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与大佬
■ 张咏洁
近日,亚洲杯赛场上激战正酣,中国队屡破历史战绩又燃起了球迷心中的希望。看到中国足球希望的不仅仅是球迷,还不乏诸多商界大佬们。
2014年6月,随着阿里巴巴集团注资12亿投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开始,马云进入了球迷的视野,就在阿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后,马云又放言未来将继续投资足球,而且极有可能是校园足球。在接受国际传媒公开采访时,马云曾对投资足球一事表示,“今天你看到我们买了许多公司,和我们目前的业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们的乐趣在于未来,包括我们为什么投资足球,这是一种文化,11个人踢球像1个人一样,中国现在是11个人踢球像10个人一样……”
不可否认,企业投资足球是出于某些利益而不只是老板的个人爱好。就如同当年,恒大集团接手广州足球,恒大冰泉、恒大粮油得到了最妥帖的营销,而伴随着广州恒大队在中超连续夺冠,恒大集团的股票一路看涨,恒大地产变得家喻户晓,而恒大集团的金元模式更在足球界成为效仿案例。
纵观中国足坛这些年,商界大佬们的身影频现,个中的足球情缘也各不相同。足球是公认的烧钱运动,仅在国际足联对各国足协2014年转会费净收支数据当中,中国足球(包括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支出就达到了6703万美元,成为国际足球最烧钱的转会市场,虽然距离世界杯冠军还很遥远,但至少在烧钱的规模上,中国足球已成为世界第一,笑傲国际足坛。
一起梳理一下都有哪些大佬们掺和或掺和过中国足球:
王健林。说到中国足球投资人,有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跳过,这就是王健林。4次联赛冠军,1次超霸杯冠军,1次亚俱杯亚军,从1994年到2000年,王健林的大连万达笑傲中国足坛,名声享誉亚洲。这支球队的辉煌不必多说,在大连民间,几乎每一个球迷在谈到王健林的时候都会说上这么一段:王健林每次看望球队都带着一个密码箱,里面装的全是现金,只要球员的表现让老板高兴,这些钱就会在转瞬间转移到队员们的钱包里。甚至在多年以后,大连实德队参加2006年亚冠时,部分日本媒体还是习惯性的把这支来自大连的球队称作大连万达,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李书福。这位吉利汽车的董事长既是将“足球宝贝”带到中国足球场,从此风靡全国的开创者,同时又是将中国足协告上法庭,昭示中国足协不当被告的终结者。当年,就在李书福憧憬球队在甲A中横扫四方的场景时,足球梦在足协和裁判双重挤兑下被击碎。为时五个月的反黑,让李书福的吉利汽车一举成名,当时的结局似乎很悲情,但是却从运作足球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进入足坛之前的1999年,吉利集团的销售额还不到30亿元,而离开足球两年后的2004年,吉利集团的销售业绩已经接近100个亿。足坛深浅唯有探究过的人方知深浅,对于李书福而言,正可谓,买下整个沃尔沃也没有玩中超球队那么麻烦。
朱骏。在中超的各位老板中,他算是一个异类,他曾是虚拟世界里的霸主,现实世界里的狂人,没有哪个俱乐部的董事长如此爱出风头。在注入资金1.5亿之后,朱骏成功接管中超豪门球队,而他也成为足坛的一道特殊风景线,教练瘾、球员瘾,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终因为钱的关系得以实现了。他带领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获得过中超亚军;他把球迷深爱的德罗巴带到过中国,他是任性还是搅局,球迷自有公道。
宋卫平。一个十足的体育迷,如果没有足球,可能这辈子宋卫平也不会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这个头发有些花白、胖乎乎的中年男子凭借着足球带来的知名度,也入选了胡润百富榜。他手下的绿城集团在杭州的地位,就像万达在大连、碧桂园在广州一样显赫。
许家印。这个男人的故事则简单了很多。许家印之所以是许家印,就是因为他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并且把五年的目标缩短了两年。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得亚冠联赛冠军,许家印一时风光无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这个后起之秀,似乎已经隐隐超越了老万达的辉煌。
在本届亚洲杯上,中国国家足球队的表现气势如虹,似乎就连运气也渐渐倾斜向了中国队一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足球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足球作为资本的游戏,雄厚资金的注入对中国足球发展当然是利好消息,在与不同资本的融合过程以及中国足球走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投资足球,或许未来可期。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