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向党说说心里话

发布时间:2021-06-30

 

 

 

编者按:

火热七月的前夕,喜迎建党百年的光辉时刻即将开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党中央统一调度、坚强领导,举全国之力战“疫”,为人民构筑起防护“城墙”,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

在这百年光荣时刻到来之际,无数党员和群众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论是喜悦亦或感慨,都迫切地需要分享、抒发、倾诉。建行大学“向党说说心里话”专版征集也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这其中,既有“60后”的深情回忆,也有“90后”的青春誓言;既有对伟大制度的颂扬,也有对家乡面貌变化的反映;既有对过往奋进史的深刻总结,也有对未来新蓝图的憧憬展望……这不仅是一场诉说和感慨,更从个体化的视角描摹了建行作为国有大行的改革变迁、建行人“跋履山川,善建笃行”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在“红色精神”引领下建行人的拼搏精神。本期,我们选登部分作品,希望用他们质朴真切的心声,为建党百年送去最诚挚、炙热的献礼。

 

 

 

 

剪纸·百年红船扬帆远航 总行办公室 沈叶青(52岁)

篆刻·党在我心中 甘肃省分行 张树权(54岁)

书法·峥嵘百年向前行 新疆区河南路支行 李娜(30岁)

书法·破阵子 贵州省分行 海冰(55岁)

漫画·我在党旗下 北京市西四支行 孙雪(34岁)

 

 

 

一捧紫荆献给党

香港培训中心 宋熠东(40岁)

初来香港便听说这里很少停水,因为有东江水源源不断输送到港;这里物资供应从不缺乏,因为有“三趟快车”保障。广深港高铁通车后,我和其他香港市民一样,仅需14分钟便可抵达深圳福田。自从有了支付宝HK和微信支付HK,购物之便利,已超乎想象。与移动支付一同来到香港的还有高速发展的数字化生活方式:随时随地为家人约车、订票、挂号,千里之外便能参加全行线上培训、组织线上授课……24小时在线,让我们与内地、与总行手牵手、心贴心。而这一切,都源于您,亲爱的中国共产党。是您,让“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

2020年,眼见香港疫情反复、生活大受影响,我的内心充满焦急不安。在这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的特殊时刻,是您,统一部署指挥,安排内地医疗支援队迅速赴港,协助开展750万市民免费核酸检测,并协调首批100万剂科兴疫苗于今年2月即顺利抵港,让来势汹汹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也让香港百姓增添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决心。这一刻我深深感到,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理,香港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翡翠新闻台正播放着“祝融”成功登录火星、神舟十二号顺利升空的激动场面,我不禁为日益强盛的祖国欢呼点赞。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您,此刻我想向您献上一捧紫荆,对您说声:生日快乐!

 

 

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

建行大学退休干部 李玉明(60岁)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华民族英勇的守护神,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领路人。百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从部队到建设银行,工作38年,已有32年党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建设银行的老员工,我亲身经历了在党领导下国家的沧桑巨变,亲眼见证了党领导全国人民胜利完成脱贫攻坚、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广阔大道,亲自参加了建设银行二十多年来职能转变、股改上市,成为国际一流银行的点滴过程。

回顾历史,我为自己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深感荣幸,也为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个先锋队中的一员而自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沐浴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雨露之下,我们建设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了营养和力量之源。正因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植根于中国这片土地,才得以过上安康富足的生活;正是如此,我对我们党和国家、建设银行的良好永续发展充满信心。

 

 

成为党员后

伦敦分行 余海涛(33岁)

上学的时候,读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只觉得恩格斯的语言简洁又饱含深情、温柔又富有力量,他们之间的友谊在文字背后熠熠发光。多年后,我在成长为一名党员的过程中才深刻领会到那些记述,对当代世界、对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的墓地就在伦敦北部的海格特墓园,利用假期时间,我曾前去瞻仰。站在墓前,我想马克思塑造了伟大的思想,但是他可能会感到惊讶的是,“马克思主义”最后得以传承和发扬,并付诸实践而造福了数以亿计人民的地方,会是在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

在今天的世界,共产主义不再像一百多年前那样,只是观点的宣告和少数人的实验——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更是将这一伟大理想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给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提供了方向。我们党从百年前诞生开始,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带领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传承着璀璨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党的卓越领导能力和我国的制度优势明显,体现了我们团结、坚韧和包容的民族文化。

仔细看马克思碑底铭刻的那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我不禁会笑自己先前也许想错了。马克思应该不会惊讶,他的思想之所以能在中国得以传承和发扬,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务实求真、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政党;是不断探索科学理论和发展道路、用实践来改造世界的政党。

 

我们怎能辜负

总行内控合规部 谢飘(31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6月我刚刚度过了13岁的政治生日。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18岁的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一起宣誓的几个同学互相勉励:加油啊同志,早日为我党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少年时的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我这块砖、这片瓦能派上用场?没有等多久,时逢国庆60周年,在“党员带头上”的动员下,我积极参加学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八、九月的太阳是热烈的,青年学子的心也是热烈的,毫无遮挡的学校广场、黎明的沙河阅兵村、凌晨的长安街,都留下了我们训练和彩排的身影。走上长安街,踮起脚尖向西望去,望不到头的是灯火,是人群延绵而成的长龙——长安街有多长,我们用脚来丈量。

10月1日,我把校内网状态改为“祖国万岁”,跟着游行队伍走上了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我真的听到心跳的声音,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和澎湃。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升腾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唤醒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我与祖国共奋进!在那之后,我会时不时想起那个夏天和那群同志,勉励当下的自己:建设祖国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里,她已如此美好,她还可以更好,我们怎能辜负?

 

 

追梦人

伦敦分行 杜雪峰(39岁)

在建行伦敦分行,有这样一批外派追梦人,他们在分行党委的带领下,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书写着自己的海外奋斗梦!

去年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迅速扩散时,伦敦追梦人们没有退缩!大家迅速进入“全员采购”状态,发动本地同事,多措并举驰援国内抗疫,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累计为国内采购价值1500万元人民币医用物资,含N95及医用外科口罩160万个、医用手套12.5万副、医用防护服14298件、医用护目镜1350个等。去年3月至今,伦敦分行开启以居家办公为主的模式。大家积极开辟“新战场”,依托灾备中心,形成以党员为主的业务团队,随时准备在应急状态下支撑各项业务正常运行。在分行党委指挥下,抗疫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每周疫情通报、弹性上下班、发放口罩和消毒液等个人防疫物资、从疫情严重国家返回人员隔离办公等多种措施,稳人心、增信心,保障了分行的正常运营。

如今,英国有望于7月底正式全面解封。经历过严重疫情磨炼的伦敦建行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为我行进一步提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而奋斗。

 

 

当我唱起这首歌

江西省景德镇乐平支行 施骁宸(23岁)

从小学开始,我就会哼唱几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之后,我陆续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开始学习党史,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苦历程。自此,党的形象在我头脑中日渐清晰起来。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它带领我们穿越血雨到达和平繁荣之岸;走在时代前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这其中,实体经济的壮大必不可少。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与一个个小微企业主的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我发现小微企业体量虽小,但内在的能量却是巨大的。银行的每一笔贷款能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助力成长,一个个小微企业的壮大也能够造福社会。而这一切工作,都是在党的英明决策下进行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终将实现现代化强国梦想。

 

 

我的“长征”是正在进行时

新疆区和田分行 伊帕尔古丽·艾麦尔尼亚孜(30岁)

我从小喜欢看讲历史、名人的书籍和电视剧,对我影响最深的一部是《长征》。

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当接到外地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时,爸爸拿出地图在这两座城市做上标记,跟我说:“姑娘现在属于你的‘长征’要开始了,不管有多苦多艰难,你都要跟红军一样,要艰苦奋斗,要取得胜利”。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翻越高山、跨过大河、走过荒草地,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顽强的斗志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我的“长征”是正在进行时。2021年对于我来说,是又一个新的起点,是作为正式党员开启新征程的一年。

 

 

讲台上下 追寻初心

华东学院 陆子晋(36岁)

作为建行大学的一名讲师,2020年,我曾讲过一门党课《追寻初心》。其中谈到了我们的抗疫阻击战就是对初心最好的诠释。我们党从疫情之初就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们国家这样做到全国一盘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强大组织领导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

在准备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被全国各地抗疫一线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深深感动,更加坚定了作为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候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信念。作为我行的一名党建讲师,我也想把我的感悟传递给更多的党员同志,希望我们都可以保有一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在建行的舞台上书写精彩人生。

 

 

点赞,从爷爷的瓷缸子开始

甘肃省分行 毕笑天(30岁)

出生于90年代,长在红旗之下,“共产党员”这个词语对于幼时的我来说并不陌生。家里四位老人还有父母都是老党员,从小就给我讲党的光荣传统,讲他们自己的入党经历和工作事迹,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

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用了多年的瓷缸子,每次家人要给他买一个新杯子时,都被他严厉拒绝,说共产党员就是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因为长辈的言传身教,我从小就觉得成为党员是十分光荣和神圣的事。上大学后,我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于我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我为了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之源。

如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加入党组织近11年。仍记得刚上班的时候,一次帮助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大爷在ATM机取工资,搀着他进门、扶着他离开,他回头看了看我胸前的党徽,说了一句:“我这个老党员给你这个小党员点个赞!”

 

 

做青春“建”行者

江苏省连云港分行 陈怡君(22岁)

党,是什么?是解放军的嘹亮军歌;是战场上的前仆后继;是熠熠闪光的那枚徽章。我亲爱的党啊,您培养了多少先锋、英雄,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当家作主而艰苦奋斗。

我的家乡在苏北农村,记忆中的家乡,是泥泞的小路,是一排排农舍升起的袅袅炊烟……现在的家乡,是宽敞的道路,是统一规划的社区,这便是灌南新型农村社区项目。作为我市重点推进的农房改善工程,建行连云港分行为其提供专项贷款3亿元。一直以来,将金融资源引流到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是金融行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新使命!

作为建行的青年一代,我很自豪;在践行新金融的道路上我们义无反顾,义不容辞。金融青年,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深入基层的第一线,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有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我们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用青春浇灌梦想,用汗水滋润心田,用奉献谱写赞歌。我们当代青年一定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争当青春“建”行者!

 

 

对得起党的培养和教育

新疆区哈密分行退休干部 夏伟光(69岁)

从我一出生,父母就不断告诉我:“你的成长是共产党给的,无论到什么时候,你都不能忘记党的关怀和新中国人民的养育之恩”。

1955年,我的父母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哈密,投入到祖国的边疆建设。刚到哈密时,生活条件很艰苦,没有电灯和自来水,大风和沙尘暴是家常便饭,全家四口人住着不到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疆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我上小学、中学到工作后上大学深造,一直到现在退休,都离不开党的培养。记得我每次回家时,父母对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你们要努力工作,要对得起党的培养和教育。是的,我是这样听的,也是这样做的。退休后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了,但我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做到了退休不“褪色”。

 

 

“重于泰山的,是他为人民做的事”

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广州分中心 叶旖旎(34岁)

“妈妈,泰山很重吗?为什么老师说人的死比泰山还重?”读小学的女儿突然问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引用过这句话,于是我决定趁机给女儿说说党史。

听完张思德的故事,女儿沉默了好几分钟。我担心其中生死的话题是否过于沉重?是不是她年纪小,不能理解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故事讲完了,你有什么想法吗?”女儿想了想,说:“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能不会有需要送信、烧炭的情景了。但毛主席说到张思德同志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应该是他为人民做的事,他身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不完全明白,但心里多想着点别人,为大家多做好事,肯定是对的。”

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都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少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学习党史有助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

 

 

党旗引领我前行

辽宁省大连金州支行 李洪波(58岁)

我于1983年参加工作,一直渴望早日加入党组织。因喜欢读书阅报,便开始关注党报党刊,从中汲取党的先进思想营养,并尝试向党报党刊投稿。

经过不懈努力,我在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份重担、责任扛在了肩头。在90年代,我用手中的笔为金融改革呐喊助威,跟随信贷员下企业、到农村、走街道、进学校。当时,《金州支行储蓄存款余额突破4千万元》千余字新闻稿发表在《辽宁经济日报》,当年县域支行储蓄业务迅猛发展并登上省级报纸,鼓舞了员工士气。从此在写作这块阵地上,党旗引领我奋力前行。

我想对党说:作为一名入党已近27年的党员,面对建行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时刻,我将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定信念,在党旗引领下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