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
瞬间focus ·他们俩
图1
哥:找我何事?
猫弟:妈不理我。
哥:妈很罗嗦,她不吭声最好。
图2
猫弟:妈昨天说我开销大,她是不是
后悔领养我?
哥:不会的,你可福气了,她说要养你
一辈子。哪像我,她催我早点自立呢。
图3
猫弟:哈哈真开心!那现在你陪我玩!
哥:好吧,我们比比谁力气大。
图4
哥:我顶不走你,那你就当我的枕头
让我靠一靠吧。
猫弟:^_^
马茵/图文
话匣子topic · 俞可
土山湾之土
因明末阁老、“圣教三柱石”之首徐光启后人结庐守墓并繁衍生息,徐家汇由此得名,鸦片战争后发展成为沪上天主教中心,被誉为“远东的小梵蒂冈”。
因疏浚徐家汇周边肇嘉浜、蒲汇塘诸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高二丈长十余丈,致使蒲汇塘须绕此土山经法华浜而入肇嘉浜,故名“土山湾”。1864年,耶稣会成员在此削土建屋,并把因太平天国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孤儿院从青浦蔡家湾迁入并命名为土山湾孤儿院。而早在1851年,常驻申江之畔的西班牙修士范廷佐和意大利修士马义谷以建造徐家汇大教堂为机缘设徐家汇画馆,培养华人画匠。随着徐汇画馆迁入土山湾孤儿院,成为该院下设美术工艺所,该院渐次增设画馆、雕刻间、图画间、皮作间、细木间、粗木间、布鞋间、翻砂间、铜匠间、印书间、照相间、风琴作等工场,形成图画馆、印刷所、木器部、五金部、照相部、铜器部和中西鞋作部的基本布局,又名土山湾工艺院。
“衣之食之,教以工艺美术”,即教会“救灵”惯常采用的养、教、工三者结合模式。孤儿6岁前由育婴堂的嬷嬷抚育,俗称“土山湾堂囝”,之后男女有别,女童入圣母院学习,男孩则进慈云小学读书。至12岁,男孩完成4年初小和2年高小,院方按照各自禀赋与意愿把男孩配置到该院各个工场,6年满师,其中2年在工场与小学间穿梭,半工半读。
学徒生活可谓寒窗。在画馆,仅练习线条就长达半年,从直线、横线、斜线直到弧线、圆圈,以粗细、深浅、疏密等不同线条勾画物体形状尤其凸显质感。第五年学水彩,第六年学油画,并植入人体模特。从西方进口的范本、碳棒、颜料和画布等则充当一流教具。其自编自印教材独树一帜。《绘事浅说》第一卷叙述习画宗旨及用笔诸法,第二卷解说人物身体的构成和比例及具体画法。《铅笔习画帖》第一册示范线条和花纹,第二第三册则演示人物画像。
率先在土山湾,中国的西洋美术教育体系与方法予以确立。对于无缘西天取经的中国学人学子,土山湾无疑是一扇洞察欧罗巴文化的窗户,尤其是土山湾画馆,成为继北方清宫油画、南方外销油画之后近代中国“西画东渐”又一样板。“天主教入中国,上海徐家汇亦其根据地之一,中西文化之沟通,该处曾有极珍贵之贡献。土山湾亦有可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徐悲鸿语)。这绝非言过其实,就连当时已如日中天的任伯年也慕名前来拜师求艺。海派美术遂诞生。
由这些艺界名家精心栽培的“土山湾堂囝”,最具国际影响力者非张充仁莫属。1985年,张充仁的一只右手模型由法国艺术收藏馆永久珍藏型。获此殊荣者全球仅三人:罗丹、毕加索和张充仁。“土山湾堂囝”即便不能在艺界脱颖而出也非等闲之辈,其临摹的西洋画“往往三四尺见方的一幅要售七八担米钱”。历届世博会在中国征集展品,虽屡屡挂一漏万,但绝不可能舍弃土山湾。1900~1940年间,土山湾累计7次出征世博会,4次夺奖。首次远征,土山湾便以“徐家汇建筑模型”木雕作品荣膺1900年巴黎世博会金奖,一鸣惊人。该模型散发的那股风情绰约使比利时国王莱奥波德二世一见钟情欲罢不能,遂下订单,请土山湾孤儿为王宫后花园打造中国宫。1913年,德籍耶稣会修士葛承亮率土山湾孤儿院数十名学童,历时一年,雕刻成一座高5.8米、宽5.15米、进深1.36米的全柚木牌楼。该牌楼相继高调亮相于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1933年芝加哥世纪进步世博会和1939年纽约明日世界世博会,却在海外颠沛流离百年,上海世博会前夕得以重返故里,雄踞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展馆大厅中央,成镇馆之宝。
如今,最后一批“土山湾堂囝”已届耄耋之年,但那曲院歌仍日夜萦绕耳畔:
哪里是我们的家?哪里是我们的家?
土山湾工艺院,土山湾工艺院。
它的历史悠久,它的规模伟大。
那里的师长你爸妈,那里的生活真愉快。
呀!我们忘不了它,我们爱护它。
她是我们的家,可爱的家。
家便是根,根总是深深扎于泥土,愈深,生命力则弥坚。可见,土山湾之土乃安身立命之土,育才树人之土。
心归何处anchor · 章沐
拒绝竞次回归公平与正义
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矛盾是社会不公,这种不公,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而且成为了无法否认的存在,以及它“对国家及国民利益的威胁”。
好在这一年多来,一系列措施都在证明新一届中央已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了多种抑制措施。这是重症,医治这种重症,确实需要执政者的决心和健全的法制,但最后都要落实到人。如果说,公平、公正、正义,是一棵给民众挡风避雨并给以幸福果实的大树,那么人们是否拥有公平、公正、正义之心,就是这棵大树生长的土壤。
当然,公平、公正、正义之心,首先是对执政者的要求,对制度的要求。
按经济规律,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在经济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办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加大经济活动中的科技、教育的投入,在增加本国人民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另外一种是,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人为压低他们的工资,放任自然环境的损害为代价,来赢得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这一种办法,被形象地称之为“竞次”(race to the bottom),即是打到底线的竞争。
中国这几十年来,作为“特色”坚持的,就是这种为了GDP的“竞次”。
这方面突出的、也是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招商引资”。
不容讳言,上世纪末,中国经济在原有体制框架下的自主高增长动力就已经衰竭。加上分税制的出台,地方政府赖以推动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源,被全部上收了。“一票否决”的GDP考核方式,却丝毫没有改变。各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本地经济增长,引进外资便成为了几乎唯一的依赖,国家也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给予毫无节制的鼓励。于是,GDP疯狂增长了。引资之风也猛刮了,刮得最炽热的是长三角,地方政府甩卖式的竞争一时间达到了异常惨烈的程度。苏州土地开发成本从每亩20万元,压到了每亩15万元。周边的吴江、宁波、杭州,包括上海,都先后加入了这种恶性杀价竞争的队伍。上海郊区每亩土地价格,竟压到了5-6 万元。不降,就会失去竞争力的呀!FDI“竞次”一旦形成,必有组合性的竞次策略,公平、公正、正义,就是在“优惠”之名义下,大幅度沦陷。最大的受害者,却是作为分散的个体职工,尤其是缺少文化技术的农民工,并从农民工波及到大学毕业生。为了在“竞次”风中维持某种价格竞争优势,他们各种自发和合理的诉求被压制了,其中包括报酬,始终被压缩在底线附近。对此,西方评论家们发出了如此惊呼:中国正在摧毁资本主义!他们绝不是惊奇于中国的竞争力,而是惊奇于我们竟然能够如此大胆地逾越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底线,向着野蛮、冷酷的原始资本主义倒退。
中国人的公平公正之心,就这样面临当代世界的无情考验!
点·藏observation · 梁志伟
炒高彩瓷本是一个“局”
新世纪之后,一批“钱多人傻”(此处“傻”仅指他们缺乏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并非指头脑“傻”,其实富起来的阶层都特聪明特有智慧)的浙江企业家、山西煤老板各地房产商等率先出境去香港、纽约、伦敦、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竞卖会竞拍艺术收藏品,但他们大多竞拍的多是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瓷器、鎏金佛像、帝王印玺、明清家具、竹木牙雕器等。由于他们不太懂得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史,欧美藏家收藏中国古代器物史。所以,他们互相摆谱,互相较劲,互相竞拍欧美藏家抛出来的中高档中国古董,以致把那些原来行情价仅为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元一件的货,多炒高到了十倍或以上,多炒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过亿元,让那些欧洲拍卖巨头、欧洲藏家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土豪式的大买家像绵羊一般被狠狠宰了一年又一年,新世纪后至少过千亿的银子,如水般这样流出去了。再试问十年来,在海外拍卖会上以创造世纪拍卖纪录之价格拍下的中国古董,中国大买家买下带回国内之后,又有几件著名器物被再带出国外去拍卖,让老外争夺而赚到大钱的,答案是难找见。至于一些非著名的拍品,重新换手到老外手里肯定是有的,查查苏富比、佳士得拍卖档案,应该能查到,但肯定是少得可怜。
终究,最爱中国文化、中国古董的还是中国人自己,欧美再大的中国古董藏家也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看客、仅是中国古董的玩家,流露在海外的中国国宝,等中国真正富强了,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自然都会回家。中国国家文物部门早就发文反对中国富豪以高价、天价拍回国宝;中国传统的古玩收藏家,也反对中国富豪成为海外拍卖巨头炒高中国古董的帮凶,以高价、天价把中国古董拍回来。如此十倍、百倍以上炒高中国古董行情,让那些真正有文化、有修养、有眼力但钱袋不厚的中国传统收藏家,怎能再上手,在收藏过程中品位文化和历史。
从整体上来看,近三十年来,欧美拍卖巨头联手把中国明清官窑彩瓷炒到大千万、小几亿元,如一件审美趣味平庸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竟被炒到2、8亿港币,这本身就象是一个局。一个借用海外中国明清官窑彩瓷存货多,使于炒作而布的炒作大“局”、炒作陷井。为何这样说呢?读者诸君可以继续看戏看不下去:凡中国土豪近年来以大几千万、小几亿元在海外著名拍卖会上拍下的中国明清官窑彩瓷、中国明清鎏金佛像、中国清代官廷印玺等,在今后的八年十年之内,不太会再有中国富豪用真金白银接盘,除非中国富豪自己再设局玩“假”接手游戏,欺骗收藏舆论界。
总之,无论在境外还是境内,收藏拍卖中国珍贵古董,拼眼力所创造的拍卖新纪录,才是真实可信的。而“钱多人傻”仅靠拼经济实力刷新的所谓世界拍卖纪录,多含水份,水份过多就会形成泡沫,而泡沫最终会破灭。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企业家以8千万美元拍下梵高名画,后半价转卖,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之一。
笔记本story · 金钱草
人人都有“暴晒症”
有思想的晒思想,没有思想的晒身体,出门的晒风光,在家的晒时光,实在不行就晒晒心灵鸡汤。
含蓄内敛的中国人与互联网对接后,就像受到了核辐射,整个民族性格都发生了裂变,人人都像得了“暴晒症”。有思想的晒思想,没有思想的晒身体,出门的晒风光,在家的晒时光,实在不行就晒晒心灵鸡汤。只有没想到的,没有晒不到的。
一批“暴晒狂”横空出世,并不断升级换代,从芙蓉姐姐到兽兽、郭美美,一再挑战人民群众的承受极限,连一贯高调张扬的美帝国主义和它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唯恐落后就要挨打,迫不及待地张开翅膀,欢迎凤姐去传经送宝。
具有房子情结的中国人,这些年被首付款、房贷搞得焦头烂额,突然发现还有这么个地方,不用到处举债凑首付,不用吃糠咽菜还贷款,就能拥有一亩三分地,并且能自由播种,以为捡到了天大的便宜,一窝蜂涌到网上抢地盘。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也为全民暴晒埋下了祸根。
按现下说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如果网上没有几个家,就有理由怀疑其心理不正常。为了证明心智健全,俺不光在各大社区、网站立了户头,还注册了QQ、MSN,并衍生出了系列空间、微博、微信。为了打理这些“物业”,俺常常废寝忘食,在各大网站日夜巡逻,唯恐荒了这白捡来的地盘。由此及彼,俺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些坐拥房产无数的土豪贪官们的辛劳。
毛主席说过:“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话放在全民暴晒上一点也不过分。如果网络只对特定阶层开放,只有几个政府官员、明星大腕在那里喋喋不休,老百姓是不会当做自己的事业似的没日没夜耗在网上暴晒的。网络这东西最人性化的一点就是对谁都一样,官大官小,钱多钱少,美丑不分,老少皆宜,也不会因为文字水平欠佳,就不给发表。想晒什么、几时晒,都是自己说了算,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男女平等,亲疏无别。
这对压抑了几千年的同胞来说,个性解放的意义绝不亚于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各族人民自发地投入到了这股洪流中,网上网下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学者文人晒思想,明星大腕晒八卦,老百姓的生活平淡无奇,吃顿包子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能对着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使劲。早晨起来晒梦,中午开始晒饭,晚上集中晒聚会,深更半夜还有人在被窝里晒生命感悟。现在想要了解一个人,根本不用组织调查、街坊邻居听墙根,只要找到微信号、微博、空间地址,就OK了。大家都全方位地暴晒,唯恐天下不知。
所以说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比较张扬的,能给全世界人民留下含蓄内敛的印象,一是脑子让孔老夫子的紧箍咒勒坏了,二是也没有个得力工具。你给李白、徐霞客个智能手机试试,当年那么简陋、恶劣的内外部环境下,都能把祖国山山水水滴滴不漏地晒出来,搁在今天,那就是网络大V,拥趸无数,风光无限。要是他俩就“蜀道难”展开一场辩论,其阵势绝不亚于方舟子和崔永元的转基因混战。
老百姓现在都长了心眼,看完新闻联播后,立马上网搜帖子,最大限度地丰富信息内容。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全国人民都无师自通变成了新闻记者,拍照、编辑、上传、发布,好多消息都抢在了官方媒体之前。明星大腕们也不拿媒体当回事了,生个孩子、闹个婚变,自己就通过微博广而告之了。粉丝们都炒成一锅粥了,媒体才反应过来,整得新闻记者们都惴惴不安,再这么下去,还用自己干吗?
以前俺们舆情应对只要做好几家纸媒工作,保证负面报道不上版就高枕无忧了。现在俺们一天24小时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全国5.9亿网民都是俺们的假想敌:一个人在网上随便嘟囔一句,就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就会酿成一件公众事件。前几天,一房贷客户在微博上吐槽俺们的按揭贷款,一下惊动了各方神仙,俺们又是发私信,又是打电话,又是上门拜访,求爷爷告奶奶,才撤了这个神帖。这些“神吐槽”,都是野路子出身,打的都是自由拳,根本就不讲究套路,比媒体难对付多了。
自媒体时代,“暴晒症”泛滥成灾,有人欢乐有人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