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玩
欣赏
《绿底白梅》
尺寸:46.5×
1950-60年代作,
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RMB7,015,000
2013年春拍
常玉(1901-1966)是一位难得的现代主义者,他将中国美学的含蓄内敛与西方美学的夸张外放成功糅合在一起,堪称近现代绘画艺术上超现实主义的典范。其孤寂绝美的独特风格,二十世纪中国画家中鲜少有人能与其媲美。花卉题材在常玉一生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绿底白梅》创作于1950-60年代,作品中绿色底的运用、枝叶的穿插、留白观念,无一不是反映出他的母国文化背景。他将中国水墨画中常用的线条与空白,套入西方的空间结构,既有中国盆景的优雅古朴,又有西式瓶花的谨严奔放,两者自然结合,浑然天成。美学家蒋勋认为,由于常玉对生命本身的认真,使得他的绘画具有一种纯粹性。他的花卉最能展现生命中华丽与孤独的极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焠炼出的独特的文化美学,以及所呈现出的动人品质。
股票市场放鞭炮 古玩市场就热闹
股票牛市,不仅会培育出许许多多收藏投资爱好者,亦会培育出极少数练出眼力,又收进精品、珍品的收藏投资家
■ 梁志伟
最近几天,萎靡了多日的中国股市终于有了点起色,沪指站上2100点,给股场折戟的股民带来一丝希望,也让古玩卖家暗喜,因为,股市与古玩市有联动效应。
虽然古玩小市场对股票大市场几乎起不到任何影响,但是股票大市场却对古玩小市场影响甚大。股票熊市不谈,只要股票牛市一出现,只要股票牛市持续数星期、数月之后,总有一些赚到钱的新老股民,乐滋滋地走进古玩拍卖市场拍几件古玩书画,自己玩玩或送人,乐滋滋地走进古玩收藏市场买几件瓷器、玉器等,自己练练眼力或讨好老婆女友。
笔者一位画家朋友,平时画约不断,整天像画匠般勤奋画画,疲于奔命。但画画赚来的钱,觉得像是辛苦的血汗钱,不太舍得花。而把画画赚来的钱投入股市后,一旦赚钱,(他不计算熊市上亏了多少钱),总觉得是外快,就逛古玩市场,看到喜欢的古砚、黄花梨笔筒、明清小画缸等出手很快,同时兼顾家人,为老娘买老的翡翠镯头,为老婆买新的翡翠项链,为儿子买和田玉挂件。久而久之,懂得些古玩鉴定ABC,渐渐加入到古玩淘宝队伍,春秋节假日,随笔者去各地风景区、各地古镇,旅游淘宝。
分析这位收藏入门者的心理,也许因为往日股票亏多赢少,内心深处恨股票。一旦碰上牛市赚了钱,就会像报仇似的花钱买自己喜欢、平时又不舍得买的收藏品。因为内心有一种声音在催促:牛市赚钱不花,遇熊市亏钱就没钱花了。有时那些收藏入门者还直言告诉笔者:牛市上赚的钱就像捡来的、抢来的,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人生苦短,花钱买乐趣才对得起自己。像个守财奴,活着有啥乐趣?
上述现象说明:股市熊、牛的起伏,与古玩市场新成员的出现,是有联动关系的,即牛市时,培养出无数的收藏爱好者。
笔者一位企业家朋友,十几年来,累积了数亿资产,如遇股票熊市,他投资古玩书画比较谨慎。而一旦遇到牛市,只要有一二只股票涨停板后,他投资古玩书画出手就非常爽快,几十万、过百万元的古玩书画,中意的、喜欢的,谈好价钱就买。而一般是周五抛掉股票,或周五涨停板后,周一抛掉股票,周二、周三钱就打到卖家的账号上了。而一旦股票突然下跌,古玩书画之卖家,进钱的时间就会晚数周,甚至一二个月。因为股票突然大跌,这位企业家朋友再割肉买古玩书画,总是心里不爽,付款能拖就拖。如催款急就退货。所以,知情的卖家不会催,不知情的卖家催急了,生意就黄了。
以上举的两个实例是想说明:股票牛市,不仅会培育出许许多多收藏投资爱好者,亦会培育出极少数练出眼力又收进精品、珍品的收藏投资家。
当然,主要靠在股市上赚钱,成为世界级收藏家200强里面的收藏家,在上海也有,比如被誉为法人股大王的刘益谦、王薇夫妇,近十年已在当代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花了二十几亿拍下数百件历代古玩、书画及当代艺术品,创办了“龙美术馆”,并悉数展出他们个人所珍藏的所有的精品,这是特例。
当代股票市场与古玩市场之联动,最明显的联动效应就是:一旦股票遇上牛市,一旦股票指数数日、数周内直线上升,一旦股票数周、数月之间出现大幅上涨的迹象,整个古玩市场上就会“人气回暖”,古玩行情也会随之上扬,古玩商们都会笑迎股市上的赚钱客,卖家开高价,买家杀低价,人丁兴旺,好不热闹。真可谓:股票市场放鞭炮,古玩市场就热闹;股民藏家又相遇,买家卖家哈哈笑。
我收藏签名首日封的故事
刘艳签名十八大首日封
■ 麦永强
很多朋友惊叹我有这么多名人签名首日封,而我却认为,在首日封里面收藏的故事更是叹为观止,我的心灵永远为这些故事留有空间,我以为这些故事更值得珍藏于心。
收藏签名封是一个与签名人直接打交道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决定我能不能得到藏品,还能让我领略各界名流不经意间展现的人格魅力,而后者更让我欣喜备至,回味无穷。
2012年10月末,我的移动电话铃声响起,一见是陌生号码,便例行公事按下接听键,听筒那边说他是国家邮政局马军胜局长的秘书。在片刻停顿后,忽然想起两个多月前我曾给身兼交通部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十八大”代表的马局长写信,希望得到他为我签名、实寄的“十八大”首日封,那天距“十八大”召开还有9天。对方继续说,马局长允诺给您签名、实寄“十八大”首日封。我高兴得不等对方说完便连连致谢。
对方又说,马局长交代他怎么把我寄给他的钱退还。对了,我给马局长的“索签”信里夹了5元钱,是请他代买首日封的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难道能让马局长自掏腰包给我买封?但对方极为肯定地告诉我,马局长交待这个钱不能收。显然这区区5元钱给马局长和他的秘书造成了麻烦,我自责为了省事,明知故犯将这5元钱夹在信封里邮寄,而这违规行为不幸撞上了这位中国邮政管理当局最高领导人的“枪口”,他非但没有直接批评我、也未拒签,还与我协商怎么把钱退回。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
而
打开这个“牛皮纸”信封的时候,我一下怔住了,这个看似普通的信封,竟是先生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仔细研究了信封后,我坚信这个杰作必定是先生亲历亲为,邮戳显示邮局开箱时间是1993.4.4.11,
很多朋友惊叹我有这么多名人签名首日封,而我却认为,在首日封里面收藏的故事更是叹为观止,我的心灵永远为这些故事留有空间,我以为这些故事更值得珍藏于心。
(作者单位:天津市分行河东支行)
三种不同的“毛瓷”
醴陵毛瓷
7501瓷
7501瓷
■ 罗士俊
我们现在所称的“毛瓷”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专为毛主席制作生产、而且为毛主席曾经使用过的,就如这次拍卖的湖南醴陵生产的釉下五彩瓷。第二类是:专为毛主席制作生产、但毛主席未曾使用过或未及使用上的,如江西景德镇7501瓷。第三类是:虽不专为毛主席制作生产,但也是为国家机关如中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所生产的国家用瓷,这一部分中有些品种也为毛主席实际使用。如湖南醴陵群力瓷厂生产的釉下五彩蓝海棠系列等(笔者曾在“现代官窑器中的日用瓷”一文中有专门阐述)。在这三类主席用瓷中级别最高的当属第一类,既为毛主席定制生产,又为毛主席使用过的。其次为第二类,为毛主席定制生产,但未被毛主席使用的。最后为第三类,是国家用瓷,但一部分也曾被毛主席使用的。为什么第一类价值最高?因为第一,它的艺术含量和技术含量在当时是最高的,和第二类几乎是齐平,都是集中了当时制瓷界最优秀的艺术和技术人才进行制作,而且用的瓷土等材料也是当时最好的,都是优中选优,这些都是无可置疑的。第二,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只不过第一类“毛瓷”要比第二类“毛瓷”在生产制作上略早一点,一个是七四年,一个是七五年。第三,在文物价值上,第一类“毛瓷”和第二类“毛瓷”就出现了不小的差异,虽都是为毛主席定制生产,但一个毛主席实际使用上了,一个则毛主席未曾使用上。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这次香港拍卖会上,“毛瓷”拍出天价,那是自然而然的事。只要是真品,我觉得这还不算是最高,相较7501瓷,它应该还会涨,因为,它的存世量比7501瓷更少、更稀缺。
至于第三类“毛瓷”,我觉得也值得大家共同关心和研究,因为先前由于7501瓷过分片面宣传的原因,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相较7501瓷,认为它是普通生活用瓷,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相对低些。但是,从现代官窑角度看,除了它是由国家特制生产,用在国家特定场所外,它的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也是远远超出一般生活用瓷的,如蓝海棠系列生活用瓷,它的设计者就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丁华汉先生。
经过近四十年的大量使用,这第三类“毛瓷”虽比不上第一类、第二类“毛瓷”那样稀缺,但要找到成套的、较完整的第三类“毛瓷”也已非常困难。特别是其中个别品种,当时生产的量就非常稀少,现在要找到完整件更是难上加难。但不管怎样,这第三类“毛瓷”相比较第一二类“毛瓷”毕竟生产量大,在民间还会有一定的留存,收藏者在不经意间还会遇到,希望收藏者在平时多加注意。因为貌似普遍容易被忽视,所以,这第三类“毛瓷”就更值得玩味。
还要说明的是,这第一类“毛瓷”和第三类“毛瓷”在韶山毛主席遗物馆中都有陈列,在《走进毛泽东遗物馆》专著中也都有论述,这都是我们鉴藏“毛瓷”的最好佐证。而唯独曾经风靡一时的7501瓷却不见踪影,这不能不说是个有趣的现象。厘清“毛瓷”来源,正确认识和评价不同“毛瓷”的价值,是我们收藏各类“毛瓷”的前提,希望我这一文,对所有关心、收藏、爱好和投资“毛瓷”的人有所帮助。
编辑手记
久在古玩市场沉浸的梁志伟先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股票市场与古玩市场的联动效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编辑尚无答案,或许与中国股市的不确定、不规范、缺信用有关,也或许与中国股民的心理、文化有关。无论怎样,中国股民和古玩卖家像久旱盼甘露一般盼望牛市到来,到是共通心理。
本期“门道”也有变化:更“实”了,这是读者与编辑作者互动的结果。其实,“实”既包含理念,也包含方法、路径,“毛瓷”一文偏重后者。今后,这个栏目还会理念与方法结合、互现。任何藏品,一定由其历史文化价值构成,因此“毛瓷”的走红并不意外,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极致缩影。
在2013年(春季拍卖)雅昌艺术家价格指数排行榜上,常玉先生赫然列油画板块之首。编辑首次看他的作品,就被画中那种孤傲、纯粹的气质所怔动。李霖灿先生说,一朵花中见世界。花开花谢岂止是人间自然的生命迹象,亦是艺术家追求的极诣高标,交光互影地去深深体会,我们就会知道此中有真意。有人评,常玉的花卉最能展现生命中华丽与孤独的极致,从中可以看到他焠炼出的独特的文化美学,以及所呈现出的动人品质。本期赏析我们选择了一幅常玉2013年的春拍作品。
本期,“我玩”选择了建行人收藏签名首日封的故事。大家肯定从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成人之美的善意和签名人的品行(当然,您又能从中学到集藏签名首日封的方法和路径就更好了),编辑以为,收藏带给人的精神滋养,才是雅玩中最宝贵、最令人愉悦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