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味道

发布时间:2021-06-09

 

 

 

酸你没商量

到滇西南傣乡、佤乡做客,你做好饮食准备了吗?那一个酸,没跟你商量,伴随着热情的招呼已摆在你面前了。酸肉、酸蚂蚁火锅、酸笋、酸蹄胫、酸腌菜……

居住在滇西南的傣族、佤族的饮食结构由其居住的环境决定,因炎热所致,味喜酸、辣、苦(凉),三者皆可助开胃化食,消暑解毒杀菌。其食物种类极为繁多,除庭园种植和家庭饲养的物产以外,山野河流所产,似乎都可入食。当地人戏言:“凡是绿的都是菜,凡是动的都是肉。”更有一些奇异之物,如蚂蚁蛋、蝉蛹、花蜘蛛、青苔等皆为傣族喜爱的食品,使游客惊异不已。食物的烹制方法主要有烤、蒸、炸、煮、腌、剁、舂。而佐料的配制也极为讲究。

傣族每餐都喜喝汤,常见的是“酸笋汤”“干腌菜汤”。利用酸笋作为配料煮汤是傣族煮类食品中的一大特色,既酸且辣,又不失香甜鲜美。

凉拌类食品是一道开胃的菜肴。蔬菜瓜果类和蚂蚁蛋、嫩蝉等昆虫类,以及生肉、生鱼、生血等皆可作为原料,配料则包括了小芫荽、大芫荽、香茅草、葱、蒜、野姜、野花椒、青辣椒、小米辣、米醋等。独具特色的凉拌菜有血旺、剁生、生鱼片、撒撇等。“撒撇”是取牛的苦胆汁配制,先将牛苦胆整个煮熟,将胆汁倒入剁碎了的牛肝、牛心中,配以各种佐料而食,味苦而凉。西双版纳、德宏、临沧一带的傣族喜食此菜,在他们看来,宰牛不吃“撒撇”,牛等于没杀,这道菜也是当地待客的风味菜。

傣族酸菜可说是一种非常符合现代人健康观念的料理,尤其是它的烹调方法,几乎不使用任何的盐、味精,而且少油。酸菜中添加了大量的野生植物、香茅野菜、青柠檬汁及鱼露,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可避免胆固醇过高。经常享用傣族菜不但可以调整体重,对健康也大有益处。

所以,不怕酸你来,保准让你大饱口服;怕酸你也来,我们为你准备的糯米饭加牛干吧,又香又糯啊。

□ 张良/文 张良 文林/图

 

 

 

武汉豆皮香

□ 张银平/文

武汉,吃货的天堂,物美价廉的小吃店遍布街头巷尾。人们习惯早晨在外就餐,吃早餐在这里叫过早。过早花样繁多,据说可以一个月不重样。黄鹤楼北边,我家附近的美食一条街,小吃品种繁多,尤以豆皮闻名。食客熙熙攘攘,特别是节假日,远处闻名而来的青年主力军的加入,使得店门口经常排出长龙,蔚为壮观。偶尔路过的人睁大眼,惊叹疑惑,啊,有那么好吃吗?值吗?

武汉民间特色小吃豆皮,历史悠久,营养丰富,脍炙人口。汉口老通城三鲜豆皮久负盛名,曾获中国饮食业的金鼎奖。外地人来武汉旅行,以能吃上一盘老通城豆皮为幸事。

豆皮之所以没有热干面那么驰名遐迩,没像热干面店那样遍地开花,是因为它以前多为逢年过节的佳肴,需要肉、蛋、菇、笋等讲究食材,还需要精湛的制作工艺,成本高,价格自然高。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少粮缺油,每人每月半斤肉食、鲜蛋,街头餐馆少见豆皮,能去老通城吃豆皮,就称为上馆子了,多是邀请亲朋,改善伙食。现在豆皮档次能上能下,知名豆皮店、特色酒楼全天有售,作为宴席主食深受欢迎;大街小巷里豆皮当作快餐简食,早晨容易买到,一般卖到中午前,雅士俗人共尝。

正宗三鲜豆皮制作精良。黄豆、脱壳绿豆、大米用水泡透变软后磨成浆。糯米淘净,放入甑子上火蒸熟。火候掌控好,饭粒分明,有嚼劲。精选鲜瘦猪肉、鲜笋、鲜香菇切丁,有的还放卤肉丁,用油、酱油等调味品炒烧熟,味道鲜美,作臊子味料备用。大铁锅抺点油,蚌壳刮磨好的浆摊成薄如纸的大圆饼。适量鸡蛋打散,薄涂饼皮上。不停转动铁锅,受火均匀,待蛋液凝固翻面,皮下淋少许熟油。再将蒸熟的糯米铺上成方块状,压实撒上臊子味料,将周边弧形皮叠起包好。接着是我喜欢看的场景,师傅端起大铁锅用力掂,锅里全翻面,金黄蛋层朝上,用瓷盘竖作刀用,快速将豆皮剁成整齐划一的方正小块。锅边再淋熟油,小火慢慢焖煎一会儿,揭开锅盖,香气扑鼻,撒上小葱末,起锅装盘。一块块方而薄的豆皮,外皮油亮酥脆,内馅松软嫩香,非常诱人。闻鲜香而来的小孩常常看得发呆,久久不愿离去。

街头寻常小吃店的豆皮制作则更接地气。面粉调浆摊饼,涂蛋液翻面,铺上煮熟糯米饭,撒上肥瘦猪肉、豆干、榨菜等,切丁炒熟的臊子味料,或青豆代肉炒的全素味料,用锅铲划分成等份小块,逐一用铲翻面。省时省力,制作快捷,获取食材更方便,价格低,销量高,店家便多了。人们常在武汉街头吃的就是这豆皮,酱香厚重,油多味浓,好吃实惠,深受人们欢迎。

名店、酒楼制作豆皮走精品路线,散发贵族气,花样翻新,还推出牛肉豆皮、虾仁豆皮、火腿豆皮、香肠豆皮等口味。同叫豆皮,档次不同,一盘的价格高出街头豆皮五六倍。而武汉街头豆皮定位大众日常快餐,想匆匆吃到色香俱全、口味地道的豆皮,请往小巷深处走,找几家小吃店扎堆处,选上点年纪的武汉本地人开的豆皮店,味道一般都好。只有吃过多年豆皮的武汉人,方知豆皮本来的鲜香味,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提高,才可以满足挑剔的老街坊们习惯的口味,在长期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武汉普通百姓家,厨房里也会做豆皮,有的味道也很不错,令人羡慕。去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时,我在家避疫,闲暇便利用简单食材,照着视频制作了豆皮,虽然是第一次做,却给家人带来了惊喜。这美食和窗外黄鹤楼的美景一样,最抚慰人心。

来武汉过早,莫忘品尝豆皮,吃上一盘豆皮,管饱耐饥,齿颊留香,带给你一天好心情。

 

 

 

西施豆腐

□ 蔡玉琪/文图

相传,美女西施不但有沉鱼落雁之貌,更是心灵手巧,烧得一手好菜。由她烹制的一碗豆腐羹,鲜滑爽口,流传千年至今,名曰西施豆腐。传说总归是传说,真假无从考证,但西施豆腐这道菜肴却确确实实普及民间,深入人心。出生于西施故乡的我,这道菜从小吃到大,自然是耳熟能详。

在诸暨,西施豆腐是当仁不让的首道名菜,日常婚丧嫁娶、家庭聚餐,这道菜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气腾腾的西施豆腐一上桌,大家立马动手,你一勺,我一勺,毫不谦让,顷刻间便碗底朝天。西施豆腐之于我们本地人,恰似猪肉炖粉条之于东北人,回锅肉之于川渝人,其江湖地位之高,无可撼动。

乡间置办酒席,上的头一道菜定是西施豆腐,食客对厨师手艺的第一印象和最终评价,就落在这碗西施豆腐头上。乡厨深谙其道,故而对这道菜是格外重视,烹制这一碗,务必全神贯注又小心翼翼。这打头阵的菜,是一面旗帜,这面旗万不可倒,一旦倒下,不管之后上来的菜肴如何出彩,也会大打折扣。

相比菜肴的地位和对酒席的意味,西施豆腐的食材与制作过程其实极为简朴,并无繁杂之处,对厨师既无刀功要求,也无手法讲究。常用食材有嫩豆腐、瘦猪肉、冬笋、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制作步骤是先将食材洗净切丁,热锅加油,将肉、香菇、木耳、冬笋依次爆炒至熟,再加料酒增香,豆腐和金针菇最后进入,翻炒要均匀,力道要适中,以不将豆腐炒碎为原则,然后加入清水(若有高汤更佳)大火焖煮,煮开后加入盐、酱油、味精、胡椒粉等进行调味,最后用淀粉勾芡,再撒上一层绿悠悠的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西施豆腐便算大功告成了。

制作西施豆腐的食材并不限于上述这些,掌勺人常常会因材制宜,可添可换,变通着做。小时候,如果家里杀鸡、杀鸭,母亲便会用鸡鸭的内脏作为西施豆腐的配料,在鸡鸭汤汁的加持下,简直“鲜掉下巴”。因时令无法获取的食材也可用其它食材替用,如用茭白替换冬笋,家里条件好的,往里面添加些海米,更是一等一的好吃。

乡间烹制西施豆腐,大多会用上酱油,色泽红润,口味略微偏重。如今一些大酒店进行了适度改良,不加酱油,或少量添加点生抽,口味趋于清淡,口感却更嫩滑,洁白稚嫩,品相更佳。

尽管食材普通,制作似乎也并无难度,但要烹制好一碗众口满意的西施豆腐,也非轻易可成。依我多年品尝的经验来看,成败的关键在于最后一步的勾芡,要达到“比浓汤要厚,较羹汁要薄”的境界,分寸拿捏,毫厘不可差,非常考验厨师的功力。

春来秋往,时光匆匆。“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而有西施豆腐这碗人间烟火常为相伴,人生便已值得。

 

 

 

粽香浓浓

□ 吴颖/文 许复琼/图

端午节将至,菜场、超市也开始售卖花样繁多的棕子。

“儿子,想吃什么粽子?”

“白米粽 ,白米粽蘸糖!”

一句话勾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前,老奶奶就会包上一大锅粽子,煮一个晚上。每到这个时候,家里便弥漫着一股粽叶的清香,我枕着粽香入睡。早上醒来,饭桌子上摆放着已剥好的粽子,有白米粽、红豆粽、蜜枣粽。我最爱的就是白米粽,用筷子插上,蘸着白糖,咬一口,粽叶的香、糯米的粘、白糖的甜,别提有多好吃了。二两重的粽子,我一口气能吃三个,尤其是放凉后,更是有嚼劲。老奶奶去世后,老妈便承担了每年端午节包粽子的重任,记忆中她包的粽子是向老奶奶学的,是同样的味道。儿子也是从小吃外婆自家包的白米粽,这一转眼,儿子长大成人了。现如今老妈去世有5年了,我吃过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山珍海味、肉蛋咸甜,虽然菜场也有卖白米粽的,但是捏上去软软的,一点也不紧实,我便再也没吃过白米粽,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味道,回想起那些棕叶飘香的日子,内心总是充满了温馨和思念。

菜场买来糯米和粽叶,按着记忆中老奶奶的步骤,泡米、开水烫粽叶,剪刀、筷子、捆粽绳,一切准备就绪,开包。两片粽叶搭一点边并排放整齐,在水中从头捋一遍,使之服贴,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两片粽叶头,反手一拧,成一个锥形。装米,用粽叶盖住锥口,顺着形状将粽叶缠绕,手托底部,成一只小脚状,上部留一小口,用筷子使劲将米压实填满,再抽一片粽叶从底部托住,向上盖住小口,按照小脚的外形进行缠绕,用牙咬住捆粽绳的一头,缠着粽子系紧。再将外边粘住的米粒拍干净,一个小脚粽就完成了。一开始,手忙脚乱,不是这儿漏米,就是那儿粽叶散开,好不容易包好,成了四不象。记忆中老奶奶和老妈包的粽子大小匀称,个个小巧玲珑,有棱有角,像一只只小脚。包着包着,找着了窍门,一个个小巧的小脚粽在我手中诞生。在童年的记忆里,因为小脚粽难包,小时候的我不会包,将糯米撒得到处都是,浪费粮食,老奶奶为了哄我玩,教我包四角粽。我边回忆边包,完美复制了四角粽。儿子看着好玩,也来包,小脚粽散开了,四角粽包成了三角粽,小小的,美其名曰“一口粽”。两斤糯米包了整整一个下午,腰酸背疼,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想当年老奶奶和老妈每次包十斤糯米,真是太辛苦了。

将粽子整齐放入高压锅,加水没过粽子,现在有了高压锅,不需要煮一个晚上了,40分钟便煮好了。打开锅盖,一股清香弥漫开,诱人的清香飘满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剥了一个粽子,蘸上白糖,不怕烫地咬了一小口,就是这个味,就是这个长久保存在记忆中的味道,心中不由地有一种伤感,一腔思念在流动……

 

 

 

姥姥的带鱼

□ 姜玲/文

就着初夏还算凉爽的晚风,正为晚餐发愁的我,忽地就想起从前姥姥炖的带鱼了。

姥姥算不上做饭的好手,作为地道的北方人,对食物的料理仿佛与生俱来地偏粗犷。可就这粗枝大叶的一道炖带鱼,我每每想起,嘴里都不自觉地开始冒口水。姥姥挑选带鱼,偏爱细瘪的。因为肥厚又宽的带鱼,不仅在烹饪过程中不易入味,还极易赶上有类似人类牙齿形状的大骨粒。所以在我看来,貌不惊人的细瘪带鱼才是烹饪的“上品”。

我从未认真观摩过姥姥做饭的全程,我妈更是逃避做饭的“惯犯”,不知道其他亲戚是如何料理带鱼的,但同一款菜,千人千味,姥姥炖带鱼的特有味道,恐怕是真的不复存在了。记忆中的做法大概是将收拾好的带鱼剁成适中的鱼段,裹蛋液下油炸至酥香微熟,捞出重新放油,煸炒葱、姜、花椒之类炝锅,再次放入炸好的带鱼加入料酒、糖、盐、酱油、豆瓣及其它……总之,出锅的时候炸过的蛋液皱巴巴,却又服帖地扒在鱼段上。每一块鱼看上去都仿佛缩小了体积,躺在颜色浓重的深褐色汤汁里,从外形到色泽都称不上好看,殊不知,这才是我记忆中带鱼呈最美味的状态。每时想起,滋味总就在舌尖。浓重的调料掩盖了鱼类特有的腥味,与蛋液融为一体的鱼皮到鱼肉全都被汤汁浸透,酱油和糖使咸鲜的味道更丰富,豆瓣特殊的香气和微苦的口感,使得这鱼肉无论吃多少都不觉腻口,微微的醋酸更让人有开胃的感觉,不知不觉中一整盘便以下肚。这时候姥姥总会笑称我口味随了我妈,从小嘴不壮又忌大肉,偏偏独爱吃鱼,是个馋猫儿。那时候,如果带鱼有剩下的,下一次再吃时,姥姥会在里面下一些粉丝、粉条之类,鱼汤因为淀粉的加入更浓稠,同时粉丝吸收汤汁,美味无比。这样的鱼汤,我舀上两勺就能拌一碗白饭香香地吃下肚。

姥姥过世后,我极少梦见她,也很少特意去想她。如果,失去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也许逃避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好办法。而仅仅这一道菜,这一小会儿的失神,她的音容笑貌、那些有她陪伴的细碎点滴、那些时间片段里身处其中的感受,猝不及防地从记忆里一股脑儿倾泻而出,让我终于真真切切、结结实实地思念她。

 

 

 

一方水土养一方面皮

□ 刘钢/文

晚间闲来无事,饭后送小孩上学之暇,路过一个卖萧县面皮的排挡车,正好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帅哥在买面皮。恐怕是闲得慌,我居然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老板熟练地揭皮、抹酱、卷菜,然后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类似煎饼果子的成品递交到小帅哥的手中。

噢,原来这就是萧县面皮!多少年来,其实在夜市、小吃排挡、饮食一条街见过了无数次,但是认认真真地去观察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真是头一遭。因为我原来总以为面皮制作方法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可看的。

上学的时候,每逢寒暑假,我都要被父母带携着回陕西外婆家。外婆家所在的杨陵镇的西北植物研究所家属区门口,就有一个面皮店,我们都叫它老孟面皮。店老板是一个带着白帽子、套着白围裙、长而红的鹰勾鼻子伴着一副略显黄渍的板牙、一脸枯刍皮、老农一样的标准西北老汉。一口陕西腔、娴熟地抄面皮、拌辣子是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我们几个表兄弟姐妹最开心的事就是聚在他的面皮店,每人来一碗面皮一碗红豆大麦粥,吃饱喝足后便开始一天的嬉闹。

现在,表兄弟姐妹们已天南海北各奔西东,想再一聚也只能是往事如烟,只存念想。但是如果其中哪个再回到杨陵镇(现在的杨陵镇已湮没在杨凌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的光环下,而西北植物研究所也早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了),必然会到老孟面皮再来上一碗,然后再在家庭微信群里展示一番,必定会收获若干兄弟姐妹们艳羡的表情。

其实食品,各有特色,不能说哪里的正宗、哪里的地道。可是说到面皮,我还是觉得陕西的独具特色。我给它的评价是“韧而不拗,硬中带润”,就是说它既不像凉粉那么细腻,也不像河粉那么平软,形似凉皮,又没凉皮那么透亮,有点坚硬,给人一股韧劲儿。南方的面皮就太柔软了一些,晶莹剔透,像是江南的淑女,秀外慧中;陕西面皮更像是米脂的婆姨,精嫩中带着一股苍茫,质朴而单纯。就是拌料,也大相径庭。陕西面皮几乎没什么佐拌,无外乎辣子油间或一点黄豆芽或黄瓜丝,除此无他。而我吃过的合肥的面皮或者见过的萧县面皮,汤料十足,麻酱、海带丝甚至还有火腿肠、卤鸡蛋等,食材虽然富足,但也似乎冲淡了本味。

记得有一次在九华山路一个面皮店吃面皮,老板居然也是杨陵人。我对他面皮的地道提出了质疑,他在惊讶的同时也表示认同,但是一直不明就理。他说他的做法一直遵循陕西面皮的本法,用料、制法、调配均无任何变化,但就是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劲儿。后来我给他分析,水应该是主要原因:北方水硬,有股生涩的味道,还容易得结石,但是在制作面皮,还必须是它才更能体现正宗。老板恍然大悟,进而就非常沮丧,毕竟别的原因还可想办法,水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面皮也是一样。面皮我就认陕西的,陕西的面皮我就认老孟的。当然,既然在安徽,如果能吃上正宗的萧县面皮,也应欣然接受、无可厚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