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心得读取数字建行大学的密码
编者按:“建行大学数字学习在线研讨峰会”已画上完美句号,数字建行大学的崭新时代随之开启。通过建行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学习的时空界限被打破。通过网络直播,学员与大师云端相遇。四周时间的学习,各位大咖的授课内容干货满满,学员们视野被打开,思想被启迪,认识被颠覆。开放、融合、同生、共享的数字建行大学需要汇聚众智。我们在此分享一些参加此次“数字学习在线研讨会”学员的学习心得,通过读取“关键词”的形式,了解他们对于数字建行大学的见解。
人文精神
吴建杭 人文教研部主任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数字建行大学的培训恰逢其时。今年初,人文教研部也积极精选推荐了在线课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一个更加深刻的课题。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业态,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大大不同于以往的时代。而数字化世界应该是高技术和高人文融合的产物,我们需要提早思考,从为数字文化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入手,提炼数字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使人文精神成为人们在数字化世界生存与交往的精神支柱,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旋律,以更好地构建适应人类生存与交往的“数字人文社会”。
融合发展
杨绍萍 普惠与零售研修院院长
在“数字建行大学”的学习中,通过听取国内外领先企业大学、商学院在数字化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考,有感于3个方面的融合:
第一,业务、培训、技术三者融合。陈海燕老师在课程中介绍的华为大学线上平台案例,通过灵活应用所见即所得的可编辑系统,实现基于教育学的学习+练习+考试的综合应用。这背后,实际体现了华为大学技术平台以业务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第二,学习与工作的融合。通过数字化教育学习平台和共创共学模式,赋能企业战略和员工共同成功。这其中,业务人员既是学员,也是经验传播者,还是深度参与课程设计的开发人员,从而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紧密融合;第三,碎片化学习与结构化学习的融合。对于成人学习来说,要真正达到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从而改变行为绩效的目标,基于建构主义的结构化学习仍然是必要的。但结构化学习也需要改进形式,比如,将较长的课程按照逻辑切分成短视频、增加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等,确保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学习体验。
转变思维
鲁可贵 资管与投行研修院院长
数字建行大学这类契合时代发展的专题培训,我觉得非常好。原来在业务部门和基层行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系统考虑战略性的业务发展。阿里巴巴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陈威如讲数字化,提到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的逻辑。前几年我们在新一代、统一的五级建模体系理念基础上,反过来系统梳理业务流程,从而抓住关键点去优化。我们的很多业务都可以用数字化的理念再梳理、再优化,转变固化的思维模式,跳出业务视角来分析业务。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把大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行业务方面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把业务方面的实际问题作为大学研究的鲜活案例,让我们的研究工作更聚焦、更务实。
数字素养
徐漫霞 国际金融研修院院长
建行大学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就应具备数字化战略和数字化运营能力,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完善数字化教学设备和资源。目前,建行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已初步数字化,平台上的学习资源也已经初具规模,接下来需要对平台和资源进一步升级,运用新的设计思维来打造健全的网络学习社区,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使知识可以平等、透明、高效地流动,让平台成为员工持续成长的“家”;二是将数字化素养的培养纳入员工培训体系。数字化素养是新技术环境下使用数字资源有效参与社会进程的能力。通过打造数字化学习产品、开发数字课程资源、培养专兼职师资的数字化能力来多措并举提升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培养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并运用于工作之中。
平台资源是硬件,素养是软件,只有软硬件同时建设、同步提升,才能实现大学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创新生态
徐捷 建行大学实验室主任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工具,转型是目的。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或手段,企业可以在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组织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变革和转型。
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需要系统性的变革理念。比如,建行大学此次的数字学习,推动大家从理念层面转变。此外,还需要常态化的变革机制,这是我在实验室一直想推动建设的。
全数字化时代,应用向云化发展,开源的力量愈显重要,像华为新的操作系统也采用开源机制。实验室也想推动建设一个开放的创新平台,让连接更直接、让信息更透明,让供需双方直接相连,应用开源机制打造更加高效的创新生态。
领导力
江先周 领导力教研部主任
李梁梁总经理的《哈佛商学院的数字化案例分享》一课,从实践角度为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与思考。
首先,李总详细介绍了哈佛大学数字化转型历程的三个阶段,并展望下一阶段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深度探讨了哈佛商学院110年历史中的变与不变,从情境、方法和内容三个维度思辨;最后,就领导数字化企业创新教育交流了感悟。李总在分享中提到,在哈佛商学院推动领导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领导力是关键,关乎使命与价值观。作为全球顶尖大学,哈佛大学把为更多人授业解惑作为使命。
作为国有大行的企业大学,建行大学同样以践行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教育赋能,以知识造福大众,以智慧回馈社会,打造新时代、新金融、新生态企业大学。
数字浪潮
于宁哲 东北学院院长
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建行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必将迎来在线教育、数字建行大学发展的新时代、新阶段,培训向线上转型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并已开始加持提速。
始于技术,终于信任。数字化技术推动组织学习变革创新,回归企业教育培训本源,数字化学习仍需坚持业务驱动,借助数字化优势助力组织学习高质高效。从理想回到现实,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或挑战在于过程体验和最终效果,既需要对数字技术的敏锐觉察,也需要对成人学习的深刻理解;既需要对学习内容的科学设计,也需要对学习过程的柔性运营;既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笃定前行,也需要全体建行人的智慧贡献,继而才能让数字流淌在建行大学,让信任融化于员工心中,让价值传递到四面八方。
借势而为,征帆远航。数字建行大学建设吹响了新时代奔涌前行的号角,东北学院将努力研究和把握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及规律,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能力,加快提升数字化学习产品研发设计和运营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项目的实践探索,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培训全流程运营管理体系,为建设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最具有成长价值的数字大学贡献力量!
数字建行
李明凯 青岛普惠与零售学院院长
通过此次学习,对当前新兴技术发展和应用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同时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大学和公共大学商学院的经验,结合实际工作,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思考:第一,建行大学数字化关键在于实现广泛而精准的教与学。教,可以提供海量的资源,可以适时、快速地扩大、更新;学,可以结合每一个学员的个性需求,精准施策。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教与学的渠道、场景,这启发我们应更加重视新兴技术应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行大学科技应用水平;第二,建行大学数字化的前提和保障是数字化建行。企业大学主要知识资源积累应主要来自实践并用诸实践,而且我们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其授业解惑者身上所具备的业务能力、知识素养等也是与建行文化、业务悉悉相关的——这些资源是企业大学赖以生存的温床;第三,数字建行大学会进一步促进、完善建行数字化。蔡元培对大学的理解是“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认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建行大学之学来自业务实践,也需首先囊括、网罗建行的大典、众家,经萃取升华后用诸实践、指导实践,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反复不断迭代更新的动态过程,源源不断地为数字化建行提供支持、指导。
重新定义学习
张秋鹏 教育学习发展部副总经理 建行大学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此番数字建行大学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开阔了眼界也收获颇丰。对于企业大学数字化转型,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要切实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企业大学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对全新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的新挑战,只有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才能在企业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不断适应新常态和各种不确定,牢牢把握主动权;第二,要对企业大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形成共识。保持初心,敢于创新,主动关注员工成长,积极赋能社会热点和痛点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对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特点和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保持清醒的认识。即使是开展线下教育培训,也要努力学习掌握和充分运用代表信息科技前沿的技术、工具、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中将数字建行大学的宏伟蓝图一鼓作气建设到位。
信息空间
刘东杰 教育学习发展部副总经理 建行大学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AI正在走向2.0,其本质原因是世界正从原来的二元空间进入新的三元空间。世界原来是二元空间:人类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空间已成长为除了人类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两极之外新的一极:信息空间。原来物理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之间互相支持,互相赋能,现在三类空间互相支持,互相赋能。一个崭新的不可完全预知的新世界正在打开,值得所有行业、所有领域去探索。数字化转型就是在一个企业、一个领域研究如何在三个世界之间探索一条更加高效的互相支持、互相赋能之路!
蓄能与赋能
崔志刚 总行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怀着满满期待参加了“数字建行大学”的课程,成功“破冰”,有很多收获,印象最深的是:
第一,“成己为人,成人达己。”建行大学执行校长薛胜利通过此次峰会中传达出要重塑建行大学的决心和行动。通过这期培训班,成为“第一批觉醒者、启动者”“养成数字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建设人人懂数字、人人用数字的大学人队伍,成就数字建行大学,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蓄能”和“赋能”的关系。
第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冯耕中教授讲授的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对数字化时代进行了一次科普,用浓浓的学院范儿、丰富的信息量,深入浅出的让大家了解了数字化时代的“ABC”。就像冯教授在授课中阐述信息系统提及的信息、技术和人三种要素那样,建行大学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工具,更要重视理念和思想的更新。数字建行大学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将迎难而上。
数字化人才
彭白萍 华南学院常务副院长
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下,企业亟待转型,而数字化人才是实现企业转型的关键要素。在全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引导下,数字建行大学应运而生,通过开展数字学习,加速数字化人才培养,密切与业务条线的沟通联动和共建共享,不断推进大学在服务中扎根,在融合中成长,与业务条线形成合力,有效支持全行业务发展。
数字化人才培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数字学习的认知,即培养数字化思维。薛校长在开班讲话中强调了突破认知的重要性,此次数字建行大学专题培训班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快速转变思维的有益机会,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向每一位员工传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主动迎接变革,以新认知引导数字化经营工作实践;二是培养数字学习的素养,即提升数字化相关技能及应用能力。充分运用建行大学资源,培养一批具备用户经营思维、数字营销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发挥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领跑”作用,提升基层数字经营能力及数字服务能力。数字赋能基层业务,赋能企业战略和员工的共同成功。
数字化转型
武青勇 上海金融创新学院(上海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
建行大学的愿景是建立新时代、新金融、新生态企业大学。在新时代下,建行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建立企业大学的数字化生态,数字化生态将促使企业大学教学教研工作的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最终实现数字时代下的企业大学数字化转型。
那如何建立企业大学的数字化生态呢?最重要的是建行大学始终保持秉持利他、赋能、共赢的心态,利用数字化工具帮助实现学员需求数字闭环、课程开发需求闭环等微粒组织数字化,实现基层数字化转型,提升微粒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大学数字化认知升维、战略升维,最终实现文化升维。提升数字化智能时代的领导力,才能具备面对时代变化快速迭代的变革力,这是一整套数字化企业大学生态建设的基础。
当前,建行大学已经实现数字化认知思维的升级,数字化思维的转变快于基层业务数字化转型,这有利于建行大学基层业务更好的数字化转型,缩短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为建行大学数字化转型打好了基础,助力企业大学生态链升级。
人工智能课堂
陈余生 大湾区金融创新学院常务副院长
通过“数字建行大学”的专题学习,加深了对数据科学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其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进一步领悟到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将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变化。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一定要高度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关注智能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以及重要应用示范,要有意识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二是关注智能教育系统创新和智能教育产品开发。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更多地借助人工智能开展教学活动。随着5G、AI、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将渐成趋势,教育也将迎来“人机共教”的新时代,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将发生巨变;三是关注人工智能课堂的发展及其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精确了解学员知识水平,未来的职业培训也将更趋向个性化设计。在人工智能课堂,学员完全有可能得到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发展,实现某种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