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吴昌硕故居行吟

发布时间:2019-08-28

 

 

□ 文/李丰

那天,我走进吴昌硕故居,静静地去追寻和感受一代大师的人生和艺术踪迹。

潇潇的细雨打湿了我虔诚的目光。哦,朴素的江南四合院。

站在翠竹掩映、花木扶疏的卵石铺就的道路上,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撞击。年华似水,轻展岁月的书笺,一个多世纪前,一位艺术巨人在此呱呱落地,后来他以如椽之笔纵横驰骋,在艺术的星空里闪耀着最璀璨的光芒。

此时,风把云揉成宣纸般的褶皱,石板被雨水凿成深浅不一的砚台。先生的笔,晕开封尘的记忆,字字句句,在我心间流淌出回音的涟漪。

吴昌硕先生故居位于安吉县鄣吴村,是一个峰峦环抱、竹木葱茏的山村,风景清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农历八月初一他诞生于这幢老屋,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光。故居为四合院建筑,原有主楼、东、西侧厅、倒厅和“状元桥”、半月池等,总占地约2500平方米。清咸丰末年,因战事之故,大部分建筑毁于一旦,仅留下东侧厅。1987年政府拨款维修了此屋并对外开放。1997年政府拨款挖掘和恢复了“状元桥”、昌硕艺术碑廊、陈列室、半月池及其门楼等景观,其独特的样式、精巧的工艺无不彰显出昔日诗礼之家的风采。

移步故居东侧厅,一幢砖木结构的两进三间二层楼赫然眼前,门楣上“吴昌硕故居”五个金字笔锋遒劲、气韵生动,系书画家王个簃所书。

前进平屋有厨房、餐厅和火墙;两厢摆放生产生活工具。没想到厨房竟是这般的大。大灶大鑊大圆桌大水缸令人咋舌,炊具、农用家具一应俱足,俨然农家的“百科全书”,可遥想先生当年在家乡耕读生活之融融情趣。

先生自幼酷爱诗词篆刻,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耕读中度过。六岁时,即跟随父亲念书。七、八岁便入村南的民族私塾——“溪南静室”读书。十二、三岁时还随其父下田劳动。闲时嬉戏、牧牛于村头的“柳树窠”。先生诗中有“耕荒叱叱驱晨犊,倚树沙沙落晩虫”句,即是当时生活写照。受其父及祖辈的熏陶,他幼小时常常僻处一隅,临轩读书和刻印,以致不知暮之将至,因而被玩伴戏称为“乡阿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很早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浸染,而劳动生涯又使他深刻体味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建立起他对家园故土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情谊。

跨过小天井便是后进主楼。左边是先生父母的卧室。中间为客厅,堂上悬挂着《紫藤图》,为先生嫡孙、上海书画家吴长邺所作;两边为民国时期书法家于右任所撰,先生嫡重孙吴民先所书的对联:“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书画交相辉映,平添了故居的几分雅气。

登上二楼,东头便是先生的书斋。窄小的窗户,古朴的书桌、刻刀和笔架等陈设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艺术大师艺海泛舟的起锚地。听人说先生年轻时每每读书归来,盛暑便在道地上铺两张竹簟子晒书,想来那时满室尽是书香。先生善自制砚台、刻刀、笔架,拣石而凿,择竹而雕,雕凿出人生的精神。二楼西头的陈列室,展示了吴氏家族的繁荣和先生一生的生活轨迹。先生一生不嗜烟酒,纯朴淡远,只埋头写字作画。终于滴水穿石,画出了风格,画出了风骨,画出了风范。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和超迈的诗文修养融入到篆刻与中国画创作中,形成诗、书、画、印供一炉冶,且雄健古茂的风格,将“金石画派”推向极致,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境界。

走出故居,站在庭院中,抬头望见远远的一脉山色。天像宣纸被细雨洇成一派滃滃蒙蒙。

步入先生的艺术碑廊。这面双回廊仿古建筑上,撷取了先生吟颂家乡的书画作品十一幅,以碑刻形式展示了先生的书画成就,体现其不倦的艺术追求和浓浓的桑梓情怀。

先生的这一份乡情可贵。有这份感情垫底,才有他笔下的写意花卉、竹石虬松、禽鸟果蔬……才有民族艺术的千古不朽。

当我们面对这位高山仰止的大师及其登峰造极的作品时,仿佛他的人生及艺术之路又展现在我们眼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先生最懂。故一生孜孜不倦,临池不辍。直至七八十岁高龄,还以读书、刻印、写字、绘画和吟诗为日课,乐此不疲。诚如他题画诗中所描述的:“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

此时,田畈依然青青,溪水依然潺潺。庭中翠竹掩映,花木葳蕤,似期待着先生的再次莅临。

修缮一新的昌硕故居,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中外宾客,成为安吉县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先生倘若回来,又能忘情地泼墨挥毫了……

雨突然变得稀疏,天空渐渐明亮而淸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