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市场

发布时间:2014-09-03

8月基金市场点评

    沪深两市指数分道扬镳,大盘股发力推动沪指上扬。

    证券市场方面,7月份密集出台的政策利好本月终于耗尽,虽然在大盘股的支持下上证综指小幅攀升,但深证成指却冲高回落,指数较上月有所下探。截至829日,上证综指报收于2217.20点,微涨0.71%;深证成指收于7841.70点,下跌1.45%;从政策面来看,虽然仍有转融资费率下调、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出台等利好,但对投资者而言并未具有实质性利好内容;从技术面来看,经过上月大幅放量上涨,两市利好出尽,指数回调成必然趋势;板块方面,电子信息板块本月受电商概念利好刺激,上涨8.13%,成为本月领跑板块;上月领跑的银行板块则出现3.76%的跌幅,成本月板块垫底。

    利好政策频出,国债企债指数上行格局未变。

    债券市场方面,国债企债指数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走势,国债指数更创造了连续12个月实现指数上涨。截至829日,国债指数报收于142.74点,涨幅为0.31%,较上月涨幅有所放大;企债指数报收于175.19点,上涨0.80%

    创业板基金风光不再,蓝筹基金发力上涨。

    8月份,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所持有的重仓股上海钢联月度大涨25.93%的带动下,月净值取得10.57%的涨幅,成为本月股票型基金涨幅榜冠军;信诚深度价值股票所持有的重仓股长安汽车、益佰制药、大华股份本月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导致该基金月净值下跌3.87%,位居倒数;上月涨幅第一的长信金利趋势股票本月受有色板块下跌影响,月净值仅上涨0.71%,排名中游。

    ETF基金涨幅分化,中小板基金逆转颓势。

    本月,ETF基金未能延续此前大部分上涨的良好走势,除数据表现异常的易方达深证100ETF外,呈涨跌各半格局。其中,上月表现不佳的中小板基金集体发力,出现在排名靠前位置。重点布局制药及医疗器械的嘉实中创400ETF基金在相关股票资产的拉动下,月净值上涨7.01%,排名居前;上月倒数第一的易方达创业板ETF则以6.75%的涨幅位居其后;受银行板块大幅下跌的影响,金融类ETF集体出现在本月垫底位置,投资银行类股票比例最大的华夏金融ETF基金月净值下跌3.51%,成本月倒数第一。

    激进配置型基金上涨格局延续,重仓股基金优势明显。

    上月以来,激进配置型基金表现良好,本月亦取得不错成绩。东吴嘉禾优势精选股票以11.05%的月净值涨幅成为本月涨幅头名;国泰聚信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则受到所持有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股的拖累,月净值下跌1.36%,成所有激进配置型基金垫底;此前疲软近半年之久的上投摩根成长动力混合本月终于依靠重仓股长盈精密超10%的涨幅带动下,实现月净值上扬,涨幅达6.93%,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在涨幅排行前列。

    混合型基金涨多跌少,债券资产表现稳健。

    本月,标准混合型基金依靠股票资产的拉动,绝大部分实现净值上涨,仅三只基金本月净值出现下跌。天业财富增长混合所持有的新宙邦月下跌9.04%,拖累该基金净值表现,以0.56%的月净值跌幅成为本月倒数第一;沉寂良久的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所持有的重仓股新筑股份、广日股份、中环股份本月涨幅均超过10%,拉动该基金净值月上涨9.06%,成本月涨幅第一;持续关注的宝盈核心优势混合依旧延续了此前的良好表现,本月净值上涨6.68%,排名靠前。

    保守混合型基金本月表现出色,全部实现月净值上涨,上月表现出色的国投瑞银融华债券本命延续了此前的优良表现,蝉联月涨幅冠军,月净值上涨4.07%;国泰金泰平衡混合受重仓股人福医药下跌影响,月净值微涨0.30%,位居末位;笔者一直关注的国联安安心成长本月继续疲软表现,净值微涨0.79%,涨幅较上月有所收窄。

    普通债券型基金集体飘红,股票资产拉动涨幅。

    本月普通债券型基金在国债企债指数持续上涨的利好刺激下,全线上涨,仅新近建仓的国寿安保尊享债券以0.30%的涨幅成为本月普通债券型基金涨幅垫底;浦银安盛季季添利债券月净值上涨2.00%,领跑本月普通债券型基金涨幅榜;上月表现欠佳的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债券本月净值上涨1.13%,扭转了上月的疲软走势,排名靠前。

    股票资产拉动净值上扬,封闭式基金持续稳健。

    8月份,封闭式基金表现较佳,老牌基金更是占据涨幅前三位置,其中,基金鸿阳月净值上涨10.93%,所持有的重仓股凯美特气、博实股份等涨幅均超过10%,为该基金净值上涨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重点投资银行领域的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定开混合成本月垫底,月净值下跌0.39%;曾表现大起大落的新华惠鑫分级债券本月表现较为稳定,月净值上涨3.95%,排名靠前。

    QDII跌多涨少,港股类基金集体疲软。

    本月,地缘政治紧张带动能源价格不断走高,但受欧盟宣布定量宽松在即和美联储将延期退出定量宽松传闻的影响,包括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仍实现上扬,香港恒生指数则受到沪深股市影响,小幅下探。截至829日,香港恒生指数报收于24742.06点,下跌0.06%;道琼斯指数收于17098.45点,上涨3.23%;纳斯达克指数报收于4580.27点,上涨4.82%。美国市场表现出色带动投资其中的QDII取得不错成绩,而大宗商品、黄金、香港市场的QDII则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在所有QDII中,上月曾垫底的国泰美国房地产开发股票QDII本月净值上涨4.25%,再次位居第一;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股票QDII则受市场影响,月净值下跌5.29%,成本月QDII中倒数第一。(余音)

 

 

蓝筹重振风采?

    按:2014年基金半年报在829日全部披露完毕,每只基金厚达约40页、全文3万字左右的基金半年报,充斥着各种信息。基金投资动向、对比基准业绩、基金收入等必读信息之外,基金展望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基金展望包括了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三部分展望,这个展望一般为基金经理根据最近的投资情况和市场状况,在基金半年报披露前的一周左右时间写好的一个报告,也就是820日左右写的展望报告。这些投资展望信息,不仅对持有该只基金,而且对其他基金投资者或A股市场投资者都有意义,他代表着过去一两年持续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看法。

    多数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法趋于谨慎,均认为随着政策微刺激的延续、经济的逐步企稳,市场预期将呈现震荡向上的格局。在个股的选择上,折价率高、海外稀缺、高分红收益率的蓝筹股被看好,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公司则是基金经理们重仓的目标。

    对于下半年市场的走势并不十分悲观。近期市场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近期的上涨主要是受流动性的推动而非来自经济本身的作用。市场未来能否形成一波像样的上涨行情还需要实体经济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复,例如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改善、发电趋势的改善、地产销售的改善等。——中邮战略新兴基金

    传统经济在去产能的压力下逐步收缩,这将对转型期的宏观经济形成持续压制,而政策底线又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之前,经济将经历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场缺乏整体性机会。而考虑到市场广谱资金利率逐步下行的幅度虽然有限,但趋势相对确定,股票市场可能已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对经济前景不必过度悲观。——华夏盛世基金

    沪港通将是下半年投资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价值股与优质的成长股下半年都将有所表现,但一些成长确定性较差、估值较高或长期投资逻辑存在瑕疵的成长股将面临较大风险。我们判断中国的经济有望逐步企稳,流动性继续保持相对宽松,央行的再贷款、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资金投放等有望持续。在此种背景下,证券市场总体仍有望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与宏观相关的一些行业有望出现比上半年更好的表现。——嘉实增长基金

    企业的库存水平存在调整的可能,故企业整体业绩受压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市场资金方面,由于今年股票供给相对增多,导致资金供应较去年相对偏紧,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趋于下行。因此在流动性无重大改善的前提下,外加面对业绩与估值的双重压力,我们判断在下一阶段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低位震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

 

 

贾鹏:广泛挖掘 精选成长

    研究员时代的广泛涉猎,为建信基金基金经理助理贾鹏的研究和投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初步奠定了他的投资理念。他说,A股市场有过度研究的特点,信息的传递速度快、市场盲点少,导致投资的趋同化,因此要想取得超额收益,需要广泛研究,或者寻找市场冷落的机会,或者提前预判、抢先半步。

    具体而言,贾鹏将自己的投资组合建立理念归结为适度均衡、降低换手、广泛挖掘、精选成长。适度均衡就是在行业配置、风格上不走极端,坚持分散化投资,当然,这并不是说机械的按照指数化配置,可以在一定阶段对某些行业进行适度偏离,比如现在行业景气度比较高的医药、精细化工、环保、消费电子等。降低换手是指在投资时将时间尺度尽量放长,避免冲动交易。广泛挖掘顾名思义,精选成长则是基于A股投资风格的考虑,总体上看A股投资者偏好成长投资。另一方面,贾鹏的投资理念也与他比较欣赏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有关。

    彼得·林奇是公认的选股高手,贾鹏认为,他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广泛挖掘上的精选成长。当然,学习彼得·林奇,对投资经理的勤奋和热情要求很高,必须对公司和行业没有偏见,对新的投资机会足够敏感才行。说到底,没有对投资发自内心的热爱,就没有向彼得·林奇学习的基础。

    贾鹏认同的另一位投资大师是索罗斯。他觉得索罗斯非常擅长在大尺度上思考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并且对基本面与资产价格的运行规律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洞见。索罗斯的很多方法对思考当前的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贾鹏注重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他觉得好公司有几个特点:所处行业市场空间较大,行业增速高;行业供给没有明显过剩,竞争尚不激烈;公司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常常体现在产品、成本、渠道、管理等方面;财务上,公司的投资回报率(ROIC)较高。

    他觉得投资回报率是个很好用的指标,不论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的行业。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在利润率、周转率上的差异,能够较好的判断企业的资质。

    面对A股市场,投资成长股,有个很难回避的问题,就是高估值。在这个问题面前,贾鹏认为,判断成长比判断估值重要,只要企业成长的势头没有逆转,不要轻易地卖出。当然,在比较估值时,他会使用比较常用的PEG的方法,判断市盈率和净利润增速是否匹配。对于纯概念的伪成长股,以及出现严重估值泡沫的股票,贾鹏会坚决回避。

    在投资上,贾鹏说,买入股票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可以落实到两方面:估值足够便宜、市场对公司的增长预期有可能明显上调;卖出股票则要看看有没有这些信号: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产品价格与毛利率同时下降。这些规则说起来简单,坚决执行却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贾鹏毫不讳言自己也会犯错。总结经验,他觉得做投资要避免这些心理问题,比如过于介意买入价格导致错失长期机会、情绪波动影响决策、放弃行业龙头而去购买补涨股票等。因为有时成长股的周期会长达一两年,而放弃行业龙头则可能因小失大。

 

 

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

 ——《在不确定的世界》读后感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王宁山

    罗伯特·鲁宾,这位有着高盛26年的从业经验、在白宫和财政部的6年半任职经历以及其后花旗集团辉煌历程的人物,在卸任之后,以回忆录的形式向公众阐述了自己的经历及背后的思想。

    面对危机

    鲁宾任职于华盛顿期间,发生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等好几起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在他卸任后美国也发生了911及土耳其金融危机。本书主要围绕着作者如何去处理和看待这些危机来展开了详尽的阐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其实更加像一本管理和政治类书籍,而不是一本投资类书籍,最适合大公司/政府的高层来阅读。

    在担任经济委员会主席以及财政部长期间,罗伯特鲁宾的一个重要施政方略是削减财政赤字,并且认为赤字会影响利率,从而严重影响经济。这种主张甚至遭到了反对者的讥讽。而赤字削减方案中也包括了增加税收的内容,于是遭到供给学派的强烈反对,他们预言这样的方案将导致失业的增长、更高的赤字和经济停滞或经济衰退,甚至有人干脆将此方案称为一张通往经济衰退的单程票

    然而,事实是美国经历了该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大量的私人部门和新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通货膨胀达到很低的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投资增加、生产率增长、低水平财政赤字和随之而来的贸易盈余等一系列呈现正效应的指标证明了当时决策的正确。

    尽管在危机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英雄本色,鲁宾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却更加谨慎。在处理过几次危机后,鲁宾在辞去美国财政部长时留下感言:亚洲危机的全部经验给我留下了这样的看法,那就是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几乎是肯定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更严重。市场在扩大,信息流动在加快,流量在扩大,贸易和资本市场不断继续隔阂。(这个预言和他对墨西哥危机的处理让人想起后来2008年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和2009年的希腊危机。)

    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

    在处理多次危机的过程中,鲁宾制定政策和策略时始终包含着基本的哲学思想: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概率思考一直贯穿他的整个金融生涯和政治生涯。

    回忆高盛公司的任职经历,鲁宾总结道:金融模型是有用的东西,但也是危险的东西,因为现实生活总是比模型要复杂的多。鲁宾相信,成熟的决定并不仅仅基于既有模型,而是建立在确认相关变量以及把其中每一种变量与概率联系起来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分析过程,但也涉及主观判断。而最终的决定既反映了决策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因素,也反映了本能、经验和感觉

    在处理亚洲、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联邦政府信誉危机、股票市场的升降、后“9·11”世界的挑战和正在进行的财政政策的争辩和其他重大经济政治事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鲁宾对不确定性这个人生哲学反反复复而又恰到好处的应用。他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告诉读者(首先是美国公众),自己是怎样在克林顿内阁中去学习、把握那些对他们来说难以置信的世界上的变化。

    对于这个世界上不得不与美国一同生存的人们来说,鲁宾的金融和政治思想为人们了解未来十年间美国有识之士对世界(包括对中国)以及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看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参照。正如鲁宾所说,当今世界的变局,才刚刚开始。如何把握与美国的关系,需要各国的政治家们做更多的功课。

    对于传记类的书籍,读完之后都有一种想效仿学习主人公的冲动。但是,想一想,要学鲁宾的人,不仅仅要学习他的概率性思维,更要有他早前从一般中学进哈佛、一年后拿到优秀学员的天资;要有他自己说的做起事来忘掉一切的专注力;也要有他听天命的豁达,也要有做不了鲁宾的准备。仅仅看看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仅仅看书是远远不够的。

    * 投资观点

    宏观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处于波澜不兴,经济低速增长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由于财政政策的定点投放,资本市场比以往更加重视财政政策引导行业。很多传统产业依然处在去产能化阶段。新兴经济在茁壮成长,主要是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板块(军工行业也是典型的产业升级行业),处于明显的产能扩张阶段。2012年以来存量资金博弈的局面即将过去,A股在两年以内迎来资产配置性行情的概率很大。

(中欧基金陆文俊绝对收益策略组)

 

 

泸州美酒、带绿荔枝与灵武

 益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人的知识不仅来自于知行合一,更要在行知的过程中交各种良师益友,相互启迪,唯有如此获得的体验才更有回甘,恰如美酒一般。

    由于三公消费禁酒令的限制,我国白酒企业90%都遭遇了业绩下滑,为了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泸州老窖推出了包装简约、充满上世纪6080年代怀旧色彩的酒品,即特曲60版、80版产品,一方面响应政府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另一方面引领白酒业价值回归的新风尚。20147月底8月初,酒城泸州市政府以实际行动支持泸州老窖推广低碳质优价廉的怀旧版特曲,由市政府接待办梁主任带队的小组来到天堂杭州,准备借此辐射整个浙江市场。

    推广新的酒品需要品鉴,品鉴需要贵宾,我在位于南山路的胡庆余堂药膳安排了一次贵客对两种怀旧版特曲的品鉴,还有一瓶经典版国窖1573作为对照。看着这三瓶酒心里着实喜欢,不同的包装风格代表着泸系浓香型白酒的三个最风光时代,1960年代的小圆瓶古朴大方,1980年代的小方瓶端庄典雅,现今的国窖1573水晶瓶精致奢华。倒入酒杯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酒花和酒液的色泽,三种酒的酒花大小都差不多,只是国窖1573的酒花更加细些,消散的也慢一些,举起酒杯于灯光线下直观,3个酒品酒液均色泽无色通透,挂杯明显而厚重。接下来就是品评香气,60版小圆瓶闻香略冲,接着就是酒香浓郁扑鼻,有一丝甜甜的气味;80版小方瓶闻香和60版是相同的,国窖1573闻香很柔,没有前两款的略冲感受。最重要的评味要登场了,轻酌一小口60版,感觉与熟悉的1573非常相似,强烈的辣感充满整个口腔(和国窖1573有区别),不断刺激着唾液的分泌,顿时刺激感消失,舌间翻转酒体和唾液混合物,其粘稠的醇厚感一下子体现出来了,很是奇妙,此时典型的浓郁窖底香味层层泛出,连绵不绝,很纯净没有一丝杂味,香味很协调,那气化感冲击着整个鼻腔,鼻腔内充满着香气,下咽时明显能感觉非常顺柔,一点都不刺激咽喉,而且浓郁的后味还在口中停留,入肚很暖和,这款60版很明显的是前段入口很暴烈,香气冲顶,中段比较醇和柔顺,诸味协调但香气照样不减,收尾非常爽净,回甘明显,而且口中香气能持续很久,一点都没觉得甜腻,和国窖1573基本是一个路数,后者只是少了些许那么强烈的冲击,酒体勾调的很舒服,诸味更加协调,香味持久,功底很深厚,不愧是浓香中的典范。过后的空杯留香,国窖1573也更加明显持久。再品尝80版,其实除了包装是小方瓶之外与60版完全一样。

    酒过三巡,来自泸州的朋友介绍道,老窖此次推出的60版小圆瓶和80版小方瓶其酒质和勾调手法和经典装国窖1573是一致的,60 80版口感刺激暴烈是因为采用了1573优质基酒后没有直接经过三年的洞藏陈化,蒸馏出酒勾调后直接灌瓶出厂。原来如此。

    泸州老窖特曲60版的主题为致敬老县长。这是泸州老窖历史上有名的工农牌特曲,是建国后一票(酒票)难求的珍品。在1952年夺得首届中国四大名酒之后,在60年代,泸州老窖特曲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大众的消费价格广受好评,多次在各种酒类评选中屡获殊荣。但在那个年代,一般老百姓要想消费一瓶泸州老窖特曲需要依靠酒票购买,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可能喝上一瓶特曲,并且当时特曲广泛运用于县一级领导接待中,当时老百姓亲切的把泸州老窖特曲称呼为老县长

    泸州老窖特曲60版、80版不在市场公开流通,是通过定向限量发放酒票的方式来面向市场。20147月国窖1573市场价为1589元一瓶,8月份为了抢占高端酒市场,降为799元一瓶,而6080版特曲如果没有酒票去厂里买也差不多价格,有了酒票只要三四百元一瓶,的确非常实惠。(未完待续)

    (作者为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