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沙龙:合力还是垄断?
背景: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于2014年12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合并。回顾历史,南北车也曾是一家。2000年,南北车的前身——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完成了与铁道部的脱钩,成立中车公司。由于担心造成垄断,经批准,中车公司又分拆为两家国有独资大型集团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南车和北车。2009年开启的铁路投资大潮助涨了产能扩张,南北车经历了业绩增长最快、产能增速最大的光景。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北车营收的同比增长率从2009年的16.72%,激增至2010年的53.48%;中国南车2009、2010年的营收增速也分别提速为29.70%、39.91%。但随后在需求下滑与业绩增长的双重压力之下,南北车改错位竞争为直面交锋,典型案例之一是2013年8月结束的南美阿根廷政府60亿元人民币轨道交通大单的争夺战。分拆14年之后传出合并传闻,但9月份,中国南车、北车相继发布澄清公告。2014年10月27日,南车、北车在公告中称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双双停牌。新旧之交,合并终于完成。
热点:合力还是垄断?
合并对中国南车、北车短期影响不大,长期属于利好,推行中国标准化动车组将是合并后的中国中车未来工作重点,也是中国高铁正确的发展道路。对上游零部件设备制造商来看,,单一的采购主体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我们判断相应国企背景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将相对受益。——国泰君安证券
国内高铁尚处黄金时代,国际市场有望接力增长。干线铁路网络近3年逐渐修建成形,进入通车高峰期,带动车辆设备需求迎来交付高峰年;未来城际铁路网络方面,2014年底最新规划总里程超过1.9万公里,预计十三五通车里程超过1万公里,为城际动车组高位需求带来基础;随着未来落网成形,车辆加密需求也逐渐释放。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目前在建高铁里程超过1.2万公里,规划里程更多,两车合并在“高铁外交”有利背景下,可望有更多斩获。——宏源证券
南车北车的合并将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合并有助于降低高铁成本,组建的核心研发团队可以研发出更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二是合并有利于应对国际竞争;三是高铁就是升级版的丝绸之路,国家此举意在把两车合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当今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别是北车、南车、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日本川崎。南车北车两家合并后,累计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其他5家的总和。——经济学家宋清辉
南北车的合并,应该需要经过其他相关市场的批准,这点很可能遭遇对手施加的狙击和麻烦。近几年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的产值排名中,南北车双方均已位列前茅,合并之后市场份额更大,或可能触及反垄断红线。反垄断调查或因此为南北车双方的合并蒙上阴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