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CPI点评及其他宏观数据预测

发布时间:2015-01-14

 金研

    19日,统计局公布了201412月的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继续弱势。

    通胀的回落,同我国经济增速的降档密切相关。而从具体原因分析,2014年通胀指标的下行,主要受到如下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微观供求方面。首先,暖冬气候下,果蔬价格反季节性下跌,拉低食品环比上涨动能。其次,虽有千呼万唤,但猪周期却迟迟未真正现身,而涨跌变化相对活跃的猪肉在CPI篮子中约占3%,是支撑CPI的传统重要品类。猪肉价格的长期低迷,自然会对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整体上行构成较大抑制。

    其二,产业周期方面,伴随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出现,房地产持续疲弱,导致跟随房价变动的房租价格增长乏力,拖累居住类价格上涨。截至去年12月,居住类价格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这在近年来较为少见。

    其三,输入型通缩压力方面,由于去年下半年国际原油大跌近50%,带动国内燃料价格十一连降。相应,交通通讯价格已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

    其四,政治因素方面,由于中央在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反腐、整治四风和压缩三公的力度,直接抑制了在CPI篮子中约占9%的在外用膳食品价格,其次还会间接影响到酒类、肉禽以及油脂等的价格。

    考虑到12月份的环比数据对来年翘尾因素会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进一步调低对2015年的通胀预测至2%左右,全年通胀压力可控。

    而工业品价格方面,强美元和供给过剩继续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制约,加之房地产相对弱势,工业品需求低迷格局在12月未有改观,在此背景下,当月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同比、环比跌幅均进一步加深。全年同比跌幅为-1.9%PPI同比连续34个月处于下跌状态,反映工业品的通缩态势仍然比较稳固。

    此外,近期即将公布其他一系列经济和金融数据,在消息面相对淡静的1月中上旬,这些数据的出炉或将对市场构成扰动。预计表现相对较好的数据有如下几个。

    一是房地产。从目前公布的30大中城市销售数据看,12月房地产销售同比明显回升,单月增幅超30%。在销售企稳的带动下,地产投资和开工增速也大概率将较11月明显回升,前期房地产刺激政策的效果在经过一定时滞后,或正开始显现。不过房地产行业逐步降温仍将是调结构、促改革下的大趋势,故地产行业此轮回暖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估计拉动未来几年经济和投资增长的主角或将是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于去年年底批准了基础设施七大工程包,而据媒体测算,其中2015年投资额可能高达7万亿)。

    二是工业增加值。一方面,由于11APEC停产的负面影响日趋消褪,加之房地产和部分消费行业回稳的带动,工业需求出现低位企稳迹象。从高频数据看,年末最后一月,耗煤量和粗钢产量的同比降幅也没有进一步扩大。而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利好,部分中游制造业企业盈利见底回升,生产热情有所恢复,也将对经济数据形成支撑。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将小幅回升。

    三是信贷。由于2014年的信贷目标提高到10万亿,而截至11月末,新增信贷规模约为9万亿,在央行积极的窗口指导下,年底最后一个月银行放贷比较积极。另外,由于地方债务甄别后平台类贷款是否会受限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银行赶在最后期限前对平台突击放贷的动力较强。综上所述,预计去年12月的信贷投放规模或较可观,中长期贷款占比也或会显著增加。此外,从政策导向角度考虑,由于经济增长暂未摆脱弱势,而通胀整体维持低位,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增大。而信贷的加速投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地产和基建行业的资金获得度,加之央行对降息等全面工具的使用会比较审慎,估计近期货币政策放松更可能以信贷放松的方式进行,社会融资格局向宽信用迈进的步伐将较坚定。

    相对表现仍然较差的数据或会是出口。由于春节错位因素,本轮出口的启动相对较晚,因而出口同比增速可能较11月有所回落。不过近期外贸景气度已开始回升,旺季脚步渐近。

    总体来看,表现可能偏弱的数据,重要性和可持续性也相对较低,而表现可能偏强的数据,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或会更大,随着经济数据的次第公布,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的改善可能引发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