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打造新时代贴心的学习产品

发布时间:2021-10-20

 

 

 

编者按:视者,聚焦建行大学践行新金融之美;界者,展示建行大学无远弗届之广。《建学视界》是建行大学融媒体中心新推出的纪实类访谈栏目。该栏目定位于传播建行大学文化理念,讲述建行大学发展故事,反映平凡小事中的不平凡成就。本专栏将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阅听语言记录展示访谈对象在其工作领域的经验心得与观察洞见,以搭建交流共享的平台,使各位无论作为观众、听众还是读者,均能观有所学、听有所悟、读有所想,进一步增进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了解认识,启发深入思考,促进创新发展。

曾经,我们是员工是专家,深潜一域学习钻研持续充电;当下,我们是作者是读者,透过“视界”发现大学之美和自己之美。

 

 

■ 本期视界嘉宾:

屈建伟,建行大学华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中国建设银行党校常州分校校长及建行大学苏州金融科技学院副院长。

■ 本期视界访谈:

建行大学融媒体中心 兰子静

洞察时代变化 捕捉培训新特征

记者:当下培训的本质与过去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

屈建伟:如同新金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训也要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前的培训模式中,培训机构是主动方,学员是被动方,培训机构发挥着教授学员知识、帮助学员掌握技能的作用。然而,如今的学员都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的渠道也非常丰富,导致静态知识的传授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对培训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近两年,华东学院尝试运用案例教学、行动学习等方式挖掘员工身上的隐性知识。很多企业知识、组织知识存在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身上,我们希望借助新的培训手段把这些隐性知识固化下来。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遭遇很多新鲜事物。比如,在新金融实践和战略落地的过程中,员工可能会遇到没有经历过的事物,这就是未知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找到或解决一些未知的东西,那么培训的价值就会非常大。所以要改变过去培训师主动、学员被动的培训模式,让学员主动起来,而培训师只是发挥引导、教练、辅导、设计的作用。

在未来的培训中,学院将把大量固化的、静态的知识线上化,现场的培训产品以挖掘隐性知识和共创未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打造学习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现场培训的效率和价值。因此,从知识形态来看,培训的本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促使我们去适应变化。

记者:新时代的培训人需具备哪些能力?

屈建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不断加持,我认为培训工作者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是学习能力。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学习能力不是简单的汲取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应用,要用开放的心态从他人身上学习,从环境当中学习。其次要有成长型思维。与封闭型思维不同,成长型思维要求我们善于从发展的眼光、从历史需要的眼光看待问题。最后要知行合一。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用于指导实践开展。

第二是认知能力。就是对事物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有高度敏感的认知。

第三是连接能力。如今的培训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需要在培训中营造场域,激发创造,组织学员共同探索和解决一些未知问题。所以培训人要有连接各种资源的能力,能够综合分析问题的出现场景、影响因素、可能提供经验的人员,再通过资源的连接解决问题。

第四是设计能力。当前培训的目标、深层次的理由和目的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培训工作者从学习本身的规律、方法和心理等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课程。

第五是运营能力。培训正在朝着打造场景的方向转变,要把课程和项目当作一个学习产品去精心运营。

重视师资培养 建立教学新能力

记者:华东学院在培训师队伍的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屈建伟:学院在培训师队伍培养上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拓思维”。把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培训方式转变为以引导、设计、辅导为主的新型培训方式,让培训师在思维和认知层面转变提升,真正认识到当前的培训趋势,思考未来的培训形态,从学习心理、学习理论等多个维度对培训的本质进行思维升级。

二是“搭平台”。“搭平台”也可以说是“造场景”,让培训师在各种各样的平台和场景中提高自己应对新时代培训要求的能力。一方面,借助外部平台,学院鼓励培训师积极参与总行和建行大学校本部的学习产品开发;另一方面,搭建内部平台,比如,学院去年举办了“寻道之旅”系列论坛,由全院12位教育学专业背景的年轻同事分享学习理论,探索学习之“道”。学院还搭建了科研平台,成立8个科研小组,针对新金融实践、金融科技等主题开展深入研究,让培训师的理论水平在研究当中不断提升。

三是“重实践”。学院不断鼓励培训师到实践中去,深入基层网点和员工,提升对银行业务的理解能力,洞察学员的需求和痛点,然后再做提炼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产品。

记者:培训师具体通过什么实践方式来洞察学习需求?

屈建伟:举例来说,去年,我们与江苏省分行合作了一个“培训+咨询+实践”的学习项目,学院层面非常重视,由我亲自带队。通过前期的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一线员工对总行战略的理解存在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学院组建项目团队,开发了“赋能共创”学习项目,筛选出常州分行的两个支行作为项目实施的试点单位。项目团队与试点分行进行了充分沟通,帮助他们发现战略落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组织多轮团队共创,寻找问题答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师们一直在支行蹲点,与支行行长、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等各层面员工深入交流,在赋能支行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对业务的理解。此外,项目团队还发挥资源连接的作用,在聚焦问题、解决问题时,把行长、客户经理以及上级分行相关支持部门连接到一起,然后提供必要的引导流程、工具、方法,激发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答案。学习项目建立的沟通平台让很多原先需要层层上报的问题现场就能得到解决,提升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学员们共创的一套数字化模型,经过6个月试验,把试点分行普惠业务电话拓客的成功率从2%提升至16%。这个项目的实施让培训师尝到了“甜头”,体会到项目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同时,支行提升了业绩,增强了学习内驱力,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理想效果。

持续培训升级 迎接数字新时代

记者:华东学院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有哪些突破?

屈建伟:从产品角度来说,学院在新产品和老产品两个方面都对产品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新产品开发,要应用全新的、适应于这个新时代要求的设计思维,做到以学员为中心。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既能满足客户需求,也能直击客户痛点,解决客户问题。所以,需求调研要从用户和客户的维度去洞察。洞察不同于观察,要真正找到痛点和需求,必须使用洞察的方法。比如,与客户进行一对一访谈,不能像过去一样简单问答,而是要有深度的对话,访谈过程中还要观察对方是不是真实意愿的表达,会不会有所隐瞒,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来印证对话的真实性。产品的质量好坏、评价好坏,从起点开始就非常重要,所以今年学院党委要求各部门在产品研发的起点上下功夫,掌握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抓好产品研发的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老产品维护,为了提升老产品的质量和生命力,学院党委提出要对老产品进行重检。每个项目和产品都要从成人学习心理和学员角度去重新构建底层逻辑,思考每一门课程的形式、内容是否符合培训对象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另外,今年学院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做了很大改变,以前是百分制打分,现在改成五分制打分,并且在计算满意度时提高要求,增加分数差异,激发员工不断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潜力。

从服务对象来说,近些年学院服务的对象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学员主要以“60后”“70后”和部分“80后”员工为主,但现在的学员绝大部分是“90后”员工。我们原来的服务可能与“60后”“70后”员工是匹配的,但却无法满足“80后”“90后”员工的需求,这就产生了落差。只有让学院的服务跟上培训对象的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评价。因此,今年我们运用场景化思维,从服务上构建了若干场景,对每一个场景中的学员群体进行分析,寻找服务的问题,然后及时、敏捷地解决问题,逐步提升服务质量。

记者:华东学院在助力全行战略方面有哪些举措?

屈建伟: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总行党委要求,一是积极践行新金融;二是助力增强“三个能力”建设;三是助力“三大战略”的落地。作为一个培训单位,虽然不是战略执行的主战场,但能够为在主战场作战的一线指战员助力,这个助力就是做好我们的学习产品。

比如,在新金融实践中,建行大学本身也是新金融实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银行主要提供的是金融服务,但现在也能提供非金融服务,而华东学院的工作就是通过非金融服务来助力战略发展。我们积极按照建行大学校本部的要求,一方面,整合培训资源,配合建行大学校本部为工信部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全国妇联的女性创业家培训、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等重要的金智惠民项目提供保障和服务;另一方面,主动开发适合于赋能社会的培训项目,如为同业中小银行提供师资和课程,协助地方银保监会完成科研项目和培训项目,这些都是学院践行新金融的具体运作。学院已经围绕增强“三个能力”建设和“三大战略”开发67个产品(学习项目)、200多门课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学院会不断开启新尝试。

记者:华东学院在拥抱数字化时代的过程中做了哪些探索和规划?

屈建伟:华东学院的数字化探索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

第一是技术维度。从技术角度来看,数字化涵盖四个层面:物理层、感知层、认知层和应用层。物理层就是通常所说的数据、算法;感知层就是语音识别、图形识别等,感知是看得到、听得见的层面;认知层不仅是看得到、听得见,还能看得懂、听得懂;最后是应用层,没有应用就没有价值,比如,取得了大数据,但不做大数据分析,没有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那数据就没有变成资产,所以应用层是最重要的层面。过去学院也能采集数据并做到数据的可视化,但没有对可视化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这两年,我们做了相应探索,比如,在建行大学校本部的指导下与海康威视开展合作,对学员现场学习和线上学习的行为数据进行获取、分析、画像,然后根据画像结果有针对性地研发课程和项目,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学院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智能化地推送学习产品。

第二是意识维度。学院党委这两年重点强调对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扫盲”。数据分析的工具、方法以及建模的基本思想将成为未来所有在职群体需要掌握的知识,所以学院的业务部门近年来也在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培养员工数字化的基础意识,这是数字化建设中比技术建设更重要的方面。在技术层面,学院已经做了很多具体探索,建行大学校本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如物理设备建设、网络建设、数据采集建设等。现在学院要快速弥补数字化意识方面的短板,同时,在技术和意识两个方向发力,集中力量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意识,帮助员工掌握数字化的方法、思维和模型等,让数字化工具就像Word、Excel等一样,成为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

 

 

扫码观看本期《建学视界》访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