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生鲜电商,想说爱你不容易

发布时间:2014-12-24

 赵红英

对一个相对保守且对食材挑剔的人而言,开启网购生鲜食品之路并不随意,实在是个挑战信任度的事儿。2010年,从易果网开始关注生鲜电商,并陆续在沱沱公社、甫田、易果、本来生活、一号店、我买网买过生鲜食品,在喜怒摇摆中对生鲜电商的模式和差异多了些关注。作为一个4年购龄的个体消费者,总体感觉是:想要爱你不容易!

爱电商的最重要原因是省时便利轻松!不必在农贸市场周边长时间转悠抢车位,也不至于大包小包挤公车考验体能。周五下班后花15分钟选货并线上支付,周六上午就能送到家。省时便利的优势对各家电商是一样的,不爱却各有各的原因。

易果以做水果为特色,水果种类丰富。在水果不复稀罕的年月,鲜不鲜就是大问题,而生鲜如此娇贵,容不得丁点儿怠慢和忽视。不愉快的经历就是一盒金橘有半盒坏的,一箱澳橙也有两三个坏的,虽说售后服务尚可,但为了一两个橙子还要来回沟通换货就会大大破坏体验度。

易果的竞争对手是本来生活,本来生活属典型后来居上者,2012年才创立,多位创始人来自网易和南方报业,既没流量优势也无农业背景,但放言要做农民的电商。本来最成功的推广是褚橙,找到最励志农民是起点,但年年出新的宣传和包装才真正保证了褚橙的畅销(预售)不衰。对于普通人能够负担的食品,创意生生不息,这体现了本来生活的媒体功力。要说本来的问题,还是在货源和配送上,虽然本来已铺到了20多个城市的生鲜配送,并不断推出明星买手,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基地,除了部分特色蔬果外,其余的品质并不稳定,另外,由于最后一公里外包,本来的包装往往裹上了太多的密封胶带,胶带的刺鼻气味和对环境污染的担忧降低了客户体验度,宁愿改天跨上篮子去菜市场。

甫田源自《诗经··小雅·甫田之什》,2009年由美籍华人创办。甫田网主要针对在华外国人和华裔需求,推广自然、有机种养植食材,深入饮食文化,货品品质高。甫田网刚上线时,只提供牛奶、草莓和芝麻菜三种产品,目前已扩至2000多个SKU。由于客户黏度高,现在甫田客单价达到业界望尘莫及的400元,日销售额十几万,几乎是唯一实现持续盈利的生鲜电商。甫田的商品品质不错,配送也大都是冷链,问题是价格真辣手,且200元以上才免配送费,针对的是小众市场。

以上三家都是信息化服务电商,摸爬滚打后终于能够整合资源。我买网、沱沱工社、多利农庄则有着深厚的农业基因,有米不愁。我买网背靠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供应,竞争者头疼的优质稳定货源、议价权,对我买网完全不是问题;沱沱工社在北京平谷有1050亩的有机认证农场,自产蔬果,自养畜禽;多利农庄在上海坐拥3370亩的两个有机农庄,还在北京、黑龙江、宁夏、浙江、福建、四川、云南和海南等区域在建或已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0余个,预计2014年产能达10亿元。这类电商因着深厚的农业背景,对产品的理解和把握得天独厚。但优势使人懒,这几家的特色不突出,运营和推广的卖力程度与甫田和本来生活差着量级。

做生鲜,要有自己的特色,精准的差异化就是竞争力。而企业所选择的比较优势,在决定其短期竞争力的同时,也决定了长期的发展空间和天花板。 选品难、体验众口难调和冷链配送一直是困扰生鲜电商的难题。通常而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才会催生新的行业,而降本增效对生鲜电商却不那么容易。现在生鲜电商还称不上行业,只能说,线上好做的品类都做完了,一些有个人偏好或资源的人在争抢最后一块硬骨头。

生鲜电商热潮始于2012年,根据电商34年一个发展周期的规律,本轮基本到了一个顶峰,预计会分化洗牌。不过像北京正在清理关闭大型农贸市场,也许是电商大力扩展客户的好机会。等素质用户慢慢成长起来,冷链配送不再是越不过去的珠穆朗玛峰,企业不断改善短板,行业将会真正成熟起来。以中国的人口和市场,附加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催生类似Whole Food这样专注有机食品的大型企业也许指日可待。(建投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