱伴随着我走遍了大江南北已经很旧了。但他还是在柜台上拿出一个登记簿,将我护照的个人信息、航班信息以及行李箱的颜色、尺寸、破损的部位和长度等详细登记好,让我和领队一并签名确认,程序十分麻烦。我随便看了看登记簿,发现厚厚的登记簿上,类似的记录满满当当。

有良好的心态才有良好的生态。老挝人生活在简约与复杂的平衡点上,这也许是老挝成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行走在长安边缘

■ 陈煜/文图

虽说如今的西安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但当双脚真真切切踏在西安这块曾经承载过辉煌的土地上时,我闻到了历史的气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来西安,一定要去西安历史博物馆。不用说馆里琳琅满目的出土文物,仅大厅地面上的一幅长安地图,就引起我无限的遐思。看着一个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名,就好像站在了历史的边缘,一帧帧过往岁月的画面便鲜活起来,历史似乎触手可及。比如泾渭分明的泾水、渭水;比如咸阳,“尘埃不见咸阳桥”“咸阳古道音尘绝”;比如灞桥,更多联想的是送别,是唐诗。似乎送别必须和灞桥有关,必须和杨柳有关。李白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岑参说“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李益写“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

去爬城墙,一到永宁门城墙广场,立马感受到了城门的雄壮巍峨和霸气。城楼面前的我们显得那么渺小。进了城门,里面是一个大庭院,叫瓮城,瓮中捉鳖的瓮。叫瓮城也许是这个意思吧。顺着箭楼边上的青砖台阶而上,爬过66级台阶到达城墙上,景致更是出乎我意料。这是墙吗?有12到14米的宽度,俨然宽阔的马路。初冬的早晨天色薄阴,边上排列着卫兵似的一串串火红的宫灯刚好给灰暗的背景抹上一层亮色。游览城墙,可选择骑自行车或乘电瓶车。城墙一周将近14公里。鉴于体力,我们选择了观光电瓶车。坐在车上,看着城墙上各种古代的建筑设施,感受到的是一股雄伟气势、一种壮观。电瓶车过陡坡的时候,游客须下来步行。短短的几分钟,我抚摸着城墙上斑驳的青砖,触摸着历史留下的脉络,那一块块青砖上似乎还留有当年工匠与士兵的温度。遥想几百年前,仅用糯米水做粘合剂,他们如何将黄土和青砖夯砌成如此高大、如此壮观的城墙?

这是明城墙,它的范围只相当于唐长安城的皇城,唐长安城的外廓城要有它的三四倍大。可以想象当时的长安是多么的雄伟壮观、繁华气派。盛唐的一切都表现出雄壮豪迈、气象万千、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强者之态,城是高大的,人是丰腴的。长安城棋盘式布局成了日本、越南等国的榜样。主干道朱雀大街长5020米,宽达150米。那宽度放现在并排走几十辆车也绰绰有余。一般主干道小则几十米,大的达百米。长安人口达100万,而欧洲直到1500年,其最大城市巴黎,人口不过20多万。可见长安的城市服务系统和城市管理系统是何等的先进。

唐朝还是一个开放的朝代,一个兼收并蓄的朝代,一个生机勃勃的朝代。长安城有70多个外交使团,三万多留学生,各种文化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交流碰撞。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因此,七世纪的长安城成了世界文化中心。

大小雁塔是真正的唐代建筑。一千多年来,历经战火、地震,它们依然矗立。如岑参的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我们从塔内木楼梯登上大雁塔,塔身各个窗口可以俯瞰外面风景。大雁塔一定是当时欣赏整个长安城风景的最佳位置。在一千多年前,当人们从窗口俯瞰整个长安城,会是怎样的心潮澎湃?想必是李白笔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感觉。

秦兵马俑是必到的打卡地。其壮阔场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震撼。兵马俑大小等同真人,千人千面。每一个细节都逼真细致,造型准确。表情、脸型、姿态、胡须、发型、眼神各不相同,手部细节也跟真人一模一样,连指甲盖都有,甚至年龄都能看出区别来。站在兵马俑面前,你不能说中国没有写实艺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有研究说,秦代兵马俑可能是从中亚来的雕刻艺术家把技艺教会了秦朝人。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又摒弃了写实技艺呢?这是与中国人独特的大巧若拙的审美趣味有关。你看出土的陶俑,从汉代开始就变得小巧、动作夸张变形,已经向写意方向发展了。中国人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整体气势,追求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而非形似。毕加索曾经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双版纳的记忆

■ 张靖/文

到过很多地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像西双版纳一样,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这个边陲小城不是很大,它有一种异域风情,一种让人无法忘却的诱惑和魅力。街道两旁高大的棕榈树遮天蔽日,市中心碧波荡漾的孔雀湖,还有那奔腾不息的澜沧江,从这座城市的旁边奔流而过。

正是滔滔的澜沧江水,哺育着一个热爱水的民族,傣家人对水的钟情度,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比得上。如果有幸赶上泼水节,在傣族小卜少(傣族语“小姑娘”)那充满爱意的盛情里,生活在钢筋水泥林立的我们,沉淀已久的浮躁此刻全被那一朵朵的水花冲洗而去。

在这里,再次迷恋上那种水中的风情。

当夕阳西下时,几个傣家少女披着天边的晚霞,在澜沧江边沐浴,那如诗如画一般的景色让人陶醉。都说傣族姑娘是水做的,她们喜欢水,有着似水一样柔弱无骨的身材,似水一样柔情绵绵的性格。

很多人对版纳的印象也就是孔雀、大象、凤尾竹。殊不知,傣家的竹楼和矗立在寨子里的寺庙及佛塔,更有它的独特之处。

也许是经常生活在城市里的缘故,我并不热衷于版纳州府景洪市那热带的美丽风景,却钟情于傣家的竹楼,感觉那里才是我向往的地方。傣家的村寨大多坐落在有水的地方,竹楼掩映在片片竹林里,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声,唱出了竹楼里金孔雀一样美丽的姑娘。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在每个村寨里,都可见到充满东南亚风情的佛寺、佛塔,这里流传着许多关于佛塔与佛祖的故事。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由此版纳的佛风酷似东南亚,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寺庙建筑可见一斑。

多次去过位于版纳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它就坐落在离景真不远的公路旁边。而景真八角亭整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华贵的皇冠:上端由若干个精致的飞檐斗角,从大到小重重叠叠至亭顶而成。八角亭上,大象、孔雀、青蛙之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地雕刻在亭子四周。寺院幽静,香烟缭绕,在这远离了城市喧嚣的寺庙中,我静静地感受着与世无争的恬淡,也感受着傣族独特的佛教气氛,那是一种宽厚平和的气氛,比内地庙宇的庄严肃穆更具有亲和力。

在它的西南面,是一大片微波荡漾的景真湖。传说这里就是孔雀公主南木鲁娜七姐妹常来洗澡的地方,王子召树屯就是在这里遇到孔雀公主,于是孔雀公主便留在人间与王子召树屯喜结良缘。从此,便有了一个流传很久的动人爱情传说。

其实,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寺庙里那些可爱的小和尚。按傣族传统宗教习俗,每个男子都要有一次出家为僧的经历,这些小沙弥最小的也就七八岁,圆圆的小脑袋被剃得光光的,穿着合体的黄色或枣红色的和尚服,满脸透着稚气。我提出和他们一起拍照,他们一点也不推辞,双手合十颇有礼貌地站在我身边,模样随和、落落大方。

就是在这个寺庙里,曾经见到一个带着眼镜的青年和尚,学生味十足,独自坐在角落里诵着《贝叶经》。当我和他攀谈时,他放下手中的《贝叶经》侃侃而谈,言谈中显示出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现代意识。从他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寺庙里的文化课也是非常正规和系统的。我不禁有些羡慕起来:在这样清静的环境里学习,其实也是一种造化。继续行走在路上,我看到佛寺旁边的那棵菩提树下,坐着一个年迈的老咪涛(傣族语“大娘”),慈祥得就像我年迈的奶奶一样。她戴着一副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制着七彩的筒裙。不知怎地,我忽然被眼前的这个画面感动了,我想起了我童年的时候,我的姥姥也是戴着老花镜坐在大树下缝补着衣裳。

一直寻觅一块土地,来播种一生的憧憬和希望。美丽多情的西双版纳,给了我太多的不期而遇,我迷恋在这月光如水醉人的风情里。我还会走进版纳的怀抱,住进那充满了幻想的小竹楼里,看远处竹影婆娑,听窗外雨打芭蕉淅淅沥沥。

 

 

 

远山来与此堂平

■黄克义/文图

扬州西北郊蜀冈之上,有一座清幽古朴的胜地,历经近千年,蕴藉的风流依然令人感叹和景仰。这个地方就是平山堂,一年四季,游客纷至沓来。

平山堂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石砌平台,名为行春台。台前围以栏杆,栏下为一深池,池内修竹千竿,绿荫苒苒,因风摇曳。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远山来与此堂平”成为这个地方风景意境的神来之笔。“平山堂”之名即源于此。

平山堂是个幽静所在,也是驰目骋怀的好地方。门外建了木棚,棚上爬满藤蔓,走进去一片荫凉。通堂式的敞厅之上,高悬“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映入眼帘。

此堂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知府时所建。欧阳修不为世俗所羁,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冈,极喜这里的清幽古朴,遂于此建堂,在此办公、会客、讲学。

欧阳修不仅是开创一代新风的文坛宗主,更是一名风流雅趣的典型士大夫。他晚年自封为“六一居士”,言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问:“是为五一尔,奈何?”答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在扬州任上推行“宽简”政治,戒绝苛政,去除繁琐,以民为本,做到不生事不扰民,兴利除弊。前后仅仅十一个月,看似无为,实质有为,深得民心,赢得千载美名。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欧阳修闻听好友刘原甫被任命为扬州太守,不禁回忆起在扬州的日子,遂作了一首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整首词层层转进,一气呵成,逸兴遄飞,达观豪迈,字里行间与平山堂往事相关,被奉为酬赠词的杰作。

更为巧合的是,居士的学生苏轼后来也主政扬州,与平山堂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登上平山堂,追怀已经仙逝多年的恩师,写下《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词一改其豪迈清健的词风,充满感伤和喟叹。为了纪念恩师,苏轼还特地在平山堂后面建了谷林堂,他用“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和仰慕。

平山堂在北宋年间达到鼎盛,其蕴含的诗词和往事凝合了一个时代的风华。这里颇多前人匾联。有清代彭玉麟所题“放开眼界”之匾、清光绪二年(1876)林肇元所题匾额“远山来与此堂平”等。在一代代文人心里,并非只存一山一室,千丘万壑尽在其中,远方诸山尽在脚下。最吸引眼球的是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风流宛在”一匾,书法流畅,笔画灵动,而且“流”字少了一点,“在”字多了一点,引人无限遐思、啧啧称奇。虽然都是异体字,用在这里却仿佛因风吹而流动所致,别有情趣。给人印象至深的楹联有两副,一副是“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上联以山喻人,再现当年高朋满座,谈古论今的盛景。下联则借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名句,表现他无法施展抱负的郁闷和乐观自适的落拓情怀。造句既佳,书法古朴,被誉为平山堂楹联之冠。另一副是“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对平山堂的景色作了高度凝括。此外还有“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欧阳修“坐花载月”的闲适儒雅与风流倜傥,传为千古佳话。苏轼“三过平山堂”缅怀宗师的深厚情义,让后人不胜感喟。在古城扬州,平山堂数得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诗文最多的文化名胜,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高地、道德殿堂。

“远山来与此堂平”。平山堂虽历经千年岁月,但风采依然,风流宛在,吸引无数仰慕者登临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