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味道

发布时间:2021-05-19

 

 

 

隐秘的美食

□ 吴著锐/文图

潮汕的老城区,街头巷尾无不弥漫着浓浓的古早味。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隐藏着不少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琳琅满目的小吃和此起彼伏的香味吸引着人们深入转角的巷内,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大抵如此吧。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巷口的牛肉粿条店。老旧的店面,用红色胶带朴素地贴出“老字号”三个字。尽管招牌的颜色褪去不少,但也无法阻挡来自美食的诱惑,许多街坊邻居和各方游客专程过来品尝。若是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粿条汤,必会被铺满整个碗面的牛肉和牛杂所震撼。粿条被挡得严严实实。而牛肉还泛着粉赤相间的颜色,并未十分熟透。但不要紧,汤是烫的。只需用筷子和勺子把半红的牛肉压到汤里,再把底下的酱料、粿条和豆芽翻上来,让所有的味道都均匀融合。此时吸收了汤汁和酱料的牛肉,早已饱满嫩滑,就算久泡,也依然会鲜嫩多汁。再配上爽脆的豆芽,软糯的粿条,着实是温暖且有力的安抚。

最让人过目难忘的,一定是隐秘在拐角的粿品店。没有五花八门的烹饪机器,只有一口锅,却做出了传统而又地道的潮汕美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红桃粿”。刚刚出锅的“红桃粿”,有咸有甜,可蒸可煎。红彤彤的米浆皮里包裹着大米、香菇、虾米和花生,咬上一口,又香又嫩,多重又馥郁的口感,是潮汕人熟悉的味道。而晶莹透亮的“菜头粿”,也叫“萝卜糕”,店家用最寻常的萝卜和米浆,加入芹菜、花生和虾米,先蒸后炸,外酥里嫩,再沾上蒜蓉辣椒酱,一口咬下去竟也清甜四溢,还附带着花生和虾米的独特香气,异常美味。

让人念念不忘的,一定还有隐秘在巷尾的鱼饭店。像做饭一样做鱼、像吃饭一样吃鱼的鱼饭店,俨然把“鱼”上升到了与“米饭”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从店门口摆放的一个又一个小竹篮便可窥见一二。只见篮子里有巴浪鱼、那哥鱼、鹦哥鱼、乌头鱼、红鱼、姑鱼、鱿鱼……品种丰富,依类排开,甚为壮观。制作完成的鱼饭,可见鱼身坚挺,外表色泽鲜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鱼肉的鲜甜。因此可以冻着吃,也可以煎着吃,但无论是冷吃还是热吃,这中间肯定少不了豆酱。蘸满豆酱的鱼饭,早已形成特有的鲜甜味,此时细尝一口,甘香不输米饭,营养美味,抚慰着饥肠辘辘的人们,让人欲罢不能。

在我心里,那些隐秘在城市街头巷尾,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店,正是藏身于人间烟火,充满着“小清新”和“文艺范”的“古早味”。虽然它们草根平价,但家家小店都张扬着自己的个性。或许店里最多只能容下三四张桌子,但不时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油烟,早已成为无数人“独家记忆”的味道。这种味道任城市如何飞速发展,任这片土地如何开花结果,永远都能让人驻足回眸,想一吃再吃。

 

 

 

山野菜之王刺龙苞

□ 张良/文图

在云南,春天是有味道的。

当春风吹过滇西大地,田间地头、山野河谷的野菜就从冬天醒来,白花羊蹄甲、蕨菜、枇杷菜欣欣然张开了眼,人们的味蕾就被各种各样的野菜唤醒,谁也无法抵挡万物生长带来的生机和灵动。就临沧人而言,刺龙苞是大家最喜欢的春令菜肴之一,人们爱刺龙苞,超过其它气味芳香的各种野菜。

刺龙苞,百度上学名楤木,别名刺老鸦、刺头菜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有刺灌木或小乔木,而滇西一代就叫树头菜,一般在3月到4月采摘芽苞。其嫩芽和嫩茎叶,低脂肪、低糖、多维生素,是无污染、纯绿色的保健木本山野菜。作为蔬菜食用,不仅味道清香独特,美味可口,且富含人体需要的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有“山野菜之王”“树人参”“天下第一珍”等美誉。除食用外,刺龙苞嫩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有保肝、强壮、兴奋作用,对治疗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病症具有较好疗效,中医则认为刺龙苞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等功能。

春暖花开,天气一日热过一日。人们还没有完全从寒冷的冬天调节过来,春困来了,体内上火,食欲不振。此时,来盘山中珍品凉拌刺龙苞,苦凉苦凉的味道,爽爽入口,既开胃,又清热解毒,实在是人间至味。

山里人喜欢,也会移栽到自家的田间地头。我的印象中,故乡云县涌宝镇人工种植最多,而发芽最早的是我姑父家,每年“三八节”前夕,第一拨上市。物以稀为贵,一直以来,刺龙苞价格不菲,尽管这样,每当春天到来,滇西保山、德宏一带的客商还是争相收购,让舌尖留住春天的味道。

这回清明节回家,特地到姑父家采摘一箩筐,把新鲜采摘的刺龙苞挑拣干净,放到沸水里轻微煮至柔软,去掉苦味,让苞上的小刺软化,再切成段,放盐巴辣椒、蒜泥、芫荽、酱油、米醋,如果喜欢也可以放老干妈豆豉酱,一碗凉拌刺龙苞就上桌了。别看它不起眼,它可是一道正宗的山珍,地道的节令菜,能够享用的时间很短。

刺龙苞还可以煮汤,一种是素煮,一种是荤煮。对我而言,素煮刺龙苞汤永远是最爱。把新鲜的刺龙苞放到沸水里煮至熟透,再放上滇西特制干腌菜、煳辣椒、芫荽等佐料,一碗刺龙苞汤就出锅了。如果不想放太多调料在汤里,则只需用盐煮熟后放上干腌菜、煳辣椒等,酸、苦、辣,还有一点点回甘的味道,开胃爽口。刺龙苞炒火腿也是比较常见的吃法,荤素搭配,火腿的醇香和刺龙苞苦而回甘的味道相得益彰。

在美好的春天,吃上一口,带着浓浓的乡野气息。咀嚼着来自故乡的味道,也品味着生活中淡淡的清欢。这样的味道,永远是我的乡愁。

所幸,刺龙苞在全国南北都有,暮春时节该是北方人享口福了。

 

 

 

淡薄之中滋味长

□ 黄克义/文

粯子粥是江苏泰兴的特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泰兴人喜欢喝粯子粥,在改革开放前的生活困难时期,天天甚至顿顿离不开粯子粥。粯子粥养活了一方人。当地有句俗语:“粯子粥灌灌,养得像个盘盘。”既表现了泰兴人的乐观豁达,也肯定了粯子粥的作用和贡献。

不思量,自难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于泰兴一穷乡僻壤的我,对粯子粥记忆深刻,甚至说情有独钟,至今仍喜喝不厌。虽生活在城里,但隔三差五地总要烧点粯子粥过口。泰兴人一般不说煮粥熬粥,而是说烧粥。不加柴烧火,又怎么煮或熬呢,泰兴人讲话喜欢抓住本源。而且“熬”有用心、精心制作的意思,日常生活用不着这样费心思的。“过口”也是泰兴人特有的词,招待客人时也这样说,内涵丰富,至少包含几层意思:作为辅助食品,少量吃一点,解解渴;没有更合适的东西招待了,请客人多多谅解姑且食用;把正餐的油腻、辛辣等重口味冲刷冲刷,中和中和。哪层意思为主,需要视具体情境而定。

泰兴粯子粥完全不同于稀饭,与大米的缘分并不深厚。它的主要原料是元麦粉,有时也用大麦粉、玉米粉。元麦粯子粥呈红色或浅褐色,香味浓郁,口感上佳,最受欢迎。泰兴元麦营养丰富,易消化,好吸收,具备蛋白质、淀粉和粗纤维含量高的特点。

看似简单的粯子粥,制作过程却是极讲究的:当锅里的水沸腾了,左手端起装有粯子的瓢,均匀地抖撒,右手握长勺轻轻搅和,也就是泰兴人所称的“扬粯子”。两手动作要协调且有节奏,才能使粯子如雪花般飘飘洒洒地均匀分布在锅里,渐渐稠和起来,呈现粥之状态。粯子与水的比例、扬粯子的技巧、用什么柴禾、火候的把握,乃至用铁锅而不用铝锅,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粯子粥的质量。巧妇烧粥,曼曼妙妙地扬粯子,又曼曼妙妙地将些许抱团的颗粒状粯子疙瘩一一打碎,使之与水达到完全的融合,不凝不僵,不稀不稠,正合人意。这是粯子粥最基本的烧法,这样烧出来的是寡粥,是早些年前,家家户户养家糊口的主打食品。在此基础上,掺一把米,做成米搅锅粥,就是生活困难时期的一种奢侈品了。

现今,人们不断革新,多采用一种稳妥省事的办法,烧粥时待水烧开后,把预先用冷水调和好的粯子浆倒入锅内,再用勺子搅匀,沸煮片刻就行了。

为了让粯子粥更柔顺可口,泰兴人还习惯在粥里投放少量的食用碱,使粥的口感更好,让人感到“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打记事起,粯子粥就是主食,一日三餐至少早晚得喝粥。荒年时分,粯子粥薄兮兮的,能照出人影,被叫作“望人粥”。母亲在稀粥里捞出几个面疙瘩,或者捞出个小小纱布袋,倒出半个粽子大的米团,那必定是家里最受宠爱的老巴子的“独食”了。每逢夏收季节,大人们更苦了。一大早就带着一锅或一大陶罐粯子粥出工,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田野是他们的战场,镰刀、扁担是他们的武器,丰收的庄稼是他们的战利品,也是他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那凉透了的粯子粥便是他们的“军粮”。真的难以想象啊,他们凭着怎样的毅力和坚韧,从天麻麻亮一直干到月上柳梢。

现如今,步入小康,饮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但又过分地追求起“精”。殊不知,营养素会因过渡加工而流失,久而久之,损害健康。而泰兴粯子粥是土生土长的家常饭,是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天然食物,还富含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正因为如此,泰兴人对粯子粥更加钟情,已然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加以研究和传承了。

时下,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从寻常农家到高档酒店,都把饭后喝点粯子粥当成一种高级享受。吃多了油腻菜品后喝些粯子粥,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肠胃顿时如释重负,那种难得的舒服和畅快,就像被松绑和沐浴了一般。粯子粥登上了大雅之堂,甚至获得了“泰兴咖啡”的美誉。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这是明代诗人张方贤写的《煮粥诗》,内涵深刻。

“淡薄之中滋味长”,用在泰兴粯子粥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甜蜜的“糯”言

□ 蒋竹华/文图

糍粑寓意团圆、甜蜜。在我的家乡——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每逢年节,家人们聚在一起时便开始制作糍粑。值得一提的是,家乡依旧保持着手工打糍粑的习俗,我们称为“打粑粑”。

传统的手工糍粑,精选材料的秘密总是掌握在制作者手中,瑶族人就地取材,把糯米、玉米作为糍粑的原料。纯手工捶打的糍粑,做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经过泡、蒸、打、揉好几道工序,每道都是很考究的技术活。

将精选的糯米舂洗干净后,倒入木盘里浸泡一晚,次日放在柴火炉上蒸熟。热腾腾的糯米倒进石臼,便开始了最重要的“打粑粑”环节,也称“碓舂”。糍粑要趁热打,捶打时讲究“力度和默契”。两个汉子,一人一根木槌,配合要有默契,力度要一致,不能乱打一通。这带有温度的捶打,讲究的是对每一个节奏的拿捏,多一分一毫都不行。

一槌一槌打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韧劲十足,像芝士一样可以拉丝,糯软且有嚼劲。打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洒上些糯米粉,一捏一拧一搓,厚薄均匀,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待冷却后,用山泉水浸泡。

竹园寨村的水最是清甜,元宵节,我们来到了这儿“打粑粑”,乡亲们提前准备好材料,伯伯、叔叔、婶婶轮流上阵,86岁的奶奶和妈妈也在一旁将打好的糍粑揉成一个个大小相似的“圆月”,手工制作了几簸箕“打粑粑”。油煎、火烤、水煮,都是瑶家人喜爱的吃法。我最喜欢油煎糍粑,两面煎好的糍粑端出锅,即刻撒上红糖和桂花,营养丰富,软糯香甜,外焦里嫩。将糍粑的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升腾,也顾不上烫嘴,直接拿起咬上一口,“咔呲”酥脆,满嘴的糯米浓香,唇齿香甜,回味无穷。

“月亮粑粑,月亮球球,这边河的奶崽看水牛。水牛过沟,踩死泥鳅,泥鳅挑水,挑到海鬼。海鬼摸鱼,摸到团鱼,团鱼生个蛋,送给我竹竹明天当早饭。”儿时的童谣伴我成长,儿时的味道依旧,要团圆、要幸福,这就是甜蜜的“糯”言。

 

 

 

路边串串香

□ 刘弘葳/文 宋璐/图

离开家到北京学习有一个月了,某天晚上回到酒店,电视正播放着赵雷的《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突然很想家,想念妈妈做的辣子兔、豆瓣鱼、回锅肉,还有路边的火锅、串串和冒菜。

成都,自古就享有“天府之国,美食成都”的盛誉,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川菜的发源地,早在201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成都的美食,一半在苍蝇馆子,一半在路边摊,上完晚自习饥肠辘辘时,下班路上不知吃什么时,与好友相约共餐时,成都人首先想到的,总是那家常去的路边摊。

提起路边摊,就不得不说说川菜系美食——起源于成都的串串香。串串香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都的一些城镇待业人员为了生计,就在一些热闹的场所,如商场、影剧院、录像厅等附近摆摊经营,以竹签串上豆干、兔腰等,在卤锅中烫熟,蘸上麻辣调料,“好吃嘴”们边走边吃,甚是快哉。作为四川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串串香因其风味独特、菜品丰富、物美价廉而深受食客喜爱,也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歌词中刻画了许多有关成都的细节,让众多摇滚、民谣音乐人心爱的小酒馆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而在大多数成都人心中,玉林路上的“玉林串串香”更能勾起儿时回忆。长辈们念旧,偏爱去这样的老店,要上几瓶啤酒,一边与熟悉的老板、食客唠嗑,一边从翻滚的红汤中拿起几根串串,用筷子麻溜地从竹签上捋下肉和菜,在混有蒜、葱、香菜和折耳根的芝麻油里一滚,闻起来香气浓郁,一口咬下去,油脂在口中四溅,却一点都不腻人;年轻人追求时尚,喜欢到网红店打卡,拌着辣椒面、花椒面、熟芝麻、碎花生米的干碟更受他们偏爱,再配上冰粉、凉糕、冰汤圆这样的甜品,感受冰与火在口中互相交融,幸福而满足。

无论是老店还是网红店,招牌菜一定会有麻辣牛肉。先把牛肉切成大块的薄片,撒上一层秘制辣椒粉和花椒粒,加入适量清油、蛋清、淀粉用手抓匀,让大颗粒的辣椒籽裹满牛肉,这样每日新鲜腌制的牛肉煮熟后又滑又嫩,闻起来香中带有一点辣,一口气连吃十几串,仍是意犹未尽。除了麻辣牛肉,泡椒牛肉、香菜牛肉、折耳根牛肉也广受食客追捧,“牛肉”系列成为每桌的必点菜,搭配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米饭的醇香软糯与吸满汁水的牛肉相得益彰,一勺入口,是“干饭人”的心头爱。

“最成都”的串串店,总是藏匿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小巷里、某个路边摊中,值得好好去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