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度盘点(一)

发布时间:2009-02-11

    编者按:2008年,我们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在每个季度末推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和保险产品市场的季度报告,每份报告既有整个市场的运行概览,又有具体产品的个别介绍;既有客观数据,又有机构观点。在让读者获得西南财大提供的信息的同时,我们在2008年年末又邀请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为本报撰写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度 报告,不同的研究机构具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视角,希望读者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价值。本报告分一、二两期刊登,至此,我们对于2008年的盘点也全部结束,带着我们为您送上的这份总结,反思过去并一起翻开2009年崭新的一页吧。

 

前言:

    奥运年,中国经历了南方雪灾、四川大地震、经济增速下滑和奥运盛会成功举办的大悲大喜,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历经了零收益、负收益、QDII腰斩和发行数量与募集资金均创新高的大落大起,二者的曲折历程颇有几分相似。诸位均看好中国中长期的发展趋势,那么是否同样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呢?本年报主要梳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奥运年”的主要表现,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计,2008年1月至12月,56家商业银行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4456款,再创新高。总体而言,2008年前9个月发行量呈一路上涨趋势,此后呈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从产品发售银行方面来看,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动力最足,其中招商银行发行产品1005款,位居榜首,外资银行发行数量较少;从产品投资币种方面来看,人民币产品占比高达75%,后面依次为美元、澳元、港元和欧元产品;从产品投资期限方面来看,期限跨度小于3个月的产品数量最多,一年期以上产品占比不足10%。

    收益和风险是衡量产品投资价值的两个层面,中心主要采用超额收益率和99%VaR(最低期望收益、最差值)来度量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二者绘成的星空图是产品投资价值的直观展示。总体而言,第一季度产品的投资价值较高,十月份产品的投资价值最低,其他月份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居中,且集中度较高。从产品发售银行方面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产品的投资价值较高,高风险和高收益是外资银行发行产品的主要特点;从产品投资币种方面来看,欧元产品的投资价值较高,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较低;从产品投资期限方面来看,期限跨度在9个月到1年的产品投资价值较高,2年及两年以上投资期限产品的主要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于结构类理财产品多集中于此期限跨度。

    期望收益率和浮亏额度只能作为产品未来真实收益的预判基准,到期收益率才是衡量理财产品投资价值的真正指标。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第一季度到期产品的收益水平较高,后期走势平缓。对照基准利率、CPI、上证指数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月度表现时序图,可见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仅高于同期的基准利率水平,而且远高于上证指数的表现,但受前三季度高通胀水平的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低于同期的通胀水平,之后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与通胀水平形成“剪刀差”,回归常态。上述结论进一步佐证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理念,风险收益水平介于股票和定期存款、CPI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

    理财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和收益实现能力是衡量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也是本年度盘点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机构特点

    据理财产品中心统计,2008年1月至12月56家商业银行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4456款,其中七家银行的发行数量超过200款,招商银行1005款,独自占据08年全年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23%,此外建设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和上海银行也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主体,七家银行的产品发售情况以及产品平均表现参见表1。

主要发行机构情况一览

发售银行 产品数量 委托期限(月) 评估期望收益率 超额收益率 99%VaR
招商银行 1005 4.5 3.91% 0.98% 3.15%
建设银行 398 7.1 3.89% 0.47% 3.04%
北京银行 398 4.1 3.93% 1.49% 3.44%
交通银行 335 3.8 3.94% 1.35% 3.44%
中信银行 333 3.3 4.08% 1.47% 3.81%
光大银行
318 6.8 4.35% 1.70% 3.86%
上海银行 206 5.3 3.53% 1.27% 3.48%
   4456 5.9 4.08% 1.28% 3.30%

    从发行主体分类来看,中资银行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控制了国内银行理财市场,理财产品中心根据银行的商业属性将银行划分为国有控股、上市股份制、城市商业和外资银行四大类。就2008年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发售情况而言,上市股份制银行是主要发行机构,其次是国有控股银行,而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售总量占比不足20%,参见图1。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发行数量为234款,国有控股银行稍有逊色,发行212款,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则相去甚远。

1 理财产品发售总量的机构分布图

    此外,不同币种产品的银行分布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就人民币产品而言,三类中资银行的发售数量均明显高于外资银行,然而外资银行发售的外币产品数量略高于城市商业银行,但明显低于国有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发行水平。从不同银行发售产品的构成来看,中资银行明显倾向于人民币产品,而外资银行则更倾向于外币产品,外资银行的外币产品数量略高于人民币产品数量,参见图2。

2 不同币种理财 产品发售银行分布图

3 机构发售量的月度变化图

    图3展示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四类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月度变化情况,总体来看,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2008年9月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由“牛”转“熊”的分界点,尽管远没有股票市场的动荡来的猛烈,但伴随着全球性经济衰退和世界性投资恐慌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也确实进入了下降通道。就不同类别银行的发售情况而言,尽管月度发行量经常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但是四类银行的月发行量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发行数量稳居第一,其次是国有控股银行,外资银行和中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数量势均力敌。

    四类银行不仅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上大有悬殊,产品的平均收益情况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其中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收益情况形成了鲜明对峙,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超额收益率均维持在1.1%-1.6%之间,似乎无明显差异,但是外资银行的风险值(99%VaR)却远远低于中资银行,与期望收益的差距也很大,说明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与中资银行基本持平,但是风险远远高于中资银行,因此其投资价值小于中资银行,比较适合风险偏好型投资者。三类中资银行的投资价值表现没有明显差异,收益和风险都维持在相近的水平,参见图4。

4 收益情况机构分布图

期限特点

    如果把每款理财产品都看作一种投资策略的话,理财产品的委托期限就相当于该策略的投资期限,委托期限映射了发型主体对市场形势和投资环境的看法,自然是理财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据理财产品中心统计,4456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委托期限为5.9个月,而就单个理财产品而言,理财产品的期限则短至7天,长达8年。图5展示了理财产品的期限分布图,可以发现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产品是市场主流,占比达63%,其中小于3个月的产品占比36%,略高于期限在3-6个月的产品,期限超过1年的产品在所有产品中的占比仅为5%。

5 理财产品发售总量的期限分布图

    不同币种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也呈现不同特点,4556款理财产品中3343款人民币产品的平均委托期限为5.1月,而外币产品的平均委托期限为8.5个月,明显长于人民币产品。从具体期限构成来看,无论就人民币产品还是外币产品而言,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产品都是市场主流,然而期限小于3个月的人民币产品多于期限在3到6个月之间的人民币产品,而外币产品则恰好相反,参见图6。

6 不同币种理财产品的期限分布图

7 委托期限月度变化图

    图7展示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委托期限的月度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08年第1季度人民币产品的委托期限略高于外币产品,而自4月起,外币产品的委托期限一直明显长于人民币产品,进入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知名企业面临破产危机,早期发售的一些理财产品也暴露出各种弊病,“零收益”、“负收益”层出不穷,在股市蒸蒸日上的07年被投资者遗忘的“风险”一词终于浮出水面,一时间短期理财产品因其更高的流动性而受到追捧,人民币和外币产品的委托期限都一再缩短,目前人民币产品和外币产品的平均委托期限分别在4个月和7个月左右徘徊。

    不同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也呈现出不同特点,期限在1年以内和期限超过1年的产品在收益和风险特性上都差异很大。期限在1年以上产品的风险值(99%VaR)显著低于其他期限的理财产品,并且风险值与期望收益的差距也很大,说明期限在1年以上产品相对期限小于1年的产品风险较大。就超额收益率而言,期限2年以上产品超额收益最高,说明期限在2年以上的产品属于高收益高风险型,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合格投资者;期限在1年至2年产品的超额收益最低,说明该期限跨度产品属于低收益高风险型,投资价值较低;期限在1年以内的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都维持在相近水平,属于低风险低收益型产品,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保守型投资者。总体来看,除去期限在1年至2年产品的收益稍有偏差外,随着委托期限的延长,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均呈递增趋势,参见图8。

8 收益情况期限分布图

币种特点

    据理财产品中心统计,2008年1至12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委托币种有八类,分别是:人民币、美元、港币、澳元、欧元、英镑、日元和加元。对境内投资者而言,投资外币产品存在汇率风险,因此市场时机和产品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理财收益。图9展示了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币种分布情况,人民币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占银行理财产品总量的75%,其次是美元类产品,占比12%,其余币种产品占比均在5%以下。

9 理财产品发售量的币种分布图

10 委托币种月度变化图

    图10展示了银行理财产品委托币种的月度变化情况,2008年前三个季度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呈持续攀升态势,08年1月份占比不到50%,9月份达到顶峰,人民币产品占比高达83%,这可能与前段时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有关,但随着降息周期的到来和美元走强的持续,人民币产品占比上升的动力已经明显不足,第四季度开始进入下降通道,但占比仍超过三成。美元产品一直是外币产品的领军者,几乎占外币产品的50%,其次是澳元产品。

    不同币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如下面的图11所示。

11 收益情况币种分布图

    从分币种的风险受益图来看,美元类产品的超额收益率最高,但同时期望收益与99%VaR的差距也比较大,说明美元类产品的风险相对较高,属于高收益高风险型投资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合格投资者;澳元类产品的超额收益最低,并且期望收益与超额收益的差距最大,风险很高,属于低收益高风险型投资产品,不具投资价值;人民币类产品的超额收益率低于美元类产品,高于澳元类产品,同时风险明显低于美元类和澳元类产品,相对前两者而言,属于低收益低风险型投资产品,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此外,欧元类和港币类产品的表现也不错。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投资时要谨防汇率风险,对境内投资者而言,在对汇率变化没有明确判断的情况下,也许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民币类产品更为稳妥。

 

链接

基本概念介绍

    期望收益:对于理财产品未来到期收益的各种情形,经过评价系统的多次模拟,最终输出结果的样本平均值。

    注:根据统计推断理论,理财产品的实际到期收益应当落入此期望收益值的附近区域,而未必完全相等。

    超额收益: 经由评价所得的理财产品期望收益与同期限、同币种存款利率之差;

    99%VaR(风险值): 在99%概率水平下理财产品的最低期望收益;此值越大,风险越小。

(未完待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