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沙龙
背景: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可谓天天有“新闻”。谈判之初中方代表更替,由宝钢变为中钢协;近几个月国内现货铁矿石价格和BDI指数(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该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反映国际间的贸易情况。该指数与国际经济情况和贸易活跃度成正比。)的大跌大涨;国内钢铁市场由冷转热,钢价连跌3个月之后又连涨3个月;大钢厂不顾谈判结果纷纷提价和中小钢企数次私下行动;此时,日本和韩国却分别接受了澳矿降价33%的长矿协议;同时,力拓的“间谍门”也让谈判变得更加微妙;7月24日。有消息传出中方与三大矿山的铁矿石谈判在十天左右可能达成协议,并表示不会接受33%的降幅。中国依然坚守在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桌上。
热点:铁矿石谈判结果的猜想
谈判破裂:
力拓不会同意钢铁生产商提出的将2009年至2010年基准合同价格低于当前现货价格,即降价40%的要求。——力拓集团铁矿石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沃尔什
中方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如果出现铁矿石供应问题,中国钢厂宁可减产。——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
中方谈判形势很不乐观,相比三大矿商,并无太多优势可言。中钢协能否在10天内达成谈判有很大疑问。——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杜薇
中方今年谈判破裂的可能性很大。但即便如此,也不用为中国钢厂担心。原则上,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市场化阶段,各钢铁企业也参与市场竞争。毕竟很多钢厂都是缴税大户,所以,在政府扶持下,钢厂提高的成本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换句话说,即使中国钢厂完全走现货市场引进铁矿石,也不会对钢企本身造成大规模、大范围的负面影响。——“我的钢铁”铁矿石分析师张铁山
不了了之:
铁矿石谈判就这样了,各家都处在维持现状的状态,而不是在谈判桌上。面对目前的状态,中方有两个选择:要么不再耗费精力谈判,接受力拓与日韩达成的降幅33%的协议;要么等力拓“间谍案”过去以后再说。但这就意味着,没有所谓的7月底最后的时限。—— 一位参与铁矿石谈判的中方人士
现在铁矿石谈判已进入垃圾时间,除中钢协在尽量争取外,国内大中小各钢厂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几乎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部分钢厂关心的或许不是铁矿石价格,而是其成本能否顺利过渡到下游产业,这无疑将挑战下游用钢企业的承受能力。——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
中钢协的做法太不现实了,这样拖下去,钢厂就要承担现货市场波动的风险,实际上,国内还没有大型钢厂愿意失去长协机制带来的优惠。—— 一位国有钢厂负责人
协会当然希望钢厂按有利于谈判的方向组织生产,但那只是协会一厢情愿的想法。——河北一中型民营钢企负责人
继续谈判:
由于是首次领导谈判,协会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迫切希望能谈出点成果来。可能三大矿商,包括国内很多同行都认为协会将退缩,但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协会有大步妥协的打算。我们做了一切能做的,包括统计行业数据、制定谈判策略、将行业意见上传政府部门、规范市场秩序,甚至不能做的也去做了,就是试图协调国内钢企的生产进度。5月底,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亲自前往宝钢协调涨价事宜,希望各大钢企在这个紧要关头不要涨价,否则谈判的空间明显又减小了。 ——中钢协人士
我们认为已经达成的协议价(降价33%)是一个公平反映市场情况的价格。我们希望中国客户也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是如果中国钢企现在倾向于在没有长期供应合同进行安全保障的现货市场交易或者混合定价,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销售。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是客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从一种体系跳转到另一种体系。——力拓
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我们关注的并不是价格多少。而是希望改变定价机制本身。也就是用现货价格指数来代替原来的长协价格。——必和必拓一位高层
现在需要揣摩的是,到底中钢协仅仅是代表行业态度,还是背后有相关部门的死命令。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大局下,前期关于国内产能限制、产品结构调整,包括兼并重组、资产清算等方面展开的工作,都是在矿价下降40%的预期下展开的。——中国钢铁资源服务网信息总监杨冰
中国钢企未来走现货的可能性不大,中小钢企和民营钢企或许可能继续走现货市场,但大型钢企走现货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无论最后降幅是多少,但是肯定会达成长期协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明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