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光影

发布时间:2014-11-05

海报赏析

 

这是最常见的版本。

 

原始版本之一,后来很少用到了。

 

什么是怀旧?看到总天然色那几个字了吗?

 

1998年首次修复之后,复刻版上映的海报。

 

这是生活在弗吉尼亚的一个影迷自己设计的海报。

 

这个就算是附送的吧,让您知道特别纪念场那版是从何而来。不过话说这一版虽是最原始的几个版本之一,但少见得很。

 

特别纪念场海报,这样一个庆典性质的活动加上238分钟的片长,猜猜票价是多少?15美元。

 

《乱世佳人》(美)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主演:克拉克·盖博  费雯·

 

《汤姆叔叔的小屋》与《乱世佳人》两部同是涉及南北战争但立意完全不同的作品,在文学上谁的成就更大,见仁见智。但在电影上谁更成功,那一定是《乱世佳人》。对很多美国人来说,今年的一件大事是《乱世佳人》75周年纪念,这指的当然不是小说,而是电影。其实不只美国,世界上很多影迷,已经等着入手特别版的蓝光了。图文/托托

 

    今年是美国电影经典《乱世佳人》诞生75周年。该片于1939126日开拍,到1111日杀青。同年12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全球首映,整个庆祝活动历时3天。次年第12届奥斯卡奖竞逐中,该片获得压倒性胜利,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剧本、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接8年度成就奖和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2特别奖

    《乱》改编自发行3000万册的畅销小说《飘》,由18名编剧执笔,导演先后换了3人,筹备2年半,拍摄7个月,剪接4个半月,主要演员60名,配角及群众演员9000多名,用去135万呎胶片(可放83个小时)。原底片保存在一只金罐内。该片在历年美国十大影片评选中总是名居榜首。今年的928日至101日,在全美650多家影院再度公映《乱》,还发行其蓝光碟和75周年纪念版DVD

    美国主流媒体认为,《乱》至今有许多亮点。《今日美国报》以这部经典作品有什么永恒为题列出了以下几点:

    Majo票房网站统计,美国国内票房最高的前5部影片是:《星球大战》——13.28亿美元;《音乐之声》——10.62亿美元;《E.T.外星人》——10.58亿美元;《十诫》——9.77亿美元;而《乱世佳人》以15.07亿美元居首。《阿凡达》仅5.94亿美元。至于《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等根本无法媲美。

    经典台词 2005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出百句经典台词,居首的正是《乱》中白瑞德见斯嘉丽自私无情而同她拗断关系时说的:亲爱的,坦率说,我一点不在乎。Franlelymy dearI don’t a damn.)制片人赛尔兹尼克极力抗争审查机构才保留下原著的这句话。

    哈蒂·麦克丹尼尔扮演斯嘉丽的奶妈实在太出色了,结果力克同片白人女星德哈维兰,捧得最佳女配角。此后才陆续有黑人男女演员染指金像。(严敏)

 

 

香港电影的开拓者黎民伟

 沈寂

    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个不应被忘记的人物,他就是集编剧、导演、摄影、演员和制作于一身的黎民伟。黎民伟先生是香港、也是中国电影的先行者。

    严珊珊引来林楚楚

    黎民伟一八九三年生于日本横滨唐人街,幼年随父亲到香港定居,就读于皇仁书院、圣保罗书院。毕业时,正值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风起云涌,他毅然剪去辫子,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与友人一起成立清平乐白话剧社,粉墨登场,鼓吹革命,并自高奋勇扮演女角。辛亥革命前夕,黎民伟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他的未婚妻严淑姬加入革命军,赴南京、徐州等地救扶伤兵。民国告成,她才返粤,于一九一四年一月七日与黎民伟结婚。同年,黎民伟与在上海办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布拉斯基合作,拍摄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黎民伟编剧,四兄黎北海导演兼饰庄子,黎民伟反串庄子妻。他妻子严淑姬用艺名严珊珊饰演婢女,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

    严珊珊名门出身,系严浩波之女,性格豪爽,心胸宽广。她与黎民伟是志同道合的情侣,相敬相慕。她是个热衷于社会活动的妇女,因担心自己不能满足丈夫对家庭和爱情的期望,于是,便暗中物色一个比自己美丽,也有才华的贤慧女子,以替代自己。一九一九年她遇见了林美意,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林美意又名林楚楚,生于一九O五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金福源长大。其祖父林万发,在维多利亚开金源米铺及杂货店,她三岁丧父,八岁入中华会馆学中文,又在乔治学院习西文。九岁时,她母亲郑丽娟因病返国休养。到了十二岁,林楚楚独自一人赴港会母,入香港英华书院及湘文专塾习中西文。那天与黎民伟夫妇相遇,是由黎民伟的侄女黎灼灼介绍相识。

    严姗姗主动为黎民伟和林楚楚撮合,她自己则与林楚楚无先后大小之分,彼此平等相待。林楚楚征得母亲同意后,与黎正式结婚于港大坑马球场街二十六号屋。

    为孙中山拍摄纪录片

    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就总统职于广东。黎民伟与兄北海、海山合资在天后庙前(即今上环维德广场)开设新世界戏院。这是香港第一家华人自办的电影院,设备齐全,装饰华丽,开幕之日观众潮涌。

    翌年,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消息传来,黎民伟义愤填膺。在陈炯明出逃、孙中山到香港时,他前去接应,并摄制影片。他为了响应革命,成立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以图振兴国产电影。同年四月,黎民伟与两位妻子一起去日本,参加远东第六届运动会,拍摄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回国后随孙中山北上,途勤于摄录。自一九二一年起,直到孙中山逝世,黎民伟共摄制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为滇军干部学校举行开幕礼》、《孙中山先生北上》、《黄花岗》等影片。

    北伐开始,黎民伟提出要到前线去,拍摄北伐军浴血奋战的新闻纪录片。孙中山于民国十二年五月五日签发大元帅令:兹有民新影画制片公司来前线摄映,仰各军一体知照,此令。

    在孙大元帅的支持与鼓励下,黎民伟与罗永祥扛着笨重的摄影机,不顾生命危险,在战火纷飞中拍摄了攻打惠州城的镜头,甚至从飞机上俯拍战场全景。这些战地摄录的镜头,组成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的大型新闻纪录片,成为宣传祖国统一,振兴民族的有力武器。孙中山为褒奖黎民伟的贡献,亲笔题字:天下为公。孙中山逝世后,这天下为公四个字就刻在南京中山陵的正门上,为后世景仰。

    香港第一部故事片

    黎民伟完成了纪录片的拍摄后,就开始拍摄根据《聊斋》改编的影片《胭脂》。这是香港第一部故事片,由黎北海编导,黎民伟和林楚楚主演。该片在新世界戏院公映时,卖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为第一代女明星。

    《胭脂》公映后一月,孙中山逝世。黎民伟悲痛万分,赶往北京参加葬礼,并摄制了长二千尺的纪录片《孙中山先生出殡及追悼之典礼》。

    孙中山的逝世,对黎民伟既是打击,也是激励。当时,港英当局不想让民新成为革命党人的聚集地,不准他建立拍摄场地。正好又逢海员大罢工、学校罢课,不少师生从广州到黎民伟家来避难,引起港方注意,于是港英当局派人半夜闯入黎家搜查。黎民伟知道自己不能在香港居留了,便将民新结束,转到上海继续他的电影事业。

    “民新虽然未能在香港建造摄影棚,但中国电影毕竟曾在这座后庙前留有历史性的痕迹,香港政府后来就将该地命名为银幕街

    民新的黄金岁月

    黎民伟离开香港后,先到北京,吴稚晖在车站迎接。当晚在罗明佑办的真光戏院放映了有关孙中山的纪录片。几天后,他与国民党元老李石曾、顾孟余以及中共领导人李大钊等共商创办电影厂事,决定在上海重振旗鼓再办民新

    黎民伟回到香港,还清欠款,又同原董事商议,将机器作股,加入上海民新。上海珠宝商、法租界公董局总翻译李应生是黎民伟四子黎铿的姨父。由李应生介绍,借用杜月笙在杜美路的房子,门口挂上上海民新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在花园里盖起摄影棚。李应生任总经理,黎民伟负责制片,一家人就暂住在杜美路住宅里。黎民伟在成立会上发表宣言:民新拍片的宗旨务求其纯正,出品务求其优,坚持救国救民思想和艺术上创新精神

    自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九年,上海民新公司在四年内共摄制了二十部影片。黎民伟邀请了欧阳予倩、卜万苍、侯曜、孙瑜等担任编导;除林楚楚外,还特约张织云、龚稼农、李旦旦(李应生女儿)、葛次江、金焰、高占非等主演。第一部影片《玉洁冰清》就一炮打响。林楚楚主演的《木兰从军》和《西厢记》,曾到河南、湖北等五省拍外景,冒风雪、受酷暑,演员不时昏倒,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制成了规模宏伟、卖座率高的巨片。民新还拍摄了《海角诗人》(侯曜编导,林楚楚、李旦主演)、《天涯歌女》(欧阳予倩编导、李旦旦、高百岁主演),这几年可称得上是民新的黄金岁月。

    正当民新的事业达到顶峰之际,李应生突然宣告脱离,香港方面又来逼债。黎民伟不得不离开杜美路,搬至霞飞路(今淮海路),与罗明佑的华北影业公司合作,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的旗号,拍摄《故都春梦》。该片由孙瑜导演,王瑞麟、林楚楚、阮玲玉(由大中华影片公司转来)主演。同时开拍《野花闲草》和《恋爱与义务》。这三部影片以家庭伦理为题材,描写封建制度下的爱情悲剧,公映后甚得好评。

    黎民伟有些良好开端,就以民新华北两家公司为基础,又与大中华百合公司合并,成立联华影片公司,提出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的制片方针,他任制片主任。在五年中,拍摄了《人道》、《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等二十多部优秀影片。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联华公司被敌伪势力查封。黎民伟在摄录了《淞沪抗战纪实》后,躲避日军追捕,返回香港,借款负债拍摄《锦绣前程》、《大地回春》等影片。在香港这段日子里,黎民伟一家艰难度日。他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日记中写道:明日为元旦,家中应稍为点缀,惟身上只有港币壹元,除支各物,只存二毫七分在袋中,因有拾元给了楚楚买食物,为明日西餐之用。林楚楚过生日,他只能买一壶清茶替她庆祝,还自得其乐称之为穷开心。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制片厂被毁,他将财物变卖,得款分给各人还乡。又因拒绝与敌人合作,全家逃亡到广西,参加了欧阳予倩主持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林楚楚与儿子黎铿还参加话剧《郑成功》的演出。抗战胜利后,黎民伟到上海争取联华复厂未成,便返回香港,在永华影业公司任洗印技术顾问,后因病辞去,办仙乐电影院。

    一九五三年,黎民伟不幸逝世,享年六十岁。林楚楚为追悼会写一挽联:

    君自功成身退,始终不宦不官,任教荡产倾家,决志提倡国产电影。

    我今肠断心伤,追忆互爱互助,此后沉舟破釜,难忘创造艺苑光荣。(完)

 

 

细数特色的申奥外语片

 严敏

    最佳外语片原是奥斯卡的一项小奖,但随着全球化,它渐渐跃升为各国趋之若鹜的大奖,堪比金棕榈等A级奖。而捧得金像又是进入全球最大的北美电影市场的最便捷跳板。因此该奖的申报数逐年增加。外语片奖评选流程较为缓慢。其由一个特地设置的外语片评选委员会负责,共有300多名评选委员,分成4个组在2个多月时间内看完申报影片。必须看过1个组所分配到的80%以上申报影片才有资格投票。初选选出9部,再由一个由30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复选出5部作为正式获得提名。最后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全体全员(现已逾6000名)投票选出最佳外语片。

    87届的申奥片数量再创新高,达到83部,较上届多出7部。除了电影大国如意大利,传统地区如瑞典外,还有新兴国家如黑山,更有3个国家——毛里塔尼亚、巴拿马、科索沃首次报名参赛。这使得本届的角逐尤为激烈。造成目前激烈的另一个原因乃是申奥片水准均不低,有好几部在今年戛纳等电影节上获过奖,知名度甚高。例如获金棕榈大奖的《冬眠》、获最佳剧本奖的《利维坦》等。强片云集,会让中国三地的3部申报影片难以突围。台湾的《冰毒》虽获李安的赞言传承了台湾新浪潮美学风格,但题材偏僻——“刻画离台湾甚远的缅甸华侨的悲歌,且充斥缅甸文。香港的《黄金时代》虽然具有浓厚的文艺化风格,但拍摄手法太过实验性,且片长达3小时,是否能让年迈的外语片评委们看得下去不得而知。大陆的《夜莺》是放弃《归来》或《白日焰火》而临急选送的,知名度极低,它是中、法合拍的描述农村一爷爷及其孙女返乡探亲的公路片,70%在广西取景,兼具亲情和喜剧味道。今年5月在法国推出,观众仅5万人次,在我国尚未公映,舆论热度不够,成为黑马的概率貌似不大。多年来华语片除了《卧虎藏龙》外几乎与金像绝缘,盖源于对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评选标准和潜规则缺乏了解,选送的都误打乱撞

    当今世界电影的主流趋向是由电影照相式复制事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涉及现实题材、触及现实问题并采以纪实化手法追求逼真效果,正是许多申奥片的共同特点(优点)。例如比利时的《两天一夜》讲一个女工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而去游说同事们放弃奖金,导演达内兄弟(3次捧得金棕榈)运用近乎纪录片的形式拍摄,镜头始终跟随女主角去一家家敲门……毛里塔尼亚的《延巴克图》取材于2012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展现伊斯兰教极端教旨主义控制下非洲城市青年的悲惨遭遇:一对未婚男女同居后被乱石砸死。再如意大利的《人力资本》以政治纪实片风格呈现贝卢斯科尼当政时金融界的种种肮脏勾当。

    民族电影勃发,给本届申奥片带来多元化的格局。83部中,亚洲占20部,非洲占7部,拉丁美洲占13部,大洋洲占2部,欧洲和北美占41部。亦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伊拉克、尼泊尔、巴基斯坦、摩洛哥、多米尼加、马耳他、冰岛等电影小国都有佳片送来。当今世界电影什么样,从申奥片可窥一斑:多创意、多题材、多类型、多风格的总格局。

    在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欧美文艺奖项的评选内,向来是不看重销量或票房收入,而注重描写之深刻,对人物内心的剖析细致入微,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同最佳影片的标准大相径庭:后者是厚大薄小,前者是厚小薄大。深刻、温馨(充满人情味)的小品较获青睐。纵观其86届,获该奖的大片仅1部,而小品多不胜数,本届几乎全都是小制作,亦即小人物当主角,内心戏十足且有艺术创新的精致小品,这更增强了竞逐的激烈程度。

    本届申奥片中有13部出自女导演之手,占比17%,这是前所未有的。其中4部来自亚洲,3部来自拉美,2部来自中东。不过小金人对女导演的参赛片历来不大领情。迄今仅3位拿过最佳外语片。这或主要是评委们以白人——老男人占主的大男子主义在作祟。

 

 

编辑手记

    从严敏发来的一篇短文中才得知今年是电影《乱世佳人》上映75周年,火速联系托托将海报赏析改成此专题以作呼应,并因此暂停一期“银幕之外”,我想也许并不会有人反对吧。

    比起这个通俗的名字,我个人更喜欢其原著译名《飘》,无论从字面意思及意译都直指名词翻译界的神来之笔“可口可乐”。想必也正是这样一个名字,吸引了老中青三代的读者及影迷。在众多描写南北战争的著作中,这部小说应该是因为被翻拍成电影而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

    如果要在现代影史上评比最傲娇的十大角色的话,白瑞德和郝思嘉应该会无悬念进入前三甲.虽然在拍片时曾流出两位主演不合的传闻,白瑞德甚至在拍吻戏前会故意吃大蒜。但这并不妨碍盖博就是白瑞德,费雯丽就是郝思嘉。他们如此相像,就像两只刺猬,在家国破碎之下相拥取暖,却又彼此试探和伤害。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郝思嘉和阿什利根本不是一路人,但她自己就好像转不过弯儿来。

    在对待感情问题上,郝思嘉远不如她跪在橡树园的土地上发誓时那般坚毅果敢,不过这也是要有资本的,否则就不会让白瑞德拜倒在她一身窗帘做的丝绒连衣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