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剃头匠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10-28

一年又一年,时间又走到了2015年的边上。回头一看,从腾冲的老兵回忆录到汉正街上的扁担,风物已经走了三年,云南、甘肃、四川、山西,河南、浙江、江苏、湖北……这一路走来,我们用微观记录时代,用笔墨描摹生活,不敢妄言为时代画像,但终归在行走中逐渐厘清了生活的大致轮廓,总算不枉此行了。大概是做编辑的一种偏好吧,风物常常会忽略风景,而钟情于聚焦不同人的生活,采茶人、养蜂人、庙会上的手艺人、讨生活的扁担、剃头匠……形形色色的人,勾勒了形形色色的生活,也还原了最真实的时代底色。你得承认,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在这些弱小的生命里,我看到了他们努力的、有尊严的活着,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对人世的善意,有一种明亮的东西闪耀在微尘之上,他们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不是太坏。写到这儿,忽然想起看过的一档综艺节目,一个腼腆的男孩表演完毕后,台上的导师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男孩郑重地说:我想做全中国最好的玩具销售员。那一刻,我真是觉得这是最最美妙的梦想。作为风物的编辑,我忽然也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尽量多的记录下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没有为什么,记录本身就是意义。

——编辑手记

 

 

 

在拍摄的半个小时里,王师傅几乎没有停手,这位排队等待的老爷子,可能是熟客,王师傅毫不客气地将他的帽子扣到了自己的头上,然后开始了每天都要重复几十遍的工作……

 

香皂替代剃须膏,沾满碎发的泡沫刷子。虽说不卫生,但是因为理发便宜,许多来这儿的顾客都不计较这些。

 

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既是王师傅的坐骑,又是他的工作台,毛巾、刷子、肥皂盒、推子润滑油壶,都被充分地嵌在自行车上。由于市场小偷太多,这辆别人眼里的破车,由于跟了王师傅几十年了,被王师傅买来了两把大锁经管着。

 

塑编兜子里面躺着一个能唤醒对那个年代记忆的红暖瓶,一块方正的玻璃镜子,一瓶灌满了白开水的冰红茶,红暖瓶里灌满了为刮胡子的客人准备的热水。

 

找王师傅来理发的人中老年居多,所以,剃刀成了最常用的工具,刀要快,手艺要精,才能刮得好,刮得舒服。这点拿手的绝活儿还是挺让王师傅骄傲的。

 

 

 

在为客人理发时,王师傅一改健谈的形象,表情严肃的摆弄着自己的家伙什,认真地工作,旁边不时有人调侃他,照相呢?你乐一个!他就像没听见一样,等理完一轮手停下来的时候,他才笑着应答,工作要认真,不能说笑!

 

 

剃头匠的故事

酝酿这个题材已经好久了,这是一群让人致敬的劳动者。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在我上班经过的一座农贸市场里,总有一群身披白大褂的人,他们不是大夫,他们不是游医,他们是一群为了生而活着的剃头匠。

 

这是一群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由于七八十年代的企业并轨、改制,他们下岗了。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体面与尊严有时候不得不在柴米油盐间低头,每天日晒雨淋、饱经风霜,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托起生活的尊严,他们应该是让我们记住并尊重的人。

 

走近他们,贴近他们,还是有些困难。当然,一边是生活的体面与尊严,另一边是生活的压力,每天早起贪黑不间断地守候,换来一个月15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许多在这里工作的剃头匠,每天都面带口罩,这口罩或许遮住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体面。

我还是接二连三的碰壁了。两位面带口罩的大姐委婉地拒绝了,不让拍,又不能偷拍,这也让我来时的激情退却了一半。我正在拍与不拍之间抉择的时候,刚好看到了打着拍子、哼唱着歌的王师傅,他刚刚打发走一位客人。我走上前,用商量的语气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师傅,我可以给你照个相吗?

 行!你刚才怎么不照呢?人都走了!

 你,哪个报社的?我这里电视台、报社还来过呢!

 你看!王师傅的手指向挂在栏杆上的一块纸板,纸板早已色彩黯淡、模糊不堪,已分辨不清图像,这是报纸给我登的相片!那份洋溢的自豪不言而喻。

 要是这次上报纸了,告诉我一声!

我哪有那本事,我只不过是一个闲拍客,我只能将拍完的底版给您传一份!我赶忙回应着。

推子、剪刀、剃刀、刷子、梳子,一把水壶,一张凳子,一个大遮阳伞,一辆自行车,这便是王师傅的全部家当。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既是坐骑,又是他的工作台,毛巾、刷子、肥皂盒、推子润滑油壶,都被充分地嵌在自行车上。遮阳伞是为顾客准备的,王师傅在剪头时几乎用不上,他笑着说都被烤黑了!一个八九十年代的塑编兜子,里面躺着一个能唤醒对那个年代记忆的红暖瓶,盛放着为刮胡子的客人准备的热水,以及一块方正的玻璃镜子,一瓶灌满了白开水的冰红茶

客人来了。面对镜头,突然间,他好像记起了什么,迅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并将头戴一顶小黄帽扣到了身后的栅栏上。他麻利地拿出剪刀,便传来了剪刀有节奏的咔嚓、咔嚓声,当然,还有一地的碎发。

 剪了三十五年了!每天早上六点就来!从一块五开始,到现在的3元、5元不等。因为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客户,他也习惯了起早的生活。

 夏天的时候,生意好,一个月下来能赚1800元钱,除掉各种费用能剩1500元!

如果仔细算一下,按照3元一位,1800元需要剪600个头,每天平均20个,一个人20分钟的话,一天下来大约要站7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王师傅的午餐也直接在太阳伞底下解决。由于环境太过于简陋,遍地的毛发,从家里带来的午餐被紧紧地包裹在塑料袋里,挂在自行车把上。王师傅拿出了被烈日炙烤了一个上午的水果套餐,热乎乎的,不用加热了!王师傅笑着说,所谓的套餐不过是一个桃子加一袋面包。

 夏天还行,吃饭能对付!要是冬天可要遭罪了,东北天冷,都给冻成了冰坨子!吃饭时,就要跑到菜市场里缓一会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师傅就是用这把推子,推出了一份父亲的责任,推起男人肩上的重担,将他的儿子进了大学,到研究生毕业,帮助孩子在北京出一套房子。孩子是他的骄傲,现在在北京一家有名的设计院工作,月收入2万元,他本可以提前退休了,但是因为他的这门手艺却始终让他闲不下来……

 本版图文/张筠(辽宁省鞍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