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的债券投资人——访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观及策略部总经理、稳定价值债券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昌志华
看到昌志华不足7行的介绍文字,理学博士、经济数学专业副教授、金融工程部经理、高级研究员、金融课题创新一等奖…以为又是一个学而优则商的基金经理。但是视频那头的他一落座我们便能感觉到他身上浓厚的学术气息,公司的同事都亲切地叫他“昌博”。显然,这个称呼比“昌经理”要适合得多。
追求“学以致用”
昌志华本科学的是应用数学,后来又一直研究概率统计。这门专业在西方的金融领域早有了广泛的应用,但那时的中国金融投资领域尚处于启蒙阶段,昌博除了继续任教,似乎并无能够发挥所长,实际用武的地方。
“如果还在学校,可能就是当教授,带学生,应该没什么变化。会选择改行,是因为我从小就是想要学以致用,读到博士是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做研究,但是又因为这个学问本身的特点,就老想着能把学的这些东西在实际中发挥一下。”
昌博说这可能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当时的中国需要大批人才投身到这种实际的经济建设中去,所以自己也希望学到的东西能够有所用,不想只是搞研究。“所以我当时选择应用数学系实际上也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
最终触动昌博决意从理论迈向实践这一步的是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获奖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前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设计创新产品的重要方法,后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昌博所学的概率统计的很多理论都包含在这个公式里面,他认为这些理论在国外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以后也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这时的昌博终于找到了自己多年追求的方向,如果说他在大学任教的四年是“干一行,爱一行”,那么转到金融,则是彻底的“爱一行,干一行”了。之后,他系统深入学习了金融学知识,深入了解证券市场。迈出了“由学入商”的第一步。
从“幕后”到“台前”
信达澳银成立三年,昌博从筹备期就已加盟。公司已经发行的前两只基金中债券资产的投资和研究都由昌博负责,目前两只基金的市场表现也都不错,第一只领先增长基金近期业绩增长很快,第二只精华灵活配置基金上个月刚刚分红,每份分了1毛,分红收益10%。然而担纲一只基金,昌博还是第一次。
虽然是首次担任基金经理,但昌博说自己是顺其自然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我一直做基金数量研究方面的工作,有前两只基金积累的经验,对基金的运作了解得也比较深刻。虽然当了基金经理后压力会变大,责任感也更重,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昌博自信地说,声音也变得铿锵有力。
在谈到基金经理都很重视的风险控制问题时,昌博说,他对风险的态度是理性评估,一看风险是否可承受,二看是否值得冒险,他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这个跟我们买彩票一样,花两块钱买张彩票,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两块钱很可能就没了,但两块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风险可承受),而潜在收益却非常大(值得冒风险)。可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去赌博,如果一下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里面了,输了倾家荡产(风险不可承受),赢了也多不了多少(不值得冒风险)。”
由“为什么”到“怎么办”
爱问“为什么”也许是搞研究的人共有的特点,但昌博身上的这种特点并非职业培养而是性格使然。上高中的时候,他为了解出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对数学有一种热爱,在这些数字、模型里面其实是有一种美感存在的,当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最后化简到一个数字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神奇。”
但是进入金融领域后,需要的不但是“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办”。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是前者讲理论创新;后者却讲究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的东西能在工作中体现出来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我们做可转债的定价研究,如果是做学术研究的话,先要有一个标准假设,以这样的假设推导出一个公式来,从学术上讲也就很漂亮很完整了,可在现实工作中这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证明这个价格实际上是符合波动的,这就是区别。”
记者的话:采访最后,昌博说他的爱好是读书和踢球。在应用数学上有所成就的他偏爱的竟然是古典文学,因为他觉得古典文学和数学都存在着“化繁为简”的美感;而看上去学术气息浓厚的他,踢球的位置竟然是前锋,并且当年还曾在学校比赛中获得“最佳进球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他作为基金经理带领自己的第一只基金,依然能够开出漂亮的“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