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风物

发布时间:2014-12-24

镇湖女子皆绣娘

 

 

苏州从事苏绣的绣娘有10万之众,而苏绣重镇镇湖仅2万人口中就有绣娘8000之众。镇湖女子皆绣娘,姚惠芬就是其中的代表。她是镇湖镇上第一个打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绣庄的绣娘。

 

 

从上山村走出来的姚卫娟创办了锦艺苑姚卫娟刺绣工作室。为了让苏绣这门技艺后继有人,培养新人也是姚卫娟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项。

 

 

姚惠芬作品

 

 

姚芳勤作品

 

120年前的10月,恬逢清朝慈禧太后70寿辰,《无量寿佛》、《八仙上寿图》两幅苏绣贺寿贡品送到了北京,慈禧太后看到了苏州女子刺绣的巧夺天工的绣品,满脸喜悦,老佛爷即兴书写了寿两字赐予进贡的绣娘,这位绣娘就是号称苏绣一代神针的沈寿。

沈寿的故乡苏州是著名的苏绣产地,而苏州镇湖刺绣又最为有名。当地人说从事苏绣的绣娘有10万之众,而苏绣重镇镇湖仅2万人口中,就有绣娘8000之众,镇湖人说镇湖的妇女都会刺绣的,要不然就嫁不出去了由此,可以这样说镇湖女子皆绣娘

苏绣可谓历史悠久。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由此可见,早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苏绣,是苏州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情结。绷架、绷布、苏针、花线……她们的巧手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而在太湖边,绣娘更是一道令人刮目的人文风景。

女红之巧呵,十指生春风;家家有绣绷,处处见绣娘是刺绣之乡镇湖古今的真实写照。

在镇湖,见到姚惠芬有些意外。

那是2014年国庆的一天,我从浙东宁波赶到苏南镇湖,已时近中午,我抓紧时间先作短暂采访,然后草草地拔了几口中饭,接着又在镇湖绣品街随机采访了四、五个绣娘。当我踱步街头,抓拍临街店堂内绣娘们聚精会神做绣品的情景时,夕阳已经把绣品街的影子慢慢拉长……

尽管姚惠芬是原计划中的第一个采访对象,这时却产生了想放弃的念头。原因有三:一是从绣品街街头至街尾,始终没有找到苏州高新区镇湖绣馆街5-8姚惠芬刺绣艺术馆所在;二是听说姚惠芬成名后很忙,人常常不在镇湖;三是姚惠芬现在名气大得吓人,举凡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首届姑苏文化重点创新人才、苏州科技学院兼职教授、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协会副会长,还有诸多荣誉,如央视最精彩女性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民间工艺家等等。因此,心里嘀咕:人家会接受你的采访吗?

这时,我又进了一家临街绣品馆,从背影看去,正在飞针走线的是一位20多岁小伙子。我十分惊奇,我所见过的多是绣娘,兀自冒出来一位绣哥,倒是我始料不及的。也不错呀,我的素材又多了一份,内容也可以拓展一下了。转念想。于是,我围着绣哥,拿起相机咔嚓了几个特写,咔嚓声并没有干扰绣哥,只见他仍专心致志地上下走线,看绣棚似乎在绣两头鹿,黑白两色。当我移开镜头,凝视绣哥的半成品时,绣哥抬起头来,冲我笑了笑。我抱歉地说:打扰了,谢谢你。”“绣哥说:没关系。于是我抓住切入点与绣哥开始了交流。我得知绣哥名叫傅健,正准备参加扬州的一个全国性工艺美术作品比赛。交谈中,我说到了姚惠芬,傅健十分热情,他说:你采访刺绣,一定要去采访姚老师,我经常向她请教,与我关系也很好。这样吧,我帮你联系一下,这几天,她可能在的。说着话,傅健掏出手机,拨通了姚惠芬的电话,电话通了,对方清晰的声音传来,好的,过来吧。

于是,傅健把我带去了姚惠芬刺绣艺术馆。绣哥成了我采访的领路人。

原来,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并不在绣品街主街上,而是坐落绣品街西侧500多米开外的一个小山脚下,难怪我找不到。

迈进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姚惠芬的丈夫俞先生坐馆,听了傅健介绍,豪爽的俞先生一边请坐一边倒茶,原来俞先生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现在是姚惠芬刺绣艺术馆专职策划,是幕后英雄

说话间,一位身穿酒红色外衣的中年女性走了进来,我一眼认出是姚惠芬。因为在姚惠芬刺绣艺术馆的网站上,我已见到过她多次,我站起来赶紧上前:姚老师,您好。接着,又作了自我介绍。

姚惠芬没有一点名人架子,尽管我只有一本中国金融作协会员证做招牌。知道了我的来意,她微笑着说:你来得还算及时,过几天,我又要出门了。

于是,我们聊了起来。

出生在苏州吴县刺绣之家的姚惠芬,奶奶妈妈做刺绣,爷爷爸爸则是从事刺绣图稿设计的。从小在妈妈的绣花绷前长大,姚惠芬常常也会拿起绣针学绣。

有一次,姚惠芬跟爸爸到苏州刺绣厂交货,那年她大约20岁。她看到一位老师在绣蒙娜丽莎,在乡下,姚惠芬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绣油画的肖像,乡下绣品更多的是百子图、小佛像等图案,针法也还停留在传统平绣上。这幅肖像在她的心里引起了很大的触动,此时她学绣人物肖像绣的愿望变得十分强烈。姚惠芬不断请求父亲去苏州城里找启蒙老师,她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把人物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正是这种强烈的愿望,或者说追求,让姚惠芬变成了不一般的绣娘。

对女儿寄予厚望的父亲很用心地帮女儿找老师。当时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老师是不对外收徒弟的,所以找到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终于,姚惠芬的父亲通过朋友找到了仿真绣创立者、苏绣一代神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牟志红老师答应让姚惠芬先试学三个月。三个月学期,说穿了是牟志红对苗子的一种综合考评。姚惠芬学绣油画人物肖像,也有优势,这便是描稿,因为她的爷爷、父亲都是画稿件的,她从小受到熏陶,所以画起来比较顺利。对姚惠芬挑战最大的是配色,因为配油画人物肖像的颜色不是在乡下绣小猫或者金鱼,一幅绣品十几个颜色就够了,而配人物肖像画一套颜色就有上百种之多。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姚惠芬慢慢摸索出了许多配色的心得。

在将近一百天的时间里,姚惠芬闷在小屋里刺绣,终于把那幅画完成了。姚惠芬说,那次学习是自己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她对自己很满意,觉得心血没有白费,也更坚定了在刺绣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牟志红对姚惠芬也很满意,觉得她接受快、悟性好,最重要的是她的主动好学,这一点尤为珍贵。

每当坐在绣绷前刺绣,姚惠芬就会变得安静而专注,她上下走线,手指翻飞,一条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被劈成了两股、四股;一小股一小股的线在她手中左绕右绕,立马就成了一条条细细的辫子。

姚惠芬认为描稿的过程也是读画的过程。刺绣不能完全按照画稿,也要有自己的创新,有时候画家画一笔,她们却要绣上数天甚至十几天。而开线也不只是手指艺术,是绣娘在开始绣之前,平静心境的过程,也是基本功。喜欢安静是姚惠芬的天性,通常的状态是一整天待在绣庄跟绣娘们一起刺绣,每天都会绣上几个小时,直到眼睛疲倦时,她才歇一会儿。

从此,姚惠芬每当出国或者到各地考察的时候,最喜欢到美术馆、展览馆看绘图作品展览。虽然最初是因为喜爱《蒙娜丽莎》才开始走出家乡学绣人物肖像,但姚惠芬一直觉得条件不够成熟没有动针绣自己的《蒙娜丽莎》。2002年的时候,她有机会到法国卢浮宫看到了原画真迹,当时还买了很多相关的画册、明信片带回来,但还是没有绣。2006年她有机会再次去欧洲,又看了《蒙娜丽莎》,经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姚惠芬终于开始着手绣《蒙娜丽莎》。一幅《蒙娜丽莎》,姚惠芬花了约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姚惠芬是谨慎的,认真习研后,等胸有成竹才动的手。

姚惠芬回想起25年前,自己从吴县来到对自己钟爱的刺绣发展更有利的镇湖,选择是对的。她是第一个在镇湖镇上打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绣庄,这之后,镇湖的绣品街上绣娘们纷纷打出了自己的名字。

带着成功的喜悦,姚惠芬对我说:对她事业帮助最大的一是父母,二是师傅,三是丈夫。如今,女儿瑶瑶已读高二了,女儿也会刺绣了。至于今后是否传承她的苏绣事业,姚惠芬说:要等女儿长大了再看。

当然,姚惠芬是苏绣发源地太湖边上成千上万绣娘队伍中出类拔萃的一个。

而位于绣品街中段的芳勤绣坊主人,今年43岁的姚芳勤,与姚惠芬是同代人。姚芳勤,同她的名字一样,一是勤快,当我走进芳勤绣坊时,她像绣品街上很多店家的主人一样,正在边管店、边做刺绣;二是朴实,同她的长相一样,从姚芳勤的脸上一眼看到了实在。

采访中,我得知姚芳勤出生在太湖边上一个叫上山村的小乡村,农村的生活很艰苦,所以从78岁做小姑娘时,姚芳勤开始学习刺绣,她说,她的太祖母、祖母、母亲,都会刺绣,所以刺绣技术是祖传的。

1984年,姚芳勤读完初中,就进了当时镇办的镇湖刺绣站工作,成了一名绣工。言语不多的姚芳勤,学习刺绣很用心,很投入,不久她就成长为镇刺绣站的一名技术员。1990年,姚芳勤开办了一个家庭刺绣作坊,专门为人家作产品加工,并由此发现了刺绣市场的精彩,于是,2003年,她和丈夫施菊根从小山村走出来,在镇湖的绣品街上买了一间一百多平方米的店面,自己又组织了一帮绣娘从事刺绣,并做技术指导,姚芳勤当上了老板,丈夫施菊根则负责市场和发货,妇唱夫随,一年产值有一百多万元。

苏绣,改变了姚芳勤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改变了她的生活,更改变了传统苏绣人重绣品轻市场的传统观念。

姚芳勤的刺绣作品中,以绣猫见长,她的双面绣猫,不仅猫眼栩栩如生,而且猫的毛一根根清晰可辨。我在芳勤绣坊见到了一幅姚芳勤的作品《猫鱼图》,只见黄色的虎斑猫,眼睛盯着一边的金鱼,活灵活现。姚芳勤说:这幅作品,绣了整整一个月多。

镇湖人视猫为富贵的标志,因此,当地人皆好猫。绣猫,是镇湖人学刺绣的基本功,而猫的双面绣,是很有难度的技术活。姚芳勤是镇上绣猫绣得最好的代表人之一。

如今,姚芳勤获得了苏州市工艺美术中级专业技术评审委颁发的中职职称资格证书。务实的姚芳勤,也有自己的刺绣梦,职称上正在向高级级别努力,她手上正在绣的一幅作品,也是去扬州参赛的。姚芳勤还告诉我,她25岁的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刺绣已很熟练了,已是半个绣娘了。

芳勤绣坊出来,我产生一个想法,新一代的绣娘,不再满足于从前窝家的刺绣方式,不再满足于我绣你收的传统经营方式,已跳过中间商流转环节,直接融入到了广阔的市场。

与姚芳勤同龄的姚卫娟,也是上山村出来的,姚卫娟的绣馆与芳勤绣坊相隔56家店面。

见到姚卫娟时,她正在裱画,瘦削的姚卫娟正上下其手,动作十分娴熟。

与姚芳勤不同的是,姚卫娟的门面要大一半,除了门市零售外,还搞批发。楼下是店面,而楼上,则是刺绣作坊,平时有10多位绣娘,那天有五、六位绣娘正在刺绣,姚卫娟在一旁指导。

姚卫娟自幼受到苏绣艺术的熏陶,对苏绣技艺追求孜孜不倦。在苏州刺绣研究所学习期间得到了名师指导。成功创作了:西洋油画、动物风景、书法字画长卷、江南水乡等一系列艺术刺绣。她还创办了锦艺苑姚卫娟刺绣工作室。

近六年来,姚卫娟的作品趋于成熟,并获得10多奖项,其中:201210月,刺绣作品《泼墨仙人》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美术精品博览会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34月,刺绣作品《清康熙五彩加金鹭莲纹尊》,在第48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201311月,刺绣《富春山居图》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3“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45月,苏绣《和平莲鲤图》在2014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29岁的马小英,是我采访中碰到的最年轻的绣娘,她挺着个大肚子,快要做妈妈了。

马小英是镇湖马山村人,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学以致用,她毕业后回家创业。主要业务是批发,靠做量。她说,她起步慢,不同于别人,还需创业和原始积累。在老家马山村,她开办了家庭绣坊,请绣娘上门加工绣品。她的上百家客户,目前遍布全国各地,发展势头不错。目前,她的绣馆年产值在50多万元。

马小英注重个人成长,她已有助理工艺师资格证书了,平时利用所学知识,边做市场边追求刺绣艺术创新。

当我问她对苏绣前景展望时,马小英侃侃而谈。她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追求艺术享受,艺术品市场会越来越好,刺绣发展同样前途光明。

新绣娘马小英29岁,绣哥傅健28岁,从年轻一代绣娘绣哥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人与前辈的不同理念和不同人生追求,苏绣后继有人。钟灵毓秀的太湖,孕育了流传千古的吴越文化,而镇湖绣娘通过苏绣这一品牌演绎出来的刺绣文化,则是它的一个写照……

 

记者手记:

在镇湖,我深感绣娘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传统刺绣业的变革。镇湖绣庄将原来分散的绣娘集中起来生产、管理,作为绣庄员工的绣娘们针下出来的绣品,不再带有随意性,须按投资人的要求、标准来做,绣娘在这样的生产环境里,优胜劣汰,保证了质量,提升了水平,也有利于绣娘本身的提高、发展。至于绣庄的主人,她的素质、技艺、本领,自然是这群绣娘中的佼佼者。绣庄主人和她的员工,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其实,良性互动的还有绣庄与客商、绣庄与市场、绣庄与绣艺,乃至绣庄与社会。镇湖绣娘开办的绣庄,包含了生产、销售、展示、传承、开发、研究、组织、管理、教学、培训于一身,改变了原有乡村刺绣业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也改变了民间刺绣的定位和形象。

镇湖传统刺绣业,在绣娘的引领下已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本版图文/本报特约记者 石志藏(宁波北仑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