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夫,神话? 骗局
麦道夫事件的起因是由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2008年11月27日派出董事Rodrigo Echenique去见麦道夫。尽管目前Echenique同麦道夫谈话的细节还存在着争议。但有知情者透露,正因为“似乎已嗅到不对味儿”的桑坦德银行试图从Optimal基金撤资,才最终导致麦道夫让儿子报案,骗局全面曝光。正如麦道夫亲口所言,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投资管理和咨询业务,实际上是他自己炮制的一个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 “庞氏骗局”!就算麦道夫用“内部消息”交易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在乡村俱乐部和日内瓦湖边,大多投资者还是会渴望地询问:我如何可以分一杯羹!
麦道夫证券奇才
内敛的“伯尼”
魅力老头伯纳德·麦道夫被他的投资人亲切地称呼为“伯尼”。胖胖的、笑起来很可爱的犹太人“伯尼”,在很多人眼里,几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人,是大家的好朋友,也是家族基金的可靠委托人。在佛罗里达以及纽约的犹太社区里,麦道夫被很多人视为投资领域的“上帝”。麦道夫的基金,被圈子里的人简称为“犹太基金”。
麦道夫的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一位经常在棕榈滩见到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客户顾问回忆道:“每次在鸡尾酒会见到他时,他总是躲在角落里,从不主动搭讪,大多情况下都是投资者将他团团围住。”麦道夫经常对他的一位飞行旅伴说:“他最不喜欢站在无影灯下。”棕榈滩的一位为麦道夫服务了17年的理发师,对麦道夫赞不绝口,称他是“非常Nice的绅士”。而且据他的回忆,麦道夫给小费永远是20%,不多也不少。麦道夫热爱高尔夫,虽然他已经年届70,却常出现在佛罗里达和纽约的各个高尔夫球俱乐部里。麦道夫是一个高尔夫球老手,长期以来,他的成绩都能稳稳保持在82~88杆之间。
大学同学的印象
20世纪50年代,为了省钱在犹太人中非常盛行到南方去读书,因为那儿的学费便宜。所以麦道夫也先选择了南方的阿拉巴马大学,他在那儿上了一年后,转学到长岛的霍夫斯特拉学院。麦道夫曾对他最好的朋友袒露,他未实现的人生梦想之一就是考进斯坦福大学或全美一流的沃顿商学院。而麦道夫在华尔街的成功,多少使他积压心头的名校情结在一定意义上得到缓解,但他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更大的成功和荣誉。他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权力欲使他充满着激情与焦虑,他一直想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物。
现为洛杉矶儿童饰物生产商的Jay Salkin回忆道:“在校期间,麦道夫加入了犹太男大学生联谊会。加入联谊会前要有实习期,工作就是擦地板、打蜡,麦道夫干得非常起劲,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Jay Salkin也曾是这个联谊会的会员,他感觉麦道夫似乎在社交上总有一套,他回忆起当年学校举办的盛大舞会:“记得麦道夫从大老远的纽约带来一个靓女,在舞会上光闪耀人,让所有人为之一振。”
麦道夫的同学Martin Schrager,现在是佛罗里达塑料回收行业顾问,他对麦道夫的印象也是非常好:“他很正直,听别人说起他是骗子,简直难以置信。他太不像个能够玩转华尔街数百亿美元的家伙。我还是数年前在佛罗里达听到了他的消息,我的会计师是他的顾问。我投资了一小笔钱,那时还是通胀盛行的年代,吉米·卡特当总统,利率高达18%,投资回报和银行差不多。”
现为新泽西的一位零售服装顾问的Martin Brill谈起麦道夫:“他为人很低调,从不招惹是非,他的个性不突出,是比较随和的普通人。”
5000美元创业
1960年,大学毕业的麦道夫在纽约长岛海滩做过救生员,还为家庭安装过花园雨喷系统,尽管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麦道夫还是省吃俭用。不久,他积攒了5000美元。于是他立即用这笔钱作为本金,并从老丈人那里借了5万美元创立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麦道夫本人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从此,他开启了实现“鸿鹄大志”的创业旅程。这个创业故事恰恰符合人们心中理想的企业家形象。麦道夫曾在电视镜头前对好友的生日赠言:“享受生活中的每个时刻,不要忽视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每当新的一天来临时,都将其当成生命中的另一次冒险。”
2009年1月5日,伯纳德·麦道夫出席完由纽约曼哈顿联邦法庭召开的保释听证会后离开。CFP/图
麦道夫55英尺的“公牛”游艇是由RybovichandSons公司于1969年建造。该公司有80年的历史,它的客户名单中有大作家海明威以及芝加哥黑帮头目阿卡多的名字
2009年1月14日,联邦政府根据现在查获的麦道夫转移财产等证据,已决定申请重新将麦道夫收押的指令。 CFP/图
发家第一桶金
20世纪70年代,因为美国证券行业的监管规定改变,聪明的麦道夫很快就从证券行业里找到了发财的捷径。 当时做股票是手工操作的,效率低,成本高,需要很多交易员。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麦道夫准确地判断了买卖股票的电子化趋势并付诸实施。麦道夫公司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家同纽约证交所竞争的做市商之一,主要方式是通过在辛辛那提的电子化交易市场,交易纽约证交所挂牌的股票,麦道夫在竞争中先声夺人,投资了25万美元将辛辛那提股票交易所的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为股票交易带来革命性变革,也为纳斯达克在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竞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没有麦道夫,纳斯达克很难吸引到像苹果、太阳、思科等这类的著名公司,更重要的是还能为麦道夫这样的证券经纪公司在买卖股票的价差方面带来更多机会。麦道夫成功后接受采访时说道:“我的公司很早就靠电子化交易赚了很多钱。”
勇于创新
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迅速壮大,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开创性地采用了“向流入的买卖单付费” (Payment for order flow,亦译为“订单返佣”)的做法,即鼓励一些大的中介商,如富达投资(Fidelity)和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将客户的买卖单交由他的公司处理,而不是交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或其他的地区性交易所。作为回报,他会向这些中介商支付一定的费用。麦道夫的这一做法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此举无异于向中介商行贿。双方还曾将此官司打到国会。麦道夫坚持说他的做法引入了竞争,削弱了那些大型证券交易所的垄断地位。并对这种做法曾比喻道: “假如你的女朋友去超市买袜子,展示袜子的货架通常由制造商支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像今天中国冰激淋厂家向商家提供免费冰柜一样,谁会质疑厂家行贿。麦道夫的这一官司由于媒体的报道,他变得更加出名。总之,市场认可了他。麦道夫的公司是市场上第一家自称是“合法行贿”的公司。正是凭借这样的优势,公司成为美国NYSE上市股票最大的交易商,占交易量的15%;麦道夫本人成为纳斯达克的非执行主席。
功成名就
最初,麦道夫的公司通过全美报价机构的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 market)(创建于1904年,由国家报价机构(National Quotation Bureau)设立。在没有创立OTCBB市场之前,绝大多数场外交易的证券都在粉红单市场进行报价。该市场对订阅用户定期制作刊物,发布场外交易的各种证券的报价信息,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向所有客户提供证券报价,使证券经纪商能够方便的获取市场报价信息,并由此将分散在全国的做市商联系起来。粉红单市场的创立有效地促进了早期小额股票市场的规范化,提高了市场效率,解决了长期困扰小额股票市场的信息分散问题。 1990年OTCBB市场设立之后,一部分粉红单市场的优质股票转到了OTCBB市场。199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OTCBB 市场挂牌的公司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以后,又有一部分OTCBB市场的股票重新回到了粉红单市场上进行交易。到目前为止,在粉红单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已超过 4100只。)做市。而为了同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有席位的公司竞争,他开始使用信息技术公布报价,于是,麦道夫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他在自己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又推动它最终应用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从而使网上交易和经纪业务如火如荼,并催生了Ameritrade和Charles Schwab。1990、91和93年麦道夫担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非执行董事主席。2000 年,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成为纳斯达克市场最大的做市商(market maker) ,他本人也被选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NASD)的主席。 NASD是全美证券行业的自律组织,监管纳斯达克场内和场外的交易,还负责美国证券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该组织2007年同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委员会合并成金融业监管局(FINRA)。在NASD,麦道夫是非常活跃的人物。麦道夫的投资证券公司勇于开拓创新,擅长尖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的报价竞争力强,因而从纽约股票交易所抢走不少业务,甚至将富达投资(Fidelity)和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这样大块头的证券经纪公司也吸引了过来。
1989年,麦道夫被《金融世界》杂志评为华尔街最高收入的人物之一,同时上榜的还有垃圾债券王国缔造者迈克尔·米尔肯及金融大鳄索罗斯。
豪华生活
5000美元发家的麦道夫过上了至尊、奢华的生活,但他却从不张扬。整个1970年代,他一直在纽约的Roslyn 农场居住。1981年后,他在纽约的长岛购置了一套海滨别墅。麦道夫现居住在曼哈顿的上东区价值500万美元的豪华公寓。他在法国里维埃拉拥有一座能俯瞰安提贝角的别墅,他在佛罗里达棕榈滩的价值930万美元的豪华别墅,登记在妻子鲁思名下。这座豪宅分两层,占地8753平方英尺,还设有一个游船码头。麦道夫拥有一条55英尺(17米)长命名为“公牛”的钓鱼船。麦道夫通过包机公司BLMAirCharter还拥有两架可以随时召唤的私人飞机。 他的妻子在长岛海滨别墅经常举办私人Party,有时一场Party的花费就高达100万美元。麦道夫比较注意健康,只喝低卡路里和无糖的健怡可乐,只吃同一种三明治;他还喜欢收集古董手表;喜欢抽160美元一盒的Davidoff雪茄;在伦敦期间,喜欢住Lanesborough Hotel旅馆每晚11600美元的豪华套房;他拥有的那架巴西产的Embraer Regional Jet 145私人飞机,价格为2900万美元……
麦道夫高超吸金术
交易策略
麦道夫声称他的交易策略就是购买蓝筹股票,然后再买相应的期权合同。即可转换价差套利(split strike conversion),而这只是几乎每本期权交易教材都会介绍的入门级策略。1992年麦道夫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他在1970年就使用这交易策略,当时他许诺的年回报率为18%~20%。从1982年开始,他购买股票指数期货合同。1987年股市大崩盘时,他买的是看跌期权,因此让他赚个“钵满盆盈”。美国权威的财经杂志《拜伦》在 2001透露,麦道夫旗下的一只基金的募集文件,是这样描述其投资战略的:总体来说,就是先持有30~35支标准普尔100标普1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在标普500当中最强的100只成份股编成的。 股票,选定同该指数相关性最大的成份股,如通用电气或可口可乐;然后卖出指数的看涨期权;同时买进该指数的看跌期权。卖出看涨期权是为了增加回报,并允许股票投资组合升至看涨期权的行权价格,用卖出看涨期权的收益再买入看跌期权,锁定投资组合下跌的走势,也就是实行了对冲,并建立一个高于市场价格的售价。 这种策略通常用于管理某只股票的头寸,或降低大规模的投资组合风险。它在牛市效果很好,因为这种市场环境中通常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间的比例较为平衡,且出现猛烈盘整的机会不大。而在熊市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策略效果未必理想,因为市场显然更加偏向看跌期权。出售看涨期权的所得资金很难平衡买入看跌期权所需资金。举例说明Split Strike 交易策略分为三个步骤:先以X价格(如100)买进一只股票;然后用高于X的行权价Y(如120)卖出看涨期权;再用低于X的行权价Z(如80)购进看跌期权。假设在到期日,股票价格为125,投资者以行权价Y(120)的价格接收股票。假设在期日,股票价格为低于Z的70,投资者行使看跌期权,收到Z价格的现金(80)。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将最高收益(Y-X 120-100=20)和最低损失(X-Z100-80= 20)锁定。期权交易产生的是正的还是负的现金流,取决于购买看跌期权的价格(如3%)和看涨期权的溢价(如4%)以及持有股票产生的红利(如5%)。迎合富人投资者偏好在追求对冲保值的富人投资者中,以期权为基础的投资策略非常普遍。
人们不禁要问,过去的十几年间,难道没有人质疑过麦道夫吗?其实,质疑在1992年就已经出现,并且在之后16年间一直持续不断。
质疑者的声音
1999年,一封投诉信递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全文揭露“麦道夫证券是全球最大的庞氏骗局。”投诉信的署名是Harry Markopolos(哈里·马科波洛斯)。这9年中,他不断搜集麦道夫的可疑之处,也不断地向监管当局举报,然而却总是不了了之。2005年,马科波洛斯(Markopolos)又向证券管理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长达21页纸的举报信,题目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是欺诈》。他在信中列举了21条疑点,指证麦道夫玩的就是“庞氏骗局”。此外,马科波洛斯(Markopolos)还从数学的角度详细论证,为何麦道夫采用的投资战略与所说的回报存在严重不符。他指出,每位了解衍生产品交易的高级经理都会认为麦道夫在欺诈,这也就是为何麦道夫不让支线基金在营销册子上提自己公司的名字,以及他为何不允许外部审计。这位执着的会计师马科波洛斯(Markopoulos)在2008年上半年,仍百折不挠地继续写信给监管当局,举报麦道夫的金融欺诈。
除了马科波洛斯(Markopoulos),其实也不断地有其他人质疑过麦道夫超乎稳定的投资回报。
揭露“麦道夫证券是全球最大的庞氏骗局”的马科波洛斯(Markopoulos),已经从麦道夫骗局败露前的一位默默无闻的波士顿会计师,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英雄人物”。
1991年,一名咨询人员获聘审核某公司1980年代末对麦道夫的投资,引起对其回报产生怀疑。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了解,该咨询人员根据搜集到的客户报告等信息,发现麦道夫对客户宣称,其基金1980~1990年间的年回报率为22.6%,是同期道琼斯指数平均涨幅的两倍。 据此进行的交易审核显示,麦道夫频频进行股票期权交易。但根据相关文件和信息,这位咨询人员发现麦道夫所称的单日期权交易量已经超过整体市场成交量,这意味着他不可能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这种情况在2006年的客户报告中也很明显,说明麦道夫在至少17年中,一直向客户宣扬一种不可能实施的投资策略。)该公司因此撤回对麦道夫的投资。
一位麦道夫投资者,曾仔细审查过麦道夫给他的各种交易证明,他表示:“我根本看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更让人可疑的是,不管市场如何,他都能持续赚钱。或许他们真的有什么奇妙的方程式来实现这一点。但我感觉非常不舒服”。2006年,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撤出在麦道夫的资金,他称自己很幸运地躲过一劫。
另有一些基金曾模仿与麦道夫类似的交易策略进行操作,却惨遭败绩。然而一家瑞士银行分析师对此的解释竟是:也许麦道夫的基金太庞大了,在左右市场方面游刃有余,能在市场变化之前行动,有着先天的优势。
更引人怀疑的是麦道夫是电子交易的先驱,他的证券经纪公司也一直走在使用新技术前列。但他却禁止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在线查看自己的账户,而只能看由电脑打印的纸张。
华尔街不少“元老们”也曾怀疑过麦道夫,但主要是怀疑他利用“内部消息”赚钱。因为在证券市场上,总是存在着靠“内部消息”或其他优势赚钱的投资者。
一位质疑者的回忆“在麦道夫骗局的受害投资者名单上,没有杜克基金会 (Duke Endowment),没有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没有耶鲁(Yale),没有Penn,也没有威尔豪瑟 (Weyerhauser)、德克萨斯州(State of Texas)或是弗吉尼亚退休基金 (Virginia Retirement system)。”LJH Global Investments的詹姆士·赫奇斯(James Hedges IV)表示这并非偶然和侥幸。赫奇斯指出:“其实,如果能在尽职调查中,仔细审核麦道夫的资产管理报告,你就会不断发现漏洞和警报信号,然后你会对自己说‘我不会投资它’”。赫奇斯自己就曾发现过这些信号,还发现麦道夫的促销手段,除了交易佣金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好得难以置信。所以建议他的客户决定不将自身任何资产交由麦道夫管理。
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总部坐落于纽约曼哈顿市中心的口红大厦,公司占据了第17-19层。17层这个外界所谓的“对冲基金层”似乎是个机要重地,除了该部门仅有的24名员工外,公司其他职员基本没有去过。
庞氏骗局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他欺骗人们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项目投资, 他许诺投资者“45天50%、90天10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亦称“金字塔骗局”。尽管此种骗局以“庞氏”命名,但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庞齐并不是该种骗局的发明者,但他肯定是第一位将此种骗局使用得炉火纯青的人。
本版文字、图片/辛乔利
下期预告:麦道夫基金投资受害者的故事将于3月25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