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访建信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江先周先生
■ 本报记者 余江灏
23年前,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他来到建设银行,开始了自己的金融生涯;
9年前,他去建行基金托管部任职,逐渐尝试从管理到经营的转变;
6年前,他发起了对“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首次研究探索;
4年前,他的设想终成现实,由建行联手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中国华电集团组建的建信基金作为首批银行系基金公司顺利成立;
1个月前,我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建信基金的“掌门人”。
探索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开始启动,上市后的商业银行将迎来综合化经营的时代。
在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是证券市场上的主力军,但当时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以券商居多,发展时间短、抗风险能力低、缺乏规范管理,广大散户对基金公司的认识和信赖也远远不够。如果让拥有雄厚实力和良好社会信誉的商业银行入主基金公司,既可以吸引客户资金、提振市场信心,又能推动基金行业规范、持续地发展。在那一年,已经有不少国外的商业银行通过设立合资基金公司,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江先周明确提出,应当允许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公司。
眼界
江先周坦言,建信出生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2005年,正是中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刻,A股已经连跌4年,上证指数跌破千点关口,比建信稍早成立的另外两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发行的首只基金纷纷“破净”……市场上无数双眼睛都盯在这个“新军”身上。
2005年11月7日,建信发行了第一只产品——建信恒久价值基金,并以62亿份的募集规模创下当年股票型基金发行时间最短且发行规模最大的记录。
“如此低迷的市场条件下却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是不是和建行的股东背景有关?”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市场上流传着‘银行系基金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江先周的态度非常明确,“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基金发行和销售上有天然优势,这是客观的,但这种优势并不必然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对‘大树’的态度是依托但不依赖,把建行作为主要的销售渠道,但并不是唯一渠道。我们不能整天躺在‘大树’下,而是要不断耕耘它,浇灌它,做好渠道服务。建信从去年开始将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设立四个分公司,从总部一个点扩展到几个核心区域,把销售和服务做得更深、更细。只有不断提高投资业绩、做好各项服务,取得客户信任,才能真正把这棵‘大树’用好。”
江先周告诉我,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他自己并不是特别关注单只股票每天的价格变动和单只基金每天的净值波动,而是“跳出基金看基金,跳出股市看股市”。“高度上,主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广度上,要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势;深度上,要把视野放到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探寻投资的本质规律和基金行业的发展规律。”随着交谈的深入,我发现他有很多先进的投资理财理念,“长期投资、轻松理财”、“在牛市里要有熊市思维,在熊市里要有牛市思维”、“评价一只基金的业绩好坏,应该主要与招募说明书里的比较基准比,而不是同类别其他基金的业绩”……这些精辟的语言让人受益匪浅。
责任
在建信基金的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以建设财富生活为使命,以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为完成使命的核心原则”。对此,江先周坦言:“基金公司的存在就是帮老百姓理财,让他们的财富保值增值。基金公司和基金持有人之间是一种纯粹的信托关系,客户完全是出于对公司的信任,才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把资金交给我们,如果不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怎么对得起他们的这份信任。”
2007年下半年,股市的赚钱神话让投资者对基金狂热追捧,不少基金公司借此实施“增肥”计划,通过高比例分红或拆分实现基金净值归“1”,随后,通过持续营销吸引场外资金进入,让资产规模得到爆发性增长,短短数日内基金份额翻番者大有人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巨额资金追捧的“肥基”、“超肥基”,先是在上涨过程中表现平平,后又在股市下跌中伤痕累累,令投资者怨声载道。在这轮狂潮中,我们却几乎没有看到建信的身影。
2008年,A股市场直线跳水,偏股型基金净值随之大幅缩水,平均跌幅接近50%。然而,建信旗下的恒久价值股票型基金却逆势两次分红,每10份共派发红利3.60元,在寒意甚浓的熊市里送出了丰厚的“红包”。
建信的这些行为,有的或许属于市场巧合,但巧合多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里,流露着江先周和他的团队对持有人的那份责任。
记者的话:第一次看到江董事长,是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照片中的他给人沉稳与睿智的感觉。面对面的交流之后,不但验证了当初的判断,更让我钦佩的是,身为管理者的他还对市场有着独到见解。整个采访过程中,江先周一直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语速,唯独谈到“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时,他的声音有了明显提高,于是,我用这句话作了文章的标题。从那之后,我时不时会登陆建信基金的网站,或去基金排行榜里找找“建信”的名字,这不仅仅是工作的需要,更多地,是像一位普通基金持有人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