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净值移民人士的心声
三棱镜 上海私人银行中心
■ 陈晓颖
2013年8月,首个澳洲188C类重大投资者移民签证获批,不久之后将陆续有申办该类移民的高净值人士迎来完成4年投资期的曙光。面对即将收回的500万澳元投资资金,A女士询问小陈资金放在哪里好,如何进行再投资,如何给到将入籍澳洲的孩子等等。A女士寻根问底的原因是在于目前金融环境、税务环境等都在改变,如果A女士仍追随以前高净值人士的大流,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带来资产缩水、税务纠纷等等麻烦,很有必要和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合理的方案设计。
一、 资产放在哪里好
在以前,高净值人士往往移民不移资,可是移民人士往往会忽略资产申报,大部分国家的税务居民是需要就其全球资产和收入进行申报的,随着美国FATCA法案以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CRS的施行,全球税务透明化、全球资产透明化是一个趋势,在这个环境下,如果仍然忽略资产和收入的申报,就会引起税务问题。由于188C类投资移民对居住时间要求较低,在投资期中,A 女士每年去澳洲居住1个多月,并未构成澳洲税务居民,因此在澳洲的这500万澳元及产生的收入等金融资产信息将会通过CRS交换到中国来。中国税务居民需要就其全球收入进行申报和纳税,对于年收入12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应该在每年3月31日前申报上年度的收入情况,今后A女士需要提高税务申报方面的意识,而不能存着国家不知道海外资产的侥幸心理。不过小陈也让A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A女士在澳洲产生的收入已经在澳洲交过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只需如实申报并申请抵免即可,中澳之间早在90年代就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不会因为申报而导致双重征税,只需根据情况看是否需要补税即可。因此,资产放在哪里更加合适,除了考虑投资环境和投资所得产生的税收外,也需要就高净值人士的税务身份进行考量,并合理申报。
二、 如何进行再投资
A女士对于中国的投资环境比较熟悉,尝试过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不同类型的投资,并在专业金融理财师的协助下对投资组合进行了合理配置,但对于澳洲的投资环境可谓是知之甚少。当初办理移民时,移民局对投资品种等有一定的要求,可选择的范围相对比较小,A女士本着不在乎收益、以拿身份为主的思想,选择了一款投资范围非常稳健、收益较低的基金产品,可是当完成投资期时,A女士不能继续坐以待毙让资产隐形缩水,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需要考虑到澳洲就读,学区房等资产的配置也应该纳入考量之中。小陈建议,按照A女士需求的紧迫性排序,一部分资金留出作为孩子的教育金,用于支付未来的学费、置备小型学区房等,另外一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等时机合适时再换成大房或购置投资房等。不过,澳洲没有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银行定期存款收益不高但相对稳健,基金或者股票风险相对较高,可以逐步小金额的尝试风险相对较高的产品,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设计。从税务角度来看,可以运用当地的一些税收优惠合理地降低税务成本,如持有期超过一年的资产买卖产生的收入,其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等。
三、 如何传承给孩子
这是父母永恒的关注话题,资产不仅可以通过生前赠与也可以通过身后传承给孩子,所使用的金融工具也是丰富多样。同样在传承过程中,小陈提示A女士注意税务问题,如果未来孩子会入籍澳洲,A女士在中国的资产需要关注未来中国可能开征遗产税等问题,A女士在澳洲的资产同样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虽然澳洲目前没有遗产税,可是会涉及税务申报和未来个人所得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