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5-05-13

 

 

 

瞬间 focus ·大理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云南大理三月街,电影《五朵金花》里有介绍,是当地传统的物资交流、文化交流、体育交流的活动。今年,盛况依然,人山人海,上午赛马刚结束,下午的演出又开始,两名外国留学生情侣显然对中国戏剧产生兴趣,左拍右拍。旁边的少数民族女孩对对外国女孩的服装感兴趣,邀请她合影,古今中外同图。三月街的重头戏是商贸,各地商贾云集练摊,有买有卖,有凑热闹闲逛的。今年,也加强了安保,人群密集,大意不得。 公孙欠谀/图文

 

 

立达苑 · 俞可

英国大选:一场同窗狂欢

    57日展开的2015年英国下议院选举似群雄逐鹿,结果却与民意调查预测大相径庭,保守党完胜,工党惨败。工党领袖米利班德随即宣布辞去主席职务,而保守党党魁、现任首相卡梅伦喜形于色道:这是一个甜蜜的胜利!其实,在卡梅伦与米利班德的殊死对决中,无论孰输孰赢,最终均为牛津现代经学的凯旋。

    1096年开课的牛津大学因熠熠生辉校友而绚丽多姿:从亚当·斯密到史蒂芬·霍金,从约翰·洛克到珀西·雪莱,还有囊括6大奖项的47位诺贝尔奖得主。牛津人中尤为炫目者非政界领袖莫属:半数(26位)英国历任首相以及近乎全部战后英国首相(除一名之外)、2位加拿大总理、4位澳大利亚总理、2位印度总理、5位巴基斯坦总理、3位泰国总理,还有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德国已故总统理查德·魏茨泽克、缅甸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季,不胜枚举。

    就读这所千年学府并非意味着直通威斯敏斯特——王国权力中心。青云直上的天梯唯有该校的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本科专业。该专业1920年首先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确立,取名为牛津现代经学,以替代不合时宜的牛津古典经学,翌年引入剑桥大学,20世纪80年代在不列颠其他大学实施,如华威大学、约克大学、曼切斯特大学,至21世纪已在世界各地竞相效仿。

    该专业为三年制。第一年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概论,之后自选三门中的二门来专攻。尤为可圈可点的是全方位辅导。学生或独自或组建团队每周两次应答教师的考问,类似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教学对话。通过面对面激辩而非埋头于试卷,学生修得学分,今后职场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艺术亦了然于胸。哲学,亦称无用之学,实为各学科奠基之学,而政治学与经济学乃经世之学。两者融会贯通旨在化解通才与专才之争,此乃牛津现代经学之亮点。该专业以造就叱咤政坛风云的才俊豪杰而独步全球学界,充当撩拨英国政坛烟云的钥匙。其最知名毕业生是1985-1988年在读的卡梅伦,今年大选撞上1989年入读该专业的米利班德,一部同室操戈剧就此上演。仅卡梅伦内阁便汇聚11位牛津人,其中5名为牛津现代经学学子——他本人、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高等教育与科学大臣戴维·威利茨。

    然而,该专业真正的成功密码却为牛津典型的权贵主义。每年学费平均高达14000英镑的私立学校,其学生仅占英国同龄儿童的7个百分点,但他们在牛津学生的占比却高达44%,日后占据三分之一的下议院议员、半数高级医生、三分之二的高等法院法官。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去年11月忿然指出,英国社会仍被私立学校培养的精英阶层把控,社会流动几近停滞。尽管梅杰是战后唯一与牛津无缘的英国首相,但此说绝非怨言,因为经合组织最新调查予以证实——英国是该组织中社会流动性最低的国家。就连卡梅伦内阁时任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对此痼疾也毫不隐晦,抨击卡梅伦内阁充斥着以伊顿公学为代表的私立贵族学校毕业的权贵子弟,其高度相似的权贵身世在发达国家绝无仅有。

    卡梅伦家境显赫,出身金融世家,且拥有纯正的英国王室血统。其教育人生为典型的精英路径。卡梅伦就读的希瑟塘小学是安德鲁王子与爱德华王子的母校,为伊顿公学预备学校。中学期间就学的伊顿公学更是英国权贵成长的不二法门。希瑟塘小学与伊顿公学均为私立学校、贵族学校、男子学校。而这类学校扮演着牛津生源角色。

    卡梅伦坚称,不会为取悦选民除却自己的上流社会口音,也无意为本人自幼享有的权贵教育内疚,但精英化的教育人生迫使他为树立亲民形象而背水一战。今年3月初,卡梅伦宣布,9月把现年10岁的大女儿南希送入距唐宁街咫尺之遥的灰衣医院中学,争当第一位让子女就读公立学校的英国首相。该校虽为公立学校,却跻身英国顶尖学校,为伦敦家长择校之首选。老牌时尚杂志《尚流》近日推出的英国最受欢迎公立学校指南,该校领跑榜单。

权贵教育制造权贵政治。故而,在英伦三岛,无论是大选对峙、议会博弈还是内阁商讨,最终皆为同窗狂欢。

 

 

草垛 · 金钱草

学习法国大爷好榜样

    一位法国大爷,在古稀之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历时七年,把一部有争议的中国畅销小说,拍成一部全世界都能接受的畅销大片,大爷并没标榜这是种什么精神,而是谦虚地说:《狼图腾》是一部让我骄傲的作品。

    相比之下,王为民的言行则有点过河拆桥的意味,这位因蒙古狼新近才走火的资深制片人,并不满足票房的大满贯,而是梦想成为中国力量的代言人。他的最新言论是:《狼图腾》剧组有八个法国人,七个加拿大人,最多的时候有600多个中国人。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是中国主导、中国人演,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中国电影。而恰恰是这八个法国人,七个加拿大人决定了影片成败。前者作为编导确定了影片主题,后者让世界上最难驯服的蒙古狼变成了演技派明星。王为民忘了七年前遍访中国一线导演,无人敢接拍的焦虑,更忘了当初的感叹: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拍这个电影,那就是让·雅克·阿诺。世界上也只有一个人能把狼养好,那就是安德鲁·辛普森。

    为什么中国导演不敢接手?按中国导演的拍摄手法,很可能就拍砸了!首先是如何处理原著主题。小说前半部分惊心动魄的养狼经历,完全是为后半部分输血理论做铺垫,农耕民族表现出的羊性、游牧民族的狼性还可以接受,但游牧民族入侵给农耕民族输血使其强大的理论却伤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情感。这个理论并不新鲜,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在他的中国史名作《东洋朴素主义的民族和文明主义的社会》已有此说法,林语堂在《吾国吾民》里也有论述,只是作为一本畅销小说,《狼图腾》把它传达给了更多读者。其次小说主人公是一群令人恐惧的蒙古狼,文字能够描述出的群狼围剿黄羊狼马大战,很难用镜头呈现,况且蒙古狼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早已成为江湖传说了。对于大部分中国导演来说,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火爆情况下,拍这种费力不定讨好的片子,还不如拍几部哥俩在路上讨巧,既能逗全国人民开心,又能短平快捞一把。

    而素有动物之父之称的法国大爷阿诺和狼王之称的加拿大人安德鲁·辛普森,则表现出了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精神,前者看了65页小说就拍了板,后者说等这个差事已经七年,他坚信世界上只有阿诺大爷能拍这个片子,而训狼只有靠他,让人不得敬佩这位白求恩老乡的担当精神。

    阿诺大爷在得到王为民养狼承诺后,就开始了剧本创作。这个据说累死一个法国编剧、借用一个好莱坞编剧和中国编剧智慧的剧本,并没有让挑剔的法国大爷满意,最后他亲自操刀,才完成了剧本。大爷说他和法国编剧构建了剧本大纲,具有知情经历的中国编剧芦苇完善了细节,奥斯卡最佳编剧则让影片面向了国际市场。所以,王为民单方面把《狼图腾》定义为地地道道中国影片很失公允。

    阿诺大爷对原著的处理手法值得中国导演思考:一招偷换概念,就将最有争议的输血主题变成了人和自然这一具有普世价值观的表达,而容易引起争议的文革,把两个知识青年送入草原后,也完成了使命。至于原著中众多场景,阿诺大爷听从心灵呼唤,完全尊重自己阅读体验,只保留印象最深部分。所以,阿诺大爷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狼图腾》是姜戎的书,却是我的电影。

    影片最终呈现出的辽阔草原、震撼人心的真狼秀,让人不由想起《虎兄虎弟》、《子雄的故事》。把三亿资金、七年时光押给法国大爷,王为民算是押对了宝,要是没有后期言行,他可以说是一位完美的制片人了。

    就像他当初解释为什么选择法国大爷时说的:法国人有情怀!美国人拍不来这片子!假设他是跟韩国人合作,这部片子可能就变成长腿欧巴勇斗蒙古狼的爱情故事;如果跟印度人合作,可能就是一群丰韵美女与狼共舞的歌舞片了;要是跟美国人合作,以美国人的英雄情结和超凡想象力,这些蒙古狼说不定就变成拯救人类的超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电影要打入国际市场,不仅要学习国际名导的拍摄手法,更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敢于分享而不是独享胜利果实。

 

 

体育漫谈 · 公孙欠谀

库里列传

斯蒂芬·库里,美利坚俄亥俄阿克伦人氏,自幼好篮球,曾入杜克篮球私塾,梦欲入伙杜克,因矮小瘦弱,疑无力胜任其技,终遭弃,遂退而入戴维森营,始其篮球生涯。

    初,不现其美,平庸如常人。因耻于平常,其三更五练,久之,技不同日而语,新枝怒放,小荷露角,于侧旁超沉舟,成联盟新人最佳,得分称王。次年,破新人三分纪录,为联盟所侧目。借神勇东风,神驹驰骋,幼虎长啸,连克连捷,势如破竹。越年,克冈萨加、乔城、威城三大学府战队。再年,成得分王,前无古人矣。

    乙丑(2009年),入金州,称勇士,成控卫。初战火箭,首发,12出手7中篮,首秀完美;再战,首得两双、三双。头衔接踵,记录再破,终成联盟高手,不赘述。

    有称是,库氏身不高,亦非强壮,在长人如林之地站稳脚跟,实属不易,瘦弱矮小,尚能占高大健硕之强,必有其过人之处,如古龙笔下少侠阿飞,剑不出无声,剑出亦无声,血必现。何也?技也!有技者,多也,芝城牛队罗氏,以刺卉为名,芳香带棘,常只身劈众,举重若轻,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入己囊取己物,可谓有技之人,何以不能成?答曰:志为首,技次之。纵揽天下,志坚者不乏其人,绿军隆氏,拼命三郎,志气不凡,尝伤于阵中,臂裂骨错,下场片刻,以素绢缠臂,乃上,勇猛如愈,场下唏嘘不已,可谓志坚,何以不成?答曰:志为首,技次之,与天才皆不能相提!库里者,天才也,早年,其父亲戴尔为神投,承父精髓,发扬有过,神投无人出其右,尝连投七十有七个三分未失,堪称佳话,赛中出手无常,屡屡奏效。神传亦如花式表演,赏心悦目,神出鬼没,不得要领,常目观此处,球传他方,令对手难测,此乃天才也!亦常救主于水火,杀敌于关键,故得绰号霹雳火,非天才所不能得。又因长相呆萌,出手果决,江湖人称萌面杀手,今,最具价值(MVP)实至名归。竞争对手,骑士詹者,亦一方英雄,号称幼皇,出场必有祭,以素灰抛空,壮军心,吼人气。尝于迈城与韦氏、波氏成三剑客,高头大马,铁蹄踏营,万夫难挡,连问二鼎,名传天下。今重回旧主,再战江湖,志在必得;休城哈氏,美髯良将,火箭领袖,少时入油城俄州雷霆,磨砺良久,稍有名气,转而至休城,入火箭,率军欲树火箭昨日雄风。火箭者,居航天休城,尝有奥氏顶尖,连冠二度,美名传扬。后二十载盛名难副,华人姚氏入,配以天才麦氏,史称姚麦,稍有起色,但终不成大器。今哈氏与魔兽霍氏联袂,奥拉诸旺曙光重现,哈氏亦红紫一方,光盖前辈,有问鼎MVP之盛传。

    詹、哈二人为库氏取MVP之拦路巨虎;另,马刺老者邓氏,年四旬,依然战于沙场,目光如炬,德高望重,精神可嘉,亦有竞争。然,衡量再三,盛名终归库里,此乃几十年来,最不似MVPMVP,推及前人,唯纳什微似,二人均篮准,纳稍逊于库,库得益于童子功夫,家传法宝,投准传精,奔走于野,穿针引线,眼花缭乱,各类功夫,无所不至。观其赛,堪称享受。

今,勇士已入佳境,库氏如日中天,左右不乏强手,满天星光,熠熠生辉,问鼎联盟,盖不远矣!

 

 

世说新语 · 辛宇

静止的艺术

纽约上州的深山中,有一群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日本建筑风格的矮房,这是一家禅修院,无论从建筑风格、室内细节还是衣食起居,你都可以感受到无尽的禅意。禅修院的目标客户都是那些常年打拼在职场的精英们,这些事业成功人士在物欲得到满足之后,来到这里关掉手机,在这四周森林环绕的环境中,放空大脑,去除杂念,静下来,听花开的声音,看叶子舒卷的曼妙;听内心的声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体验在此刻的另一番滋味,通过享受那片刻的安静,寻求精神上的慰籍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静止的艺术就是通过包括冥想在内的不同方式,在某一时刻让自己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从而不断提升对自己思想、情绪和经历更加充分的认知。在这个整个世界都被网络连接起来的疯狂年代,我们受到世俗价值观的绑架,绞尽脑汁去计较得失、红尘中争名夺利,心灵上蒙上过多的灰尘,没有能力正视自我,更缺少勇气去改变,在痛苦中挣扎,导致困惑伴随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静止的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重新流行起来。静止是对外界的喧哗与嘈杂的一种暂时的逃避与摆脱。人生需要空白,放慢脚步,卸下利禄的重负,修炼心灵,同你自己相处一回,体验愉悦与生命的美妙,在静止状态下,生活中的一切都重新变的敏感起来,你忽然发现从一个新视角审视生活的奇妙,对一些固有的认识、范式重新变得可疑。

    其实静止的艺术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国古代的隐居就是静止生活的一种,一些文人墨客出于对生活的失望,找个地方躲起来,融自己于山水之间,实现自己的田园想象。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几年曾经举办过一个以中国隐士为主题的画展,将宋、明朝的相关字画集中展现,让人对当时一批官场失意的文人墨客的隐士生活有了更深切的感悟。画面的场景或是深秋或是寒冬,瑟瑟发抖的树木,山崖,流水,小径,孤独的行者划着一叶扁舟或是匆匆赶路、垂钓或是在亭中发呆,凝视着秋风中的落叶,感叹时光的流逝,绘画将隐士们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对人生的困惑、精神上的孤寂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抒发着一丝记忆,一抹愁绪。

    几年前,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怀着好奇心,经历千辛万苦,踏访终南山,完成《空谷幽兰》一书,揭示出中国现代隐士的私密生存,描述了其超尘脱俗、隐逸清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追求,一时引起轰动。

    其实无论是古代的义隐时隐朝隐酒隐学隐道隐佛隐,还是现代隐士们新型的闭关、禅修,中国的隐士们都在追求一种静止,让自己达到静的状态,体验静的美妙。

    美国一位记者兼旅行家皮考·伊耶是《静止的艺术》一书的作者,足迹踏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见识过惊涛骇浪、体验过人间仙境、今古奇观,他最终发现真正的奇观其实就在你的内心,内心的风景如同外部旅行的经历一样丰富,他认为世界上最隐秘的境界在于静止状态,静静坐在屋里也许才是对万事万物都充满意义的终极旅行。他在书中还举了美国传奇歌王伦纳德·科恩在品尝了人间所有的放纵和极致感官体验后,进入了加州一处建在山顶禅修院,每当月光照进小木屋,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难以言表的愉悦,并认为静坐才是真实、深刻的娱乐,是对我们自身存在的空虚最奢华的回应。对这位歌王来说,禅修也算得上是一种自我救赎。

    对于我们这些常人来说,没有必要花费很多钱去深山寺庙将自己关闭起来,其实掌握静止的艺术并不难,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管你身处何处,关掉电脑、手机,尝试着将自己置身于松弛与无妄,将静止重新带回到生活中,摆脱一种单一的工作状态,重新寻找一种生活节奏,生命的另外一种状态,去体验那片更加浩瀚的海洋,你会到对生活瞬间的感受更加敏感,更容易获得内心的觉悟,面对外界挑战时,会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力量帮你减压,帮你消磨贪念与执迷。

    静止还有助于人们培育快乐,增强幸福感。哈佛大学最近推荐的20个让人快乐的习惯,其中就有冥想,冥想正是让自己进入静止状态最常用的手段,也是通往超凡体验的途径,哈佛的研究结果是上过8次冥想训练的人在开心方面要比控制狂高出20%,正如印度心理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爱与寂寞》中写道:只有当心灵不再以任何方式逃避,直接与孤独寂寞交流时,才会有感情,才会有爱。在静止状态,我们才有机会发现那种梦寐以求、不被生活中的坎坷与混乱所打搅的幸福感。

    静止不代表你不再关注这个世界,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清楚地审视这个世界,并深深地爱它。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将美描述为静与动的矛盾体,静止就是生活中的另一面。宇宙万物、花草树木都是一种静态的生长,正如道家的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静才回归生命,因此,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宁静,回到你的本心,你就见性成佛。

曾几何时,获得信息是我们生活中的最大奢侈,而如今,逃避信息的骚扰成为不少成功人士的致高追求,生活中,需要鼓起勇气暂时离开这个充满张力的物欲世界,将静止带入我们的生活,掌握静止的艺术是大数据时代的智慧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