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如何看待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12-23

编者按:571.1912.17,经过二十四小时的买买买之后,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节成绩单又被中国网民的网购热缔造出了新的记录。2015天猫双11完美落幕,截至2015111124时,总销售交易金额为912.17亿元。以第一个一百亿为例, 2014年突破这个数字耗时38分钟,但今年仅用了1228秒;而11”一个半小时的交易额就超过2014年美国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两大盛宴的成交总额;还有更让人惊愕的,201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单日零售额近719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天猫双11只用了17小时28分就超越了它……“618”11”12”这些已经成为比金钱更有威慑力的数字。伴随着互联网与电商的普及,所有人都会上网、所有人都能电商、所有的传统经济都成了互联网+”,如此看来,电商之热已经撬动了中国经济吗?事实上,互联网本身不生产任何产品,电商本身也并没有拉升社会消费总量,并且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在美国,亚马逊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在日本,电商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竞争不过便利店,那么,在中国,繁荣电商的背后究竟又改变了什么?各大造节运动正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奋战的卖家疯狂的买家之间,除了关于价格的硬实力较量外,还上演着与电商唇齿相依、互融协同的有关物流、售后的软实力较量……焦灼的竞争之下,电商又遭遇着哪些成长的烦恼

 

如何看待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高峰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电子商务铺天盖地袭来之时,传统百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研究都认为电子商务终将取代传统百货业,占据零售业主导地位。其实不然,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商务一定会出现逆回归趋势。何为逆回归?借鉴美国制造业回归的说法,代表一种方向,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零售业,也不会像一些人估计的那样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电子商务一定会进入平稳的较为低速增长区间,只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一定比重。

    第一,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看,两国电子商务发展均没有持续高速增长。美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但并没有持续下去。

    目前美国的互联网用户约为2.4亿,约占美国总人口的75%左右,其中网购渗透率高达71.6%,这个数字表明,美国电子商务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老用户消费规模的扩大,而我国目前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的一大支撑来自于新用户的不断入网,这与美国情况有所不同,但它必将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互联网设备的不断普及,新用户固然会有所增加,但这种增长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最终将趋于稳定。

    日本是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国家,电子商务发展远没有我国这样繁荣,传统零售业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和日本的人口结构是分不开的。我国也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电子商务发展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老年人对电脑、手机等网购设备操作不熟练,网购对他们来讲存在技术障碍;另一方面,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对简单快捷的购物需求不大,且多年来形成的购物习惯难以改变,他们更喜欢面对实物精挑细选。

    第二,当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电商平台,透支消费者信任度。前不久有网站曝出现行电商平台上销售的高端商品、奢侈品中假货占比高达85%,同时媒体报道,网售国外代购商品也存在70%的假货,它们大多来自于国内高仿,更有甚者,国外的经销商会来我国低价采购高仿产品,运到国外,而后通过电商平台以正品价格销售到国内。高端商品充斥着假货,普通商品在低廉价格的要求下又无法保证质量,电商平台对商品夸张宣传、美化大量存在,由于无法亲身体验商品,消费者收到货物后经常会感到与预期相差甚远。当前,我国消费者的价值诉求正在向品质、品牌和全方位体验转变,随着售假、售劣问题不断被揭露,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热捧会逐渐消退,回归理性。

    第三,物流问题阻碍电商扩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落后,配送速度慢、效率低、配送过程不安全,特别是物流覆盖率不足,农村市场基本不能配送,严重制约了电商的市场扩张。我国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电商巨头都在图谋布局农村市场,但物流成为了最大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商巨头不约而同选择自建物流。

    阿里巴巴和海尔合作建立大件物流业务,着力打通县、镇、村级物流配送渠道,企图通过网络平台向农村市场销售家电等大件产品。不可否认,这些做法都是有益的尝试,但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物流的建设要仰仗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而大量配套基础设施必须依赖于政府的统一构建,绝非某一个企业可以建立的,更何况除个别大型电商平台外,中小型电商平台根本不具备自建物流的实力,且自建物流有其自身局限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物流问题必将拖慢电商增长速度。

    第四,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会呈逐渐衰弱趋势。首先,网络购物各项规定将会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将不可避免要面临税负问题。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相关规定空白,但这种局面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一旦税收被提上日程,无论电商选择为消弭成本而丧失部分价格优势,抑或保持低价低利润,冲击都在所难免。此外,实体店作为电子商务价格优势巨大的对比方,其衰落与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过高也有紧密联系,未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相对走低,实体店经营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对比之下,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会被削弱,而实体店经营将会好转,尤其是生活必需品服务方面,必将会向实体店加速回归。

    (作者系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教授、作家)

 

2015中国十大电商平台优劣势分析

 

 

 

电商门前是非多

2005年,随处可见的淘宝网广告拨乱了多少人的心,无需缴税、无需门面、无需囤货,只要一台电脑便可以做老板。2007年,淘宝占据了中国网购市场70%以上的份额,并引燃了中国电商创业激情,一时间,上班族、学生、家庭主妇纷纷鏖战淘宝。如今,随着微商、代购以及各种个人网店APP的应运而生,仿佛一夜之间,这种曾经在淘宝初期出现的励志创业故事又开始重新涌现,只不过主角从淘宝换成了微店。根据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P2P平台数量为10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平台数量快速增长,分别达到50家、200家、800家;2014年底激增到了1575家;截止20159月,国内市场P2P平台的数量达到了2417家。价格迷雾、隐性营销、物流售后,一样的问题背后却又有着各自的是是非非。这一股股暗流是搅局者,还是逆袭力量?以观后变。

    价格战术惯用伎俩

    低价、省钱,一直是电商吸睛撒手锏。从双十一双十二滴滴红包“1元门票,纵观电商江湖中各种网络营销推广,均离不开这一基本要素。据艾瑞咨询机构统计,48%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价格因素。消费者上网购物,除了精准选购、送货上门的便捷之外,价格是最大诱因。当然,低价也被电商当作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应市促销,还是造节血拼,低价往往是屡试不爽的造势手段,促销战无一例外都演化为价格战。然而,商品利润总是有限的,过犹不及,无节操、无底线的价格战到头来必然伤及消费者权益、威胁市场秩序。目前很多电商企业通过四种伪低价手段令消费者上当受骗:1、限量低价,商家将少量产品作为低价噱头,比如零元购,其实根本不透明,消费者也买不到;2、有价无货,比如一些电商页面上某商品显示有货,但消费者下单后却显示无货;3、虚构原价,原价其实根本不存在,比如一款产品,一些电商会标出原价7000多,现价1000多,而这个原价根本就是假的;4、先涨价后降价,商家宣称打折,实则是先提价再折扣。网购群体对价格非常敏感,普遍存在占便宜心态,冲着低价的诱饵去,结果因为电商的惯用伎俩却没有尝到实惠。

    模式漏洞产生灰色地带

    几乎在每次电商造节运动之后,总会传出有关刷单的丑闻。尽管各媒体相继报道了刷单背后的利益链条,但消费者仰仗销量和评论窥看商品的习惯,也使得刷单现象屡屡成为无解的猫鼠游戏。一些商家为了流量、好评乃至冲钻,纷纷雇人进行刷单,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店铺的主要流量来源还是自然流量,不得不依靠淘宝的搜索入口,而销量权重一直是淘宝搜索排序里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淘宝有600多万卖家,真正盈利的不足5%,足见刷单的利益链条之大。混迹各大论坛的朋友不难发现,市场可以看到刷单的小广告,更有各类介绍刷单技巧的武功秘籍。尽管阿里推出了各种惩罚机制,但在更科学的流量算法出现之前,刷单行为不可能被制止。

    任性烧钱赔钱赚吆喝

    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4年,平均每年都有10多家B2C电商企业获得超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快的滴滴在明争,阿里和腾讯是暗战,巨头们的染指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细分电商市场变得更加风声鹤唳。但任性烧钱之后,还有骨感的现实必须面对,电商们不是钱多了才开始烧钱,电商们坦言,资本对垒实则是为占坑,有了坑才能谈盈利。目前,滴滴快的烧钱效应已经初显,移动互联的入口几乎垄断,用户习惯基本养成,随着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电商终将脱离这种不健康的经营发展行为。但短期来看,国内电商还难以摆脱砸锅卖铁用利润换取客户流量、赔钱赚吆喝的怪圈。

    税收漏洞何去何从

    电商的税收问题饱受社会质疑。购物数量小,卖方数量大而分散、非注册经营、交易主要靠电子支付等,电商商家有了摆地摊的机会,由于电商征税制度的缺失,不开发票、不上税现象随之衍生,不少人质疑这是对传统商贸的不公平,破坏了市场管理秩序。诸如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B2C电商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纳税,但是有些电商平台是C2C卖家,这些卖家目前相当一部分不交税。今年两会期间,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曾呼吁对网店交易实施征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回应媒体询问时也曾证实,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有关电商征税立法一事,财政税收管理部门会对相应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如果正如传言所说,以电商5%的营业额为收税标准,仅是淘宝网每年就要交出400亿的营业税。

    监管缺位亟待完善

这些年,从政府到民间,高度重视且扶持互联网企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但面对快速发展的行业,不论从技术手段或是从认识水平来说,监管都远远滞后于发展速度。目前涉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有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质检总局、工商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交通部、海关、农业部、国家邮政局等约20个部委,但各部委关于全国电子商务的数据统计都很少,更不用说权威部门数据进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