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画消夏图看古人“避暑良方”
酷夏来了,去哪里避暑消夏?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古代,古人有古人避暑休闲的方式,他们或坦胸赤足摇扇生风;或躲避乡间暂做山野村夫;或泛舟湖上采莲弄荷;或悬帆出海寻觅清凉,或只身出大漠看长河落日……
总之,他们给现代人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且活得清凉滋润。
■ 图文由CCB美术协会李威妍提供
《消夏图》
元 刘贯道
《消夏图》画的是一个种植着芭蕉、梧桐和竹子的庭园,其左边横置一榻,一人解衣露出胸、肩,赤足卧于榻上纳凉。榻之侧有一方桌,桌子与榻相接处斜置一乐器。榻的后边有一大屏风,屏风中画一老者坐于榻上,一小童侍立于侧,另有两人在对面的桌旁似在煮茶。屏风之中又画一山水屏风。这种画中有画的“重屏”样式,是五代以来画家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该画的右方有两名女子持长柄扇、携包裹款款而来,仪态娴静文雅。
大户人家,庭院中植物甚多,
遮阳清心,又有侍女侍奉在侧,
烹茶摇扇,主人乐得清凉自在!
《江村消夏图》
清 石涛
闲时趟趟河水,
就地而坐,望山川树木,
听泉间流水,心静自然凉。
此幅《江村消夏图》画面前部有杂树数株,间出以山石,一隐士高人坐卧其上,仰眺瞻望,似为作者本人高怀之写照。山后又有渔村茅屋数间,淡墨勾勒,隐约山水之间。这一切正如作品上的石涛题诗:“水郭江村首夏凉,绿荫深处旧茅堂,新茶嫩笋消闲日,更爱荼靡落雪香。”
《纳凉图》
明 文徵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文徵明的《纳凉图》颇有高士隐逸山间的味道。
《焦荫纳凉图》
清 邓文举
芭蕉叶大,最宜乘凉,
树下摆上长案,
捡两本爱读之书,
膝下承欢,天伦之乐。
《槐荫消夏图》
宋 王齐翰
天气热,不想动弹,那就躺着啊!最好是找个树荫,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在盛夏的绿槐浓阴下,一高士坦胸赤足而卧,闭目养神,怡然自得,榻侧置雪景寒林图屏风,条案上罗列香炉、蜡台及书卷什物。此图人物、床榻、条案、文房清玩刻画入微,极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