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市场

发布时间:2015-02-04

 

 

并蒂同心 金币

 

 

陈云 纪念流通币

 

 

2015版熊猫 1-10盎司金币

 

 

2014-10 唐卡 小型张

 

 

JF43荣宝斋

 

 

JP155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

 

 

年年有余 金币

 

 

“和”字(3) 流通币

 

 

瓜瓞绵绵 银币

 

 

2015-2 拜年 小版张

 

2015中国乙未(羊)年 5盎司长方形金币

 

乙未羊高调亮相吉祥币别出心裁

 宝木

2015年转瞬即至,藏市也在新品纷至沓来下变得格外喧嚣,礼品行情成为了市场的主战场。从年初的市场热点看,生肖藏品依然是左右买气的焦点所在,也是买卖双方最热衷的目标,无论是邮票还是金银币,乙未羊和贺年类藏品炙手可热,给市场交易和人气带来了明显的活力。

此外,2014全年邮票的交易也十分火爆,且几乎与乙未羊邮票的风头并驾齐驱。虽然今年的年票大战无从谈起,毕竟溢幅的出现让一级市场如沐春风,各家集邮公司根本就无需为出货伤脑筋,也不再为倾销打折年票拼命。但市场的需求却不小,因此呈现出多年未见的礼品需求热潮,自然这种需求绝对是普通集藏者带来的,在中央三令五申的八项规定下,公款消费已难觅踪影。可以看到,这种来自民间集藏与礼品消耗现象,在金银币市场上也同样显现,乙未羊金银币、贺年银币和吉祥金银币的畅销,都反映出具有礼品特征的藏品是多么地受集藏者与投资者的青睐。

如此,201412月份至今年1月份的藏市在礼品买盘的推动下,出现了一波小阳春行情,并再度证明了此前跨年行情的判断是正确的。

 

邮市篇

201412月份的邮市受到了年票出货潮压力,而体现出回调形态,但年票的出现并非一直是负面的,从抛压看其对市场资金的汲取所带来的后果肯定是不利的,不过年票的出现却也造成了礼品买盘的涌现,并进而形成礼品行情,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市场人气的提升,所以每年底涌出的年票对市场往往是柄双刃剑,应用得当则会游刃有余,激荡市场的活力,反之则在压力下死水一潭。由于2014年下半年邮市表现不错,新邮价格不断上扬,投资者参与积极性增大,因此全年邮票不仅保住面值,且有了25%的溢幅,在如此背景下年票的旺销自然水到渠成,且部分品种也变成了抢手货。在这种氛围下,前些年笼罩在邮市上的年票压力阴霾难现,反而激发出投资者介入的积极性,也是酿成礼品行情下的跨年行情主因。

生肖行情后发而至

跨年行情步入2015年初,即在连续发行的乙未羊拜年新邮下延续,虽然从表面看这两套新邮并未引发市场的轩然大波,而是仅在发行初略显涟漪后,就静悄悄地在市场上荡漾。如此表现一度令大量投资者失望,特别是那些原本希冀由此引发生肖版张行情者感到落寞。而纵观近年来生肖票发行后的热度,这枚收官第三轮生肖票的三世羊,给人感觉似乎有些不在状态。

但这种担忧仅仅持续了半个月时间,伴随着壬辰龙全张票在1月下旬的走强,第三轮生肖版张再度出现了上扬,继续演绎着十余年来逢春节生肖行情不败的走势。1月下旬,壬辰龙全张票突然发力,价格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即从670元狂飙至950元,惊得投资者目瞪口呆。受此影响第三轮生肖版张全线上扬,其中第三轮生肖全张票中的甲申猴乙酉鸡戊子鼠辛卯兔甲午马分别回升到920元、260元、350元、205元和175元,丙戌狗丁亥猪庚寅虎壬辰龙癸巳蛇小版张分别反弹至78元、80元、90元、180元和53元,而甲申猴丙戌狗戊子鼠辛卯兔甲午马赠送小版张也分别微升到160元、148元、50元、52元和29元,乙酉鸡丁亥猪己丑牛壬辰龙癸巳蛇小本票则分别小挫至54元、49元、44元、45元和18元。

新邮定位趋于合理

15日的邮局门口依然熙熙攘攘,许多人排队争购乙未羊邮票。乙未羊套票、全张票、小版张和小本票全线高开,价格分别为3.5元、230元、60元和20元,但与前两年的生肖新邮走势一样,随即就出现了下滑走势,118日市价分别回调至2.3元、170元、47元和16元,但1月下旬却出现反弹,价格重新回升到2.5元、180元、50元和17.5元。从价格看乙未羊正在与前两年发行的癸巳蛇甲午马靠近,市场投资者已更为理性。

相对于乙未羊邮票而言,拜年邮票的走势颇值耐人寻味,仅比乙未羊邮票晚5天亮相的拜年套票和小版张,价格分别高开在2.5元和50元,而一周后的价格却分别攀升到4元和52元,走势明显强于乙未羊套票和小版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拜年邮票变得强悍呢?或许市场传闻2016—2019年暂停发行生肖邮票,而由拜年邮票来替代有关。不管此小道消息是否正确,但生肖邮票从鼠年开始的呼声自第一轮生肖邮票发行结束后就已听闻,惟此后两轮均未实现,不过拜年邮票由2014年推迟到2015年发行,其时间点也过于蹊跷和敏感,不由得让集藏者浮想联翩。

115日发行的遵义会议是套设计不错的邮票,采用了油画稿印刷也十分清晰,实属不易。但市场却并不领情,1.4元成交价表明该票已成为了2015年的首套打折票。

前期热品出现退烧

2014年第四季度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品种温度开始下降,随着文交所的走势变化,这些已经挂牌上市或没有如愿上市的品种均纷纷走出回调表现。如双连小型张板块中的无锡亚展洛阳世展十八大均分别回落到73元、100元和55元,悉尼奥运会邮联六大邮联七大、和改革开放双连小型张也分别下沉至175元、51元、34元和76元,惟上海世博园双连小型张受到托管消息影响而逆势走强,1月下旬创出128元新高。而人大50晋祠彩塑小版张分别下挫到130元和230元,司马光砸缸古代书院(2辛亥革命小版张则分别滑落至85元、30元和28元,八十七神仙卷小本票回调到40元左右。此外,纪念邮资片中的不少品种价格下跌,整包货源的最低价位重新跌破3000元整数关。

小版邮票日趋活跃

小版票实际上是邮市中的一个大板块,其品种远多于小版张,因为近十年来发行的邮票开张,绝大多数都低于20套,完全是小版票的概念范畴。更由于小版票的设计越来越和小版张接轨,所以市场对小版票重视程度也从2014年的下半年开始出现上升,步入新年以来一些小版票的走势明显见强,如2005年单枚成套的小版票就已上台阶,像地球日复旦大学电影百年总工会西藏城头山小版票分别上扬到35元、35元、50元、25元、80元和35元附近,而多枚单版的抗战60新疆50南通博物苑郑和下西洋台湾古迹小版票也在买盘的吸纳下攀升至35元、16元、25元、55元和18元左右。此外,抗击非典小版票重新收复2000元大关,鸡血石印小版票在90元整固,玉兰花小版张攀升到100元附近。从迹象看,小版票极可能成为继小版张之后的一个热门板块,不少2003—2011年发行的品种已现资金进入吸纳的迹象,或许该板块极可能因此成为2015年市场的主战板块。

小版张走势仍参差

小版张的强势依然延续,但热点却形成部分转移到近两年新品的迹象,特别是前期高奏凯歌的2003—2004年发行的小版张略显沉寂,而2013—2014年发行的小版张继续主宰着板块热点,成交十分活跃。1月下旬,2014年发行的小版张虽然遭遇抛压,但市场吸纳仍然非常积极,像网络生活中华孝道(1唐卡水果(1教师节分别在16.5元、50元、45元、23元和24.5元附近成交,诸葛亮红楼梦(1邓小平诞生110小版张也分别盘旋在25元、39.5元和32元。2013年发行的小版张小幅回调,其中中国古镇(1母亲节桃花雷锋题词50金铜佛造像小版张分别下跌到75元、130元、49元、30元和46元。

另外,年画系列版张同样出现下台阶趋势,1月下旬,桃花坞年画杨家埠年画武强年画绵竹年画朱仙镇年画、漳州年画、梁平年画凤翔年画兑奖小版张分别下滑至83元、80元、70元、33元、27元、25元、22元和23元附近,绵竹年画朱仙镇年画漳州年画梁平年画凤翔年画丝绸小版张分别回调到92元、27元、30元、30.5元和23元。

2015年初的邮市的表现看,市场跨年行情如期实现,热点虽然并不多,却由于成交量没有大幅萎缩,使得行情依然风生水起。年初邮市的如此走势,不得不让人回忆起十年前的市场光景,年票行情卷土重来并成为了跨年行情的基石,而这种行情一旦变为了集藏者的消费需求,那么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的变化,至少集邮者对新邮集藏的兴趣正在重新回升。

 

币市篇

钱币市场在年初的表现可谓一波三折,尤其是国际金银价格的上蹿下跳,同样给金银币板块的价格带来剧烈的频繁震荡,这种表现在熊猫金银币上最为突出,而乙未羊金银币也同样遭到波及,造成了币市呈现出波动走势。

羊生肖金银币走俏

乙未羊生肖金银币在201411月份即亮相藏市,但由于币市走势不佳,面世后价格就不断下滑,其中乙未羊彩银币一度跌至950元,但1月中旬伴随着金银价格的上涨,该币市价也回升至1050元,乙未羊彩金银套币和本色金银套币则联袂上扬到4000元和3500元,此价基本回升至发行初的价位,比去年末的价格有1成升幅,同样乙未羊”5盎司彩银币也从3200元反弹到3500元附近。此外,乙未羊扇形金银套币和梅花形金银套币分别攀升到4700元和11800元,1公斤乙未羊银币上扬至12000元。

贺岁吉祥纷至沓来

2015年新开辟的两个系列与春节的喜庆氛围密切关联,也是向礼品大众化与普通化方向发展的有益尝试。从新发行的羊年贺岁银币和吉祥文化金银币面世后的市场反应看,基本上获得了集藏者和投资者的一致好评,而市场价格的强势表现也证明了两者受到的欢迎程度十分高。

年初亮相币市的羊年贺岁银币出现了罕见的大幅高开,面值仅3元的羊年贺岁银币居然高开在450元,这对于1/4盎司规格的银币而言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市场投资者就是冲着发行量60万枚和羊年的名头而去,毕竟冠上羊年两字,就预示着贺岁银币系列的龙头品种已横空出世,而追龙头通常是藏市投资者必然的选择,1月下旬该币价格已臻至480元。

123日接踵而至的吉祥文化系列金银币同样炙手可热,全套(44银)的价格高悬在16800元,其中造型独特的心形并蒂同心金银套币(1/4金币和1盎司银币)的市场价格高达5550元,是最具有卖点的品种,而同样规格的五福拱寿瓜瓞绵绵年年有余金银套币价格均为4900元。鉴于这套金银币采用了中国传统年画风格的图案,因此其礼品意图格外清晰,未来极可能成为人们在各种喜庆场合中馈赠亲朋好友的对象,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

可以说,中国金币总公司在年初打出了一记非常强势的组合拳,目标针对平民百姓的礼品需求市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品种题材开发思维的转变,其能否激活近年来暮气沉沉的金银币市场,值得投资者留意和关注。

熊猫币震荡很频繁

熊猫金银币的走势出现骚动,改变了原本已经处于下跌通道的趋势,而这一切都是国际金银价格的不断跳动惹的。如20151盎司熊猫金币和银币价格即由去年12月下旬的7300元和145元上扬到8300元和158元,但其间价格上下波动区间一度分别在7000—8550元与140—165元之间,几乎与国际金银价格的涨跌同步。可以说,近一个多月金银币价格起伏是近3年来最为频繁的,也着实给币商一个做短线差价的机会,而把握这种机会的难度并不大,只要密切跟踪油价和日欧QE政策的变化,结合金银币价格滞后性的特点,其短线机会是很容易掌握的。

流通币热点系个品

流通币板块的表现相对平静,近期的热点围绕个品展开,而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板块效应。究其因是由于贺岁(生肖)板块表现乏力,难以撬动其他品种的上扬,而导致贺岁(生肖)板块举步维艰的原因,则是新一轮贺岁币的姗姗来迟。原本应该在201412月份发行的第二轮领头羊”——乙未年贺岁币延后至26日发行,使得市场只能无奈等待该币面世,才能够决定其对整个贺岁(生肖)板块的影响。不过,从央行公布的发行公告看,第二轮贺岁(生肖)羊的面值已增至10元,扩大10倍,发行量为8000万枚,仅比去年的甲午马贺岁币减少2成,总市值的放大十分明显。由此一些投资者态度谨慎,也使得贺岁(生肖)板块处境微妙,至少近期绝大多数品种价格横盘乃至小幅下跌,很好地反映出投资者心态,如癸未羊重新回落到300元附近,乙酉鸡戊子鼠庚寅虎癸巳蛇贺岁币流通的价格分别下调至105元、95元、42元和17.5元。此外,托管上市的西藏成立50迎接新世纪流通币也分别从180元和70元下跌到150元和50元左右。

2015年初的整个藏市走势分析,投资者对贺年与生肖题材的热衷度较高,尤其是礼品买气旺盛,促进了市场成交量的放大,也增加了藏市的活跃度,多年未见的跨年度礼品行情重归。但必须看到的是,市场上的热点并不多,除了上述礼品消耗题材与新品外,其他品种的走势依然平淡,市场观望气氛颇为浓郁。而造成如此状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目前藏市中大量品种走向严重依赖于文交所挂牌托管,因此个邮的起伏较大,且在各种朦胧消息的刺激下,热点品种的波动幅度也极大,个别品种更出现暴涨暴跌,对盲目进入的投资者形成较大杀伤力,。因为一旦该品种难以兑现托管,则快速跳水的可能性并不小,而这也是今年投资者跟风文交所品种所要把握的风险所在,至少介入藏市的风险同样不容轻视。

 

喜忧参半的交易所

 田林

邮币卡交易所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开业家数由最初的南京文交所一家增加到目前的八家。在陆陆续续开业的8交易所,其经营状态也参差不齐,可谓强弱分明,其中率先尝试电子盘交易的南京文交所一马当先,成交额始终遥遥领先,目前的日成交金额高达10亿元左右,几乎占据了8家交易所总额的7—8成,其在邮币卡交易所的龙头老大地位稳固,其他任何交易所暂时都无法撼动,而紧随其后的南方文交所日成交额基本固定在1.2亿元附近,虽然坐了老二的位置,但被老大拉出的距离却不小,仅及老大的八分之一。余下的6家日成交额均低于1亿元,其中江苏文交所的日成交额一直在200—500万元之间盘旋,是目前文交所成交额最低的。

作为同处在江苏的南京文交所江苏文交所,两者的日成交额所占据的地位正好是首与尾,这无疑让大量投资者纳闷,如此天壤之别难道应验了既生瑜何生亮的话,抑或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翻版?

1月份的邮币卡交易所表现看,南京文交所的成交量在逐日放大,到123日全天的日成交额已上升到14.4亿元,接近去年创出的14.8亿元最高纪录,创新高近在咫尺。但其他交易所的成交额并没有明显放大,相反个别的还出现萎缩,如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邮交所)的成交额即快速下降到500万元附近,前期开业初的冲天牛气荡然无存。本来许多投资者看好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也认为其是目前唯一能够撼动南京文交所独大格局的地方,但现在看来并不现实。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从开业初的辉煌一下子沉沦至垫底行列呢?原因则是过分的急功近利与专业性不强导致。因为该中心在开业挂牌不足一月,就推出了首日涨幅和跌幅分别放宽到100%50%的举措(其他文交所都是首日涨跌幅30%),加之托管品种的价格高企,直接放大了风险的凝聚效应,结果就造成了首日持筹者的蜂拥抛售,庄家自然不会为人做嫁衣,随即也加入抛售队伍,随着抛压滚滚而至,最终就形成了破发局面,令大量申购者在第一天就成为套中人。如此羸弱的盘面,自然遭到投资者诟病,弃盘而去者大增,成交量一落千丈也就在所难免。虽然该中心在今年初及时纠正错误,将首日涨跌幅恢复至30%,但面对投资者疑惑的目光,其要想复苏并恢复投资者的信赖显然需要时间。

可以说,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走的弯路值得汲取,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邮币卡交易所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资交易电子盘场所,其中还涉及到大量与邮币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如果忽视邮币卡的专业属性,一味简单地与商品交易所划等号,那么今后的弯路还会出现。

由此,邮币卡交易所已经到了正视专业性的阶段,毕竟它不是普通的商品交易所,而是冠名邮币卡的交易所,那么忽略邮币卡收藏和交易的特有属性,显然是一个不合逻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