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艺术

发布时间:2020-10-14

 

 

 

 

不同于很多晒宝式的展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紧扣紫禁城的营造,讲述着这座宫殿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450多件文物和相关展板,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其实是丰富而感人的。

——题记

 

 

 

琉璃瓦上的“身份说明”

 

 

“丹宸永固”背后的故事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太和殿的檐角小兽上,故宫所有的色彩便鲜活起来,红墙黄瓦的宫殿里也渐次忙碌起来。数万人涌进这座古老的宫城,想一睹它巍峨壮丽的身影。在午门展出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满足了人们对故宫的更多好奇。

 

□ 黄晋晋

明成祖朱棣的一纸诏书,史书上的寥寥数语,便记录完了紫禁城的诞生始末。六百年的时间,它从诞生到完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直至近百年来才慢慢被寻常百姓所了解、熟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窗一门,倾注着无数工匠的心血,也代表着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那些想像中已经褪色的历史,如今依然清晰地在这里留下种种印记。

一波三折的策展过程

谈到颇受赞誉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策展团队主要负责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欣慰之余,却仍觉得有些遗憾。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选择什么主题来纪念,是像以往一样展示精美的器物、传世的精品,把故宫的精华呈现出来,还是从建筑这个角度入手,让大家领略到紫禁城六百年时空之美……回想2019年7月,当他带领的古建部团队被故宫博物馆副院长任万平委以策展牵头重任时,赵鹏不禁再次感慨:“时间真的太紧了。”

一个综合性大展,通常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来准备。600年,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背后有着庞大的历史、文化、艺术背景,一年多一点的策展时间,太仓促了,来得及吗?

赵鹏没有犹豫,事实上也没有时间犹豫。庞大主题下如何选择、如何呈现,成了他和他的团队日夜思索的问题。第一次专家咨询会,他至今记得,济济一堂的专家,有古建方面的,有宫廷史的,考古的……多次的商议讨论,展览主线最终得以确定,以建筑的沿革为主。“丹宸永固”的名字也在反复讨论中商定下来。

接下来,方案数易其稿,大家铆足了劲,都太想把这件事做好。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希望把展览内容和形式更多地融合在一起。让建筑的沿革过程更立体更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最终很多想法没有实现。”赵鹏的无奈和遗憾,时间紧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真正让他觉得波折的,还是因为今年的两个意外: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7、8月南方持续的洪涝灾情,让策展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们关于数字化沙盘、全息投影的设想和计划不得不搁浅了。

“你知道紫禁城有多少个戏台吗?十几个呢。如果在沙盘中用数字化影像让它们一个个按建成时间在紫禁城陆续成型,该多形象。方位、形制,一目了然。”

“展期和展厅都是有限的,每天即便有5万人来看展,三个月展期也不过450万人可以观展。如果展览现场多一些互动,比如可以辟出一块区域给带小朋友的家庭;如果线上和线下能更好地联动;如果空间设计能够打破常规……”

当然没有如果,赵鹏接受了现实,他知道,唯有在现有的基础上用尽全力。

1月底疫情暴发,所有筹备工作停滞。

故宫180多万文物的数字化还在逐步完善中,还有大量的文物文献没有进入数据库。这次展览有不少首次展出的文物、文献,必须查找资料,下库房。“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有现成的尺寸。”困难就这样摆到了面前。一个展览涉及故宫十多个部门,中间的协调安排必不可少,很多工作需要现场去做。

5月1日,故宫对外开放。6月第二波疫情来袭,工作又大受影响。6月底安徽凤阳洪涝灾害严重,整个7月凤阳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在抗洪救灾中忙碌,无法进一步联系。8月初,展览筹备进入倒计时。可南京博物院、凤阳县博物馆的展品还没有敲定。

在展览中,很多观众在明中都宫城遗址出土、凤阳县博物馆藏的明洪武时期凤纹滴水、龙纹勾头、琉璃仙人等黄绿琉璃展品前驻足,被它们的美深深吸引。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展品是在开展前几天,才到位的。等到了它们,赵鹏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下,“只有我们知道,这个展经历了什么。”

不少人对这个展评价极高,认为展线和介绍都很清晰,稍微有一点历史和古建筑知识的人看起来就特别过瘾。有网友评论:“我是一个展板一个展板看的,造一个紫禁城真不容易,那些营造方法讲得真清楚,长知识了。”是啊,那些可移动的文物都很难代表紫禁城的600年,从明代说到今天,建筑才是永恒的中心。

任重道远的建筑遗产保护

“丹”是红色,“宸”本意是屋宇,在此指宫殿, “丹宸”二字与六百年紫禁城的主体色调、宫殿含义、喜庆气氛非常契合。 “丹宸永固”,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寓意600年历史的紫禁城将永远壮美地延续下去,以及故宫人守正创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但要做到“永固”,背后有着很多建筑遗产保护的工作。

在故宫古建部工作了16年的赵鹏,谈到古建,谈到建筑遗产保护,很是动容。他打了个比方,“古代建筑其实特别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需要搀扶,需要拐杖,我们的保护工作就是让他丢掉拐杖,无需搀扶,变得更加健康。”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优秀的匠人也无法只用眼睛来判断它的病情。在漫长的岁月里,遭受日晒雨淋的建筑也需要诊断、分析、修护……和文物修护一样,故宫古建筑保护工作,日趋精细化、科学化,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

“在东雁翅楼展厅布展时,我们的小伙伴们哭了。老一代人的敬业、认真,挺让人感动的。”1933年至1945年,中国营造学社和基泰工程司接力似的完成了对故宫及北平中轴线建筑的系统测绘,完成测绘图700余张,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基础资料。在东雁翅楼展厅,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当年的中轴线建筑测绘图,完好地记录着现代建筑学和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相互融合。

展览中有一张钟粹宫横剖面图,钟粹宫是上世纪60年代故宫测绘建档开始后测绘的第一座建筑,勘查人员在进入大殿屋顶梁架时发现,这组建筑经研究判断后确定为故宫少见的较为完整的明代木构。与钟粹宫一样古老的还有神武门,它的大木结构具有极为规范的明代早期特征。而要说到故宫最年轻的建筑恐怕就是2005年11月在史料基础上1:1复建完成的建福宫花园。

了解建筑,才能保护好它。从基本尺寸的测量到档案研究,从常规的材料监测分析到修复实践,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有数个小组围绕古建保护修缮工作着。古建设计组主要负责勘查、测绘,最终对建筑提出保护方案。资料研究组主要做档案研究和文物库房的管理,这一次东雁翅楼展厅文献内容和午门正殿的三个建筑烫样主要是由他们整理和提供的。古建管理组就像故宫的物业,负责日常的建筑巡查、普查、保护,像防雷防白蚁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此外,还有遗产地监测组、材料研究组、乾隆花园项目组。

古建的一砖一瓦都是不简单的,像故宫的每一块琉璃瓦都有“身份证”,窑户是谁,配色是谁,烧制是谁,小小的瓦片背面写着四个匠人的名字,还用了满汉两种文字。当时只是一种责任到人的制度,在今天看来,则是非常了不起的遗产记录。“在古建中,琉璃瓦脱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但脱釉后如何复釉?我们的修复理念是尽可能用老瓦,少用新瓦。只要胎没事,裂了可以拿胶粘。新瓦的替换也是有讲究的,主要集中放在建筑屋顶的后坡,尽可能地确保不破坏建筑的原汁原味。”

建筑遗产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工作,但目前在国内并不成熟,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和日本、意大利的遗产保护相比,差距甚大。赵鹏说,这其实也意味着我们在这方面可做的事情很多,任重道远,竭尽全力去做吧。

(图片提供:故宫博物院古建部)

 

 

 

元代赵孟頫绘苏轼像

 

《新岁展庆帖》

 

《题王晋卿诗后》

 

 

我书意造本无法

 

“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自开展以来,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作为中国历代名贤中知名度最高者之一的苏轼,集官员、文学家与书画家于一身。本次展览,以故宫博物院所藏书画为核心,精心安排了一场旨在通过书画展现苏轼个人文化影响力的专题展览,当代人从中不但可以体会到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的深厚造诣,同时可以感受到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与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此,展览以苏轼的家人、同事、朋友圈及粉丝圈构筑起展陈各单元的篇目。本文围绕苏轼的九件作品,使读者了解其书法艺术的魅力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 王建南

展览中有关苏轼的九件书法作品,恰好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治平帖》为34岁时所写的一封书札,是苏轼存世可见的最早书法真迹,尤为珍贵。从帖中内容可知,这是苏轼在京城任职之时写给家乡眉山治平院寺主持徐大师的一封信。前半部分是礼节性的问候与寒喧,从中可见苏轼与僧人的友好情谊;后半部分讲出他要托付徐大师照料坟茔之事。本件作品深受历代书家重视,因为此后接续的纸张上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题跋:“右二帖苏东坡早年真迹,与其乡僧者也。字划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情文勤至,尤可想见。故是世间墨宝。”

这一小段跋文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此信原来不止一封,应有二封,不知何时被损失掉了第一封。另外,赵孟頫还指出,苏轼早年的书法“风流韵胜”,由此印证了苏轼的学生兼好友黄庭坚对其评价:“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姿媚……”因此,观众若想看懂《治平帖》的书写之美,需懂得王羲之《兰亭序》的魅力。

第二件作品《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是行草书,很小一张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句。这是苏轼自“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诗稿。1080年二月,刚到黄州的苏轼无处安身,只好借住在定惠院中,与寺中和尚搭伙生活。地僻人生,他的心情相当低落,多半以诗作释放烦闷的情绪。这件作品勾勾划划,涂改处甚多,本来是一件难得的作品。但可见故宫博物院在展品说明上以括号注明“传”,表明这件作品不是原作,应为明清时期的一件伪作。当然也还是有其重要参考价值的。

第三、四件作品的收信人都是苏轼的挚交陈慥,因此被后来的收藏者装裱在一卷之上,称为《新岁展庆 人来得书》卷,这是本展之中最为完整的苏轼作品,体现了他的书法发展到中期时的书风。《新岁展庆帖》应写于1082年的元月,苏轼在信中向老友致以新春的问候,同时告知自己正在建造书斋,有空时请他过来喝茶。最后向陈慥借了一件木制的茶臼子,以便仿制一个。补写中提到了自己的弟弟苏辙近来状况。后接的《人来得书》讲的却是一件悲痛的事情。原来苏轼得好友报信,陈慥的大哥突然去世,苏轼以下的书写均在宽慰好友,结尾处表达了不能前往吊唁的遗憾之情。这两件作品的字数最多,从中可见苏轼在学习了王羲之书风之后,改学唐代的柳公权,承接了他的瘦劲书笔,因此,这两件作品既有姿态的清秀,又有挺拔劲健,为苏轼传世书迹中的精品。

第五件作品《题王晋卿诗后》,写于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49岁之时。此时他已重新被召回京城,并被委以高官。他与患难的好友王诜再次相聚,喜不自禁。王诜不但精于绘画,亦工于诗作。苏轼在题跋中借点赞诗作的同时重点赞美了好友的为人品质。他引用孔子的话:“此孔子所谓可与久处约长处乐者耶!”表明王诜是一位患难与共的朋友,充满了敬意。此件作品上的书写,挥洒自如,不加修饰,字形偏平,同时向右上方倾斜,体现了苏轼最典型的书风“石压蛤蟆体”。

第六件《归院帖》也是书写于51岁至54岁之时,由于司马光担任宰相,高太后对苏轼的欣赏,苏轼官至三品,任翰林学士兼知制诰。这是苏轼在处理公务请示时的批文便条。一般观众很难欣赏此帖的妙处。为此,展厅中安排了一页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争座位帖》碑帖。此为苏轼50岁左右重点临习的范本。从运笔的方法及字态上与颜鲁公这一时期的这件作品极为相近。由此不难发现,苏轼的书法追求已从早期和中期时的秀丽挺拔转向质朴平淡。

第七件《书和靖林处士诗后》为本展中重要作品。其重要性在于是苏轼与林和靖的合璧卷。前有北宋时期著名隐士林逋存世极为珍贵的手迹,后有苏轼赞美林处士的诗作。最有意思的是两个文化名人中间夹杂有乾隆皇帝四段题跋。

第八件《春中帖》书写时间与第七件差不多同时期,在苏轼57岁左右。根据后面的题跋结尾处“德孺运使金部老弟左右”,我们了解这是苏轼写给担任转运使一职的官员名叫“德孺”的人的一封信。按此查阅北宋在哲宗时期任职的官员,锁定了范纯粹这个人。此人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大名鼎鼎的范仲淹的第四子。北宋史料上也多有记载苏轼与范家的友好关系。除书法外,这封信还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本展中最后一件苏轼的作品名为《三马图赞并引残卷》,如果了解了它的坎坷身世,定会让人扼腕叹息。此卷只剩下一段跋文,当初是苏轼请好友大画家李公麟画了三匹西域的骏马,他小心收藏后于62岁展卷重看,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一段文字。现在我们只能见到三分之一的内容,另有三分之二不知是失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还是仍秘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这件作品体现了苏轼老年的书风,质朴平淡收敛。

结语

在中国书法史上,对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书家进行书风的评价,一般都采用分期的方法。这样做虽然清楚,但也常常失于武断,因为书风是延续的、渐变的,但为了便于掌握书家一生书风的演变轨迹,依不同风格特征加以分期,却是无法绕开的做法。纵观这九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苏轼书法早期主要是学习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法书,中期转学唐代盛期时的颜真卿和晚期的李建中,还有五代时期的杨凝式,这样他的书法就形成了一种融合晋人娟秀挺劲与颜、李、杨朴厚雄强的综合书风,晚期的东坡倾心于李邕(北海)。从时间上分,黄州之前及到黄州之初可视为早期,元丰五年至元祐年间可视为中期,绍圣元年再次南贬时,则归入晚期书风。本次展览所示苏轼作品,恰好可以完整呈现他的风格演进过程。

苏轼如大海,无法言说尽。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任何一场展览都无法涵盖所有人心中对他的理解与感受。时光可以无情地流失,可是对于东坡的喜爱与敬仰,是每一代人心中最为永恒持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