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早春藏市现活跃 个品纷纷来争俏
■ 宝木
“羊年”春节稍纵即逝,尽管春节前夕的市场低迷再度显现,但这种属于长假情结的低迷并不出人意料,同样也没有人去在乎,因为它不会对市场形成真正的负面效应。果然,当藏市踏进3月初,春节前的冷寂即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活跃市况的再现,到了3月中下旬大量个品就积极上扬,则令投资者提前感受到春天的芬芳。
如果说,2月份的藏市由于春节的缘故而乏善可陈,那么3月份的市场走势就犹如迎春花那般含苞怒放,热点纷至沓来,市场成交量则快速恢复至1月初的正常水平。可以发现,羊年的春节并没有如前些年那样,成为改变市场节奏的拐点,相反却依然我行我素地延续着2014年10月份以来的市场步调,继续凸显“个品走热为主,大盘整体回暖”的格局。因此藏市在经过跨年行情之后,已逐步向春季行情过渡,而这种趋势能否确立,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毕竟藏市在过去的5年中没有出现过连贯性行情,一旦这种现象成立,则无疑是市场进一步逞强的征兆。
邮市篇
春节后,邮市热点未现明显改变,而是延续着2015年初的节奏,继续围绕着个品展开,自然这些在市场上显山露水的品种,绝大多数属于“准托管”概念,相反部分挂牌上市品种的走势就略显糟糕,这一切实际上与前几个月的市场氛围一致,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从中可以看到,春节后的邮市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今年初走热但还没有步入托管行列的品种,二是挂牌低价品种在资金吸纳下走出大幅上扬行情。而如此走向也基本上构成了节后市场的演绎趋势,投资者不妨从下面一些板块中领悟市场的基调。
低价品种走强
低价品种历来是大资金青睐的目标,特别是市场流通量大的低价品种往往存在着机遇。3月份,“海底世界”套票小版张的崛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枚发行后昙花一现的套票小版张,在经历了16年之久的打折后,终于抓住了托管上市的机遇,开始了价值回归之路,其整包(500枚)价格已攀升到17000元附近,不仅收复了久违的16元面值,而且也大踏步地上扬。相比较而言,本来高出一筹的“黄山”套票小版张无奈成了寄人篱下的品种,不过可以相信随着“海底世界”套票小版张的成功,“黄山”的价值回归时间表或许并不遥远。
“延边风情”小版张是另一个低价品种走强的典型,这枚发行后价格一直偏低的品种也在节后异军突起,伴随着买盘的强势吸纳,市价节节走高,并曾一度创出65元的高价纪录,3月中旬在回调至40元附近即再度遭遇买气支撑,后市存在着继续逞强的可能性。
受其影响,2007—2012年发行的小版张联袂上扬,市场成交也趋于活跃。3月下旬,“共青团90年”、“丝绸之路”、“儒林外史”、“国庆60年”、“建党90年”和“十八大”小版张分别上扬到27元、32元、58元、22元、38元和53元,“石湾陶瓷”、“辛亥革命”、“海峡西岸”、“首都大阅兵”和“伦敦奥运会”小版张攀升至26元、30元、23元、36元和18.5元,而2013-2014年发行的小版张也继续呈现强势,像“景泰蓝”、“中国古镇(1)”、“桃花”、“琴棋书画”和“儒林外史”小版张分别在64元、80元、57元、48元和59元附近交易,“水果(1)”、“网络生活”、“中华孝道(1)”、“诸葛亮”、“红楼梦(1)”、“唐卡”和“教师节”小版张分别盘旋在26.5元、23元、60元、28元、43元、46元和29元。
此外,在大多数2003-2004年发行的小版张走势平淡状态下,“亚展(加字)”小版张却上涨到20元,其低价效应显然吸引着不少投资者的眼球。今年发行的新品种也较为稳健,“拜年”小版张回升到54元左右换手,“二十四节气(1)”小版票盘旋在32元附近。近年来发行的“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和“长江”套票小版张分别在54元、40元、28元和27.5元整固。
小型张在升温
编年小型张的人气回升,其主要体现在成交量的放大上。3月份以来,“龙门石窟”、“九龙壁”、“步辇图”、“寿山石雕”和“万国邮联120年”整盒小型张分别在950元、3800元、4100元、1050元和1580元成交,“步辇图”、“聊斋志异(3)”、“水浒(5)”、“三国演义(4)”和“三国演义(5)”小型张整盒价分别在4200元、2900元、1800元、1400元和1900元交易,“辛亥革命”、“竹子”、“十运会”、“宝鼎”有齿和无齿小型张整盒价格分别在1200元、650元、2400元、1600元和3200元附近成交,“君子兰”、“鼓浪屿”和“炎帝陵”小全张整盒价分别为2700元、3000元和1250元。
双连小型张板块波动较为频繁,“洛阳世展”、“无锡亚展”、“邮联六大”、“邮联七大”、“十八大”、“上海世博园”和“改革开放”双连小型张分别在102元、75元、65元、32元、61元、70元和65元附近成交。
老票渐有起色
步入3月份老票的走势略现活跃,虽然许多品种的价格涨幅并不明显,但交易却打破了前期萎靡不振的凝滞状态,说明有试探性买盘介入迹象。其中T4“大庆红旗”、T16“带电作业”、T37“山茶花”、T54“荷花”、T64“石林”和T87“京剧旦角”套票分别在170元、135元、140元、360元、55元和150元成交,T9“女教师”、T12“针刺麻醉”、T28“奔马”、T42“台湾风光”和T45“京剧脸谱”套票分别在520元、200元、380元、60元和220元交易,T56“留园”、T60“宫灯”、T68“红楼梦”、T81“民族乐器”和J58“古代科学家(3)”套票也分别整固于420元、155元、305元、150元和330元交易。
编号邮票中的“智取威虎山”、“工业机器”、“赤脚医生”、“红旗渠”和“中国妇女”套票分别在1200元、2800元、300元、800元和280元求购,“轮船”、“白毛女”、“延安讲话”和“广交会”套票分别有买盘在1100元、900元、700元和170元收购,全套编号邮票则在17500元有求购者吸纳。
另外,JT小型张中的“水浒(1)”、“三国演义(1)”、“牡丹亭”、“马王堆”、“木兰”和“西湖”整盒价格分别盘旋在9500元、10000元、13000元2150元、4100元和2200元,而 “西厢记”、“奔马”、“红楼梦”、“簪花仕女图”和“山茶花”分别回升到830元、3500元、1300元、980元和1350元有成交纪录。
邮资片掀热浪
沉寂多日的纪念邮资片再度出现活跃景象,虽然波及的品种并不多,其中也不乏前期庄控对象,但从成交看依然有一些新品种入盟,其中就包括近年来发行的缩量品种。如JP164“绍兴建城”、JP167“母亲水窖”、JP178“武汉期刊”和JP197“中国集邮”纪念邮资片整箱价格就分别上攀到11000元、19000元、21000元和3100元,而JP93“西湖博览会”、JP103“CDMA”、JP110“环境基金”和JP139“徐霞客”整箱市价分别扬升至14000元、15000元、13500元和5500元,JP125“天津建城”、JP148“草原大会”、JP193“烈士纪念日”和JP196“航空公约”整包价格分别上涨到4500元、12000元、4950元和3700元,早期发行的JP38“共青团”、JP73“航天”和JP77“五四运动”均在5000元附近有买盘吸纳并成交,JP83“少先队”整箱价格则异军突起,价格由3月9日的3700元飙升至3月20日的11000元,半个月不到涨幅即高达2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纪念邮资封片整包价格、整刀价格与散片价格的差距则继续放大,像JP116“残运会”整包价格、百枚(即市场所言“原刀”)和散片价格分别为13500元、600元和4.5元,折合单枚的价格分别是13.5元、6元和4.5元,三者之间的差距明显放大。从这些热点邮资片的走势分析,部分投资者正在收集筹码以备后市上市之需,且有些品种的价格在吸筹中不断被拉升,显示出庄家强烈做多的愿望。
生肖板块震荡
春节后的生肖板块走势依然积极,价格波动也更显频繁,第二轮生肖全张票整套价格在10000元附近,而四方连和单枚的整套价格分别是1100元和250元。第三轮生肖全张票中的“甲申猴”、“乙酉鸡”、“丁亥猪”、“己丑牛”、“庚寅虎”和“壬辰龙”分别在980元、275元、220元、330元、800元和900元,“甲申猴”、“丙戌狗”、“戊子鼠”、“辛卯兔”和“甲午马”小版张分别盘桓在325元、84元、80元、95和54元,“丙戌狗”、“丁亥猪”、“己丑牛”、“辛卯兔”和“壬辰龙”赠送小版张则分别整固在125、62元、60元、45元和60元左右。而第三轮生肖小本票中的“乙酉鸡”、“庚寅虎”、“壬辰龙”和“甲午马”分别在53元、34元、43元和17.5元有买盘求购。
币市篇
春节后国际金银价格的再度下沉,进一步放大了钱币市场的负面影响,也造成节前略显温和的礼品集藏行情戛然而止,一些热点品种因买气裹足无奈回调,使得整个钱币市场的前景重新蒙上阴影。好在,不少流通币纷纷被文交所“相中”,形成了板块性的局部亮点,也算在茫茫迷雾中显露一丝淡淡的彩虹。
新品热点有限
春节前两个新系列一度受到追捧,但节后就陷入沉闷,虽然“羊年贺岁”银币和“吉祥文化”系列金银币的大众化销售思路值得提倡,不过两者在市场上却没有真正显现出优势。究其原因,一是大家对新系列的期望值太高,导致发行后的市价溢幅过大,制约了购买力,而一旦尝新者退潮,市场买气就消失,维系高价的动力也就难以为继,二是一级市场新品兑现卖盘仍存,对市场的压力显而易见,此消彼长下高价自然难以维持。
3月下旬,面值3元的“羊年贺岁”银币价格下挫到400元,与高位相比跌去近2成,“吉祥文化”系列金银币全套(4金4银)的价格则从16800元快速下跌至13500元,跌幅也达20%,考虑到市场的承接羸弱,还是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不小,投资者需谨慎对待,毕竟目前的价位,与发售价比溢幅实际上并不小。由此,尽管中国金币总公司的新品力推度不小,惟因价格过高而难以实现启动市场走强的愿景。
随着春节结束,礼品买盘萎缩,“乙未羊”金银币也现走弱趋势,其中“乙未羊”彩银币跌至930元,“乙未羊”彩金银套币和本色金银套币则下挫至3650元和2950元,“乙未羊”5盎司彩银币从3400元下滑至3250元附近,“乙未羊”扇形金银套币和梅花形金银套币也分别回调到4100元和11000元,1公斤“乙未羊”银币下滑至11500元。
彩金银币低悬
彩金银币板块一直处于沉闷状态,市场成交量十分局促,绝大多数品种乏人问津,也由此造成了市场叫价与实际成交价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的价差高达50%,尤其是一些价格高的大规格彩金币更是如此。3月下旬,“贵妃醉酒”、“湘云醉眠”、“天女散花”、“猴王出世”和“戴胜鸟”彩金币的市场叫价分别为52000元、12000元、10000元、20000元和5100元,“韩熙载夜宴图”、“杨门女将”、“群芳夜宴图”、“鹊桥相会”和“富贵有余”5盎司彩银币的市场叫价也分别在5500元、5300元、3800元、4900元和6800元。
第一轮生肖彩金币中的1/10盎司“虎年”、“兔年”、“龙年”、“蛇年”和“马年”叫价分别是9000元、5500元、5000元、6200元和6100元,而“虎年”、“羊年”、“猴年”、“狗年”和“牛年”1盎司彩银币的叫价分别为3000元、1450元、2300元、5600元和9500元。
3月中旬亮相的“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金银币出现高开低走轨迹,其中小规格金银套币的叫价为7500元,5盎司金币和银币叫价分别是110000元和11500元,因开价较高,市场买盘寥若晨星,观望者在等待后继货源沽出后,价格回调至合理区域再行考虑介入。
此外,“熊猫”金银币在春节前的亢奋仅仅是昙花一现,伴随着国际金银价格重新回调,“熊猫”金银币也只能重拾下跌之途。其中2015版1盎司“熊猫”金币和银币的价格在3月下旬已下滑到7600元和145元,2015版全套“熊猫”金币(5种规格)也回调至14700元附近。
流通币较活跃
流通币板块的表现稍显活跃,其热点主要表现在新发行的“乙未羊”上,这枚“乙未羊”贺岁流通币发行后并未出现大幅回调走势,而是在买盘的推动下迈出高开高走的强悍步伐。此币2月5日发行之日的市场价为25元,仅在成为盘旋3天际遭遇买盘吸纳,价格旋即出现上扬。春节过后的3月初开始,此币的市价即逐日攀升,3月16日升至41元方告停顿,3月下旬在39元附近强势整固,与10元面值相比,溢幅接近2倍。
受此影响,年初下跌的贺岁流通币板块也止跌企稳,其中“癸未羊”、“甲申猴”、“丙戌狗”、“丁亥猪”和“戊子鼠”分别上扬到305元、270元、102元、105元和100元,但后期发行量较大的“庚寅虎”、“辛卯兔”、“癸巳蛇”和“甲午马”价格分别微跌至40元、37元、16元和16.5元。此外,其他品种的活跃度也有所增加。像“‘和’字”系列第一组到第四组普通流通币的价格分别小涨到170元、55元、35元和20元,“环境保护”第一组和第二组普通流通币的价格则盘桓在22元和15元附近,“上海世博会”和“建党90年”纪念流通币分别为16.5元和16元。
“羊年”春节后的藏市快速摆脱了长假“情结”,并出现快速恢复走势,从中也验证了节前短暂低迷系市场固有的春节假期表现,并不影响到市场固有的运行节奏,至少春节后藏市活力再现,“个品”活跃增多的现象,明确反映出藏市仍然延续去年第四季度的走向,而这种走向也将会在今年的春季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且温度的上升应该可期。为此,建议投资者依然需要高度重视低价品种的表现,尤其是市场有量的低价品种一旦出现成交活跃状况,则需密切关注或适度参与,至少这类品种步入托管上市天堂的概率不小。
如果春季行情如约而至,那么市场上形成活力的板块除了低价邮票板块外,还有就是近年来发行的邮票小版张、套票小版张、小型张以及纪念邮资封片,钱币中还是盯牢流通币板块,特别是那些还没有托管上市的品种,更应该密切留意。
邮币卡电子盘再上新台阶
■ 田林
2015年第一季度,邮币卡电子盘的表现日趋瞭眼,随着托管品种的不断增加,市场参与者与日俱增,而成交量的上升无疑是最好的证明。在2015年前80天的交易中,已经开业的10家邮币卡交易所的总成交额一直保持在10亿元上方,而春节后再度呈现攀升势头,到3月下旬总成交额已突破了20亿元,创出了新高。
“南京文交所”依然一枝独秀,成交量占据了总量的半壁江山,但其他交易所的成交量也在同步上升。3月份以来,日均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交易所已增加到4家,其中“金马甲”和“福丽特”两家的成交额由前期的3000-4000万元分别扬升至1亿元上方,进入了日交易额亿元行列。原先一直在日均300万元低位盘桓的“江苏文交所”也上扬到1000万元水平,显示出“邮币卡交易所”的成交额已出现整体上攀态势。
在这3个月中,“南京文交所”和“南方文交所”的表现最为稳定,成交活跃。而“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则波动激烈,造成的原因是后者在托管品种的价格厘定偏高和首日涨跌幅调整上过于激进,以至于新品种上市伊始兑现盘蜂拥而至,庄家难以承受,进而形成了“破发”局面,严重伤害了普通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更有甚者连申购者也在挂牌首日成为套中人,无形中令投资者退避三舍。如此,一度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导致成交额无奈一直在2000—3000万元区间盘桓。
尽管,各家邮币卡交易所的表现参差,但整体看市场入驻资金量在明显放大,投资者的开户量同样大幅增加。从中能够感悟到这一新兴的电子盘交易市场,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期间的财富效应也开始为社会投资者所认同。
鉴于第二季度依然有新的邮币卡交易所开业,相信这个领域的竞争会日趋激烈,而投资者的选择余地也将更加宽泛。像即将在5月前后开业的“杭州叁点零易货交易所收藏品交易中心”就将交易品种由传统的邮币卡拓展至其他收藏品,表明交易品种的外延行将出现突破性的变化,投资者不妨深入了解,适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