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养蜂人
蜂场主人张传谦是南湖乡横山村人,养蜂有二十二年了。目前他养着一百五十多箱的蜜蜂,就靠收获蜂产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巢脾是装上经纬交错的细铁丝网的木框,也是蜜蜂赖以筑巢的物件。
张传谦从蜂箱中小心翼翼的抽出巢脾之后,他用细软的毛刷轻轻拂去还停留在蜂巢上面的蜜蜂,再交由身后给他帮忙的岳父。岳父把巢脾插进摇蜜机,摇动把柄,利用离心力把蜂蜜从蜂巢甩到桶里。
每个蜂群中的蜂王要花上二、三年的时间进行优选,脾气和顺、产卵率高的蜂王才会被保留下来。张传谦手中小心捏着的是今年新选的蜂王,怕它意外飞走,正剪去它一边的半只翅膀。
就地搭建的简易帐篷是歇脚煮饭、夜里值班和放置家活什的地方。张传谦的母亲说,养蜂都在野地里,还到处转场,生活非常艰苦,不会让她的孙辈们再干这一行了。
粗加工成形的蜂蜡是紧俏货,会有人定期上门收购,然后被进一步深加工,用来提炼应用于军工制造和美容护肤品生产的辅助原料。
蜂巢被收集到一起,用喷烟器驱走逗留的蜜蜂,再加工制作成蜂蜡。喷烟器里装的是加工蜂蜡时形成的渣滓,既无毒无害,驱蜂效果又好。
只要是天不下雨,养蜂人每天的活计要从天亮忙到天黑,简直完全跟蜜蜂一个节奏。
南湖养蜂人
图文/叶朝炜(浙江省温州分行)
南湖湿地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南湖乡,这里水土肥美,物产丰富。更庆幸的是至今没有在这里设置任何的工业生产企业,是幸存的一块净土。今年这里的油菜花田种植面积比往年都大,吸引了人们络绎不绝地前去观赏,我也没例外。期间无意中看到花田边缘的空地上有人在养蜂,因为对这一行的陌生而心生好奇,便凑上前去找正在忙乎的蜂场主人搭讪。
蜂场主人张传谦是南湖乡横山村人,从十六岁开始跟父亲学养蜂到如今也有二十二年了。他回忆说自己当初是个好帮手,样样活儿都干得麻利,而且很享受养蜂工作中的乐趣,就一直干到了现在。目前他养着一百五十多箱的蜜蜂,比最多的时候规模小了不少,就靠收获蜂产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说起蜜蜂,张传谦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连连感慨:蜜蜂绝对是最勤劳、最有奉献精神的。他对我详细介绍说,蜂群可以说是个母系社会,其中的蜜蜂有三种角色,包括一只蜂王(也称蜂后)、若干只雄蜂,其余占绝大多数的是工蜂。蜂王每隔一段时间会产下几枚无受精卵,这些卵孵化出来的就是雄蜂,它们只负责和仔王的交配。它们追逐仔王,在飞行当中依次与仔王完成交配。这样的交配每只雄蜂-生只有一次,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雄蜂就会死亡,却使仔王怀着几十万颗的受精卵回到蜂巢成为真正的蜂王。
除了仔王和雄蜂以外的幼蜂都成长为工蜂。工蜂是一种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它们是蜂群里最忙碌的,负担着筑巢、采蜜、喂食和清理蜂巢的工作。不同季节培育的工蜂,其平均寿命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繁殖季节培育的为35 天,流蜜期减少到28 天,越冬蜂的寿命可长达150 天。排除意外因素,它们最后大都是因为耗尽体力累死的。
养蜂的工作很琐碎,需要非常细致耐心地去对待。掌握蜂群的繁衍和采蜜情况对提高产量很重要,轮番检查每一只蜂箱是张传谦每天固定的工作之一。这其中,观察巢脾又是重中之重。巢脾是装上经纬交错的细铁丝网的木框,也是蜜蜂赖以筑巢的物件。蜜蜂在上面筑好等六边形孔壁的蜂巢,然后在其中产卵、吐蜜。巢脾上爬满了忙碌工作中的蜜蜂,而对蜂群中养尊处优的蜂王更要重点观察。每个蜂群中的蜂王都要花上二、三年的时间进行优选,脾气和顺、产卵率高的蜂王才会被保留下来。蜂王由幼蜂中选出加以培养而成,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在与雄蜂交配之前,被称为仔王。养蜂人会特意为它设置一个模拟的王台,让其他幼蜂吐出蜂王浆喂它,使它成熟。它负责产卵、繁衍后代,每天产出大概2000颗卵,寿命长达3-5年,直至老迈、产卵能力下降被人工淘汰。为了预防蜂王意外飞走,张传谦捉起蜂王,小心捏着,用小剪刀剪去它一边的半只翅膀。
采蜜是养蜂人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当然也是最幸福的时刻。辛勤的劳作后终于看到了收获。采蜜开始后,张师傅从选择的蜂箱中小心翼翼的抽出巢脾,然后用细软的毛刷轻轻拂去还停留在蜂巢上面的蜜蜂,再交由身旁给他帮忙的岳父。老人家把巢脾插进摇蜜机,摇动把柄,利用离心力把蜂蜜从蜂巢里甩出来收集到桶里。就在这当口,附近村庄的村民闲逛到蜂场,张师傅忙掰了一大块饱含蜜汁的新鲜蜂巢请他品尝。香甜的滋味让这位不速之客直咂吧嘴。随后,张传谦把巢脾上一些形状不规则的蜂巢用小铁钎铲下来收集到一起,用喷烟器驱走逗留的蜜蜂,放到锅里再熬成蜂蜡。喷烟器里装的是加工蜂蜡时形成的渣滓,既无毒无害,驱蜂效果又好。粗加工成形的蜂蜡是紧俏货,会有人定期上门收购,经过进一步的深加工,被用来提炼应用于军工制造和美容护肤品生产的辅助原料。
油菜花盛花期的时候,一天大概能割到百来斤蜜。这些产品倒是不愁销路。慕名来赏花的人们会顺道从蜂场买一些刚采下的新鲜蜂蜜回去。粘稠的、亮灿灿的蜂蜜从桶里打上来,看着令人垂涎,顾客们都说张传谦的蜂蜜既新鲜纯厚又价格实惠。张传谦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还忙不迭地嘱咐着大家怎么食用更能发挥蜂蜜的效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养蜂业的重要性曾经使毛泽东做出“一手抓兵,一手抓蜂”的指示。时过境迁,现在的养蜂业日渐式微。蜂场大都摆在偏僻的野地里,还要追着花跑,到处转场,生活非常艰苦。年轻人大都不再愿意跟着干这一行。张传谦蜂场里的一些体力活也只能靠老岳父帮着干了。因为这次蜂场摆得离家近,母亲也抽空过来帮忙。
蜂场一角,就地搭建的简易帐篷就是张传谦一家歇脚煮饭、夜里值班和放置家活什的地方。一台折叠式电视机是最重要的电器,靠它提供气象预报和在雨天里消磨时间。帐篷里的用电是靠摆在外边地里的一块太阳能电板提供的。一天里,张传谦要几次对它的朝向做调整,好让它总是正对着太阳。今年本地阴雨天多,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太理想。虽然如此,只要是天不下雨,一家人每天的活得从天亮忙到天黑,简直完全跟蜜蜂一个节奏。
南湖湿地的油菜花渐渐过了盛花期,再加上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要来,张传谦决定三天后启程北上。
远方,那里有一块将要盛开的花田正等待着张传谦和他的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