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三生万象

发布时间:2009-01-07

 

〉〉安分了才好尽职

〉〉时间是一切的秘密

〉〉开心不开心

〉〉第一次

〉〉变中体味成长乐趣

〉〉走过迷惘

〉〉享受“危机”

〉〉大家  小家

 

 

 

2008年,编辑部人员的资产和大家一样都缩水了,面对现状我们更冷静地思考了风险收益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原来银行理财产品季评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保险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的数据收集和专家分析内容。通过专栏文章、格林斯潘自传《我们的新世界》的推荐以及“通涨进行时”等专版的策划,和大家一起了解、探索、寻找我们身边的世界。为了更加靠近我们的客户和市场,我们有幸和广西区南宁朝阳支行举办了第一次客户见面会。12月,23位撰稿人聚集福州,为真诚而畅谈。为能让您用平常心认识为您服务的建行人,我们勾勒了51位不同岗位的员工。“财富中心版图”等版面将在明年激励我们更深入走向你们。

 

图片提供/客户版编辑部

 

 

安分了才好尽职

■ 壁君

 

我们的编辑部2008年进入了更为踏实的阶段。俗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大概是定型吧。在学习中客户版三岁了,是不是也定型了呢?在准备总结时,我给了他们一个问题,“请你思考一下这一年中,在和我工作生活交往中,你觉得我说过的哪句话你印象深刻,或者是最不能接受。”得到的答案真的很有意思。

  工作独立性很强的“80后”记得的是“人活着就应该不断追求生活的品位”;刚做妈妈做事又极有逻辑的告诉我没有不可以接受的,工作上印象最深的是“采访时要敢于袒露自己的‘不懂’,问个为什么”;“对自己不够狠(不够努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对”,这是一位性情温和但工作努力的编辑的回话;职场五年,聪明有思想但比较会偷懒的她,记录的居然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一句话,“不要总是把手上的工作拖到最后时限才交,没有余地探讨和修改,匆忙上版无论是对版面质量还是工作流程都很不利。用了多久时间,要有相应的内容质量体现在版面上”;“晏明在变化,慢慢地上路了”这是让晏明高兴的,而下一句则让他深感郁闷,“连这都弄不好,还能干些什么?”最小年纪的美编记得的话是我自己对自己经常的提醒,“不论在工作或是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你想继续办这个栏目(三言两语),就不能这样激进和主观”,这是对性格理想化的编辑的忠告,更是对我自己的约束。

  伙伴们是职业的、宽容的,“对事不对人”让我们这个集体真诚、简单而高效。大家的幸福指数反向于世界经济衰退而上升。

  2008116的“编辑心语”版中,编者按最后一句话是“只有客观、睿智地观察和分析市场,梦魇般的市场也可对付”。2008年确实是世纪之年,谁都没有准确预估到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经济学界有很多派别,有的研究长波理论,有的研究恩斯主义,还有的研究弗里德曼市场经济学,然而,市场才是真实的。去年,这只无形之手给华尔街金融寡头和世界经济学家,开设了最新的市场经济学科——社会伦理道德学。最为凸显的是《资本论》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青睐,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更多的经济学家再次翻出来认真研读,寻找原因。经济理论水平有限的我,无法参与研讨世界经济现象。而生活本身就是教科书,一个亲身经历告诉我,人安分了才好尽职。

  2007年,我去了我每年必去的一家毛衣编织小店。十月初订制的五件毛衣,原本十天可以取货,可一直到了20082月春节前我才拿到全部货品。原因也很简单,工人们专注在股市里,安不下心来工作,毛衣不能按时交货,交货后又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年的熊市之后,我还是去了那家小编织店,怀着随便的心态订制了两件。结果不但准时取到了货,质量还出乎意料的好,恢复到了第一次合作时的水平。嘿,没有了那份资产增值和缩水的牵肠挂肚,心定了,手艺也靠谱了

  社会由利己的多元化个体组成,是社会存在的必然性,也是第一性。满足个人需求,创造提高个人生活需求,构成了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独立的个体,想要什么需要受个体条件、社会法治和社会基本伦理道德的约束。假如大家都能踏实专注尽本分之职,信义、简单之朴素愿望,会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再现。

 

 

 

时间是一切的秘密

■ 薛洁

 

离去年结束还有三个月的时候,记得是一个下午,快到下班的样子,我终于结束了手头的工作,有一段完整的空闲时间看她写的书评,是关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她在文章开头写道:“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读上几句,就被她用文学精心编织的时间韵律所打动:《百年孤独》与她相遇在不同的时间里,几次与之失之交臂,只有那一次,当她失去工作,在朋友家帮助打扫卫生,在那个巨大的书架上看到了布满灰尘的《百年孤独》,于是她忘记了其他,完全为书着迷,终于在她自己最好的时光里完成了阅读。这个时点有如神仙的点拨,她不仅读懂了《百年孤独》的时间韵味,且她也仿佛在时间的煎熬中获得重生。

在结束语中她写道:“时间是一切的秘密”。我就是被这句话击中的,在我看来,谁都不知道人的理想与现实何时才能重逢,只有时间,能见证一切。

今天,我想借用那位作者的话,也想写一些关于时间的文字……

记得三年前,在编辑部的一次选题会上,我自告奋勇承担了客户版副刊的编辑工作,这句话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大概潜意识里以为副刊那些优美的文学更接近我的梦想吧。

第一年工作可谓顺风顺水,那段时光充实而美好,每当还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摆在面前,都庆幸自己的“饭碗”竟然与理想那么近;从第二年开始,工作显然没有那么轻松了,焦虑多了,经验性的东西已经不足以支撑工作;到了第三年,报纸一期接着一期到来的急促脚步,敲击着同样急躁和焦虑的内心,猛然意识到自己该突破和改变了……

三年后,我辞去了副刊编辑的工作。

三年,一张步履蹒跚的报纸已经长得有模有样,见证了它的成长,才意识到自己的眼界也需长高。三年,亲历了中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发现任何起落都是平常,底部和机会总在稍纵即逝间转变,而机会在底部已悄然筑起。三年,身边同事的努力告诉我,不能松懈,不敢松懈,松懈一时就会失之千里。

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寄情于时间,它像一个安静的朋友,一个亲切的指南针,指向我们的心灵深处。

新年钟声在子时撞响,时间又见证了新一年的诞生。

今天,我暂时离开了你,相信时间会安排我们重逢。

 

 

 

开心不开心

■ 易芳

 

2008年,一个叫做“开心网”的地方迅速走红,“80后”们不约而同地聚集至此,现在的同事,大学的同学,朋友们,亲人们,甚至失去联系十几年的发小们,依据“实名制”这个厉害的引擎,迅速找到了彼此,成就了一个“大家一起胡闹”的热闹场地。

在网络时代,任何事物迅速走红都不足为奇。我却一直为开心网的走红在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纯粹属于打发时间、玩儿的人自己都说无聊的地方,“80后”们却一直上班下班地赖在上面?我们在追寻什么?在社会眼中,“80后”什么也不缺,但在开心网上的我们,却没有几个真正开心。这个问题,最终变成了一个质问我自己的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

时间进入2008年时,我毕业已经五年了。五年里,常常深夜不睡,一个人做着些全无意义的事情,那样的时刻,也许心里一直在问的就是这个问题:你到底想要什么?我从未能给出答案。五年一瞬,青春和时间无情地道别,面对自己,我心中一凛。还可以再这样下去吗?我的人生还能再给多少时间这样挥霍?因为这样的恐惧,那个踌躇在成人世界门外的小孩,终于伸出了推门的手。

害怕面对困难,害怕承担责任,没有勇气抵抗压力,因为这样种种长期的逃避,这个门外的小孩怯懦无力,成人世界的大门对于她来说,厚重阴森。然而,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和仅余的骄傲,逼着她伸出了手。

门开了,成人世界的光透过了门缝。

终于在光芒的照射下看到了逃避已久的困难,它的原形似乎不那么可怕了,如果勇敢地站到它的对面,原来退却的反而是它。终于有些已经黯淡的东西在光照之下有了反光,重新闪烁出光辉。看到原来这扇门里早已有了比自己更小的孩子,他们勇敢地站立,接受阳光,也承受风雪。惭愧,并问:我服输了吗?庆幸自己倔强地说了不,我也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终于勇敢地站在了这个世界,步步努力,希望获得别人以及自己的认同。职场五年,客户版三岁,我终于开始有了渴望,对人生、对成就、对认同。开心不开心?倒过来看看,原来是心开心开。

时间又过一年,问问自己:年龄有没有白长?没有。很好,为自己鼓掌。

2008年过去了,我十分怀念它。

 

 

 

第一次

■ 小雅

 

2007年夏末的一天,我和《建设银行报》客户版相识了。那天很热,我穿着工服从客户那里出来后便急着往复兴门赶,编辑说要约我写一个月度专栏,内容是有关季节与情绪的。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应了下来,但那时工作极忙,我不知道是否能按时完稿,但那也是我毕业后非常矛盾的一段时期。我知道,自己需要这样的一个渠道,这样的一些文字,来释放自己的一些心绪和想法,于是便有了第一篇《在路上》。

  2008年的初春,我走进了这个编辑部,成为它的一员。那天的紧张与兴奋让我忘记了天气的好坏。只记得办公室里都是噼里啪啦的打字声,非常安静。

  半个月后我开始了自己的采访生涯,永远忘不了第一次采访时的生嫩与不安。手心把笔都攥出汗了。自己没有采访经验,对对方做的业务又不太熟悉,生怕让对方认为自己的职业素质不够。好在两个小时后,我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可是真正的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从没有写过人物采访类的文章,我对着整理出来近一万字的采访录音有些无所适从。在同事的帮助下,这篇几经修改的《方法总比问题多》终于按时上版。现在来看那并不是我自己写的最满意的一篇,可是是我用时最长,准备时间最长的一篇。

  5月份,我的第一个版“百年鼓浪屿”在准备多时后终于与大家见面。那一刻有些激动,就像等待多时的孩子终于出生了一样。在去年9月份的读者见面会上,听到有读者竟然至今对这个版念念不忘,仍然很激动。我们的付出终是有所回报和肯定的。

  7月份,一、二版改版。同时也是我第一次接手这两个版的编辑工作。说实话心里很没底。担心约稿不成功,担心撰稿人临时变卦,担心自己的文章写得专业不扎实,担心找到的新闻点和财经资讯质量不高……但是四个月下来,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收获。面对困难,成长也许远比担心更重要。

  写到这里,才发现在客户版的第一年,竟然有这么多的人生第一次。虽然已经过去,但仍记忆深刻。来年,我相信自己会经历更多的第一次,客户版也将尝试很多的第一次,我希望在每个第一次来临的时候,我都能够陪伴在它左右,共同经历成长中的喜悦。

 

 

 

变中体味成长乐趣

■ 刘静

 

当我还来不及学习如何换上婴儿小屁底下的尿片,就已经开始了日夜不停的喂养程序;当我还没让孩子理解哪里有危险不能去,孩子已经能挣脱我的手独自行走了……

     休完几个月的产假回到办公室,跟工作已经有了些生疏,当我还来不及停顿,就被这每周三准时出版的报纸逼得不能懈怠。

     生活总是这样,无论你是怎样的不情愿,它将不会定格不变,停止上演下一幕。

     在进入第三个年头,客户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谋求新的发展,变化悄然而至。不知你发现没有,当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当盛夏终于来临,我们的一二版已经发生了变化。头条不再转版,严格控制在1200字;图片有了标题并调整了大小;用日记的方式,把股票市场的一周概况勾勒了出来;编排了故事指引你走近财富;新设了机构沙龙,任你坐听八方声音;CCB金融人的采访除了文字还有一张更清晰的图片让你熟悉他们……元旦一过我们又将继续改变。2009年,四版将彻底打破原来的布局,采用专栏的形式吸纳更多有特点的文章;再到下一年,还会开出小小说,讲述我们编辑部自己的故事……

     这些变化只需你翻翻报纸就可观察的到,还有一些变化可能是你需要细细感受的。明年的作者队伍将进一步扩大,青年一代是我们争取的下一目标,这些建行的新生代正以他们的热情和真诚改变着企业,因此我们将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对于真诚的文字表述的追求,我们始终没忘记,对于数据更是明确要求要标明两个以上的出处来源;对于文艺作品的筛选,我们要真感情不要伪装,要故事不要空抒情,要简洁纯粹不要刻意修饰……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源于三年的积淀,因此更加具体、更加明晰。

     我由女生变为女士,由新娘变为妈妈,客户版由简单变得深刻,由零碎变得系统。我和她一同在变化中成长着。

     这一年,对于我,好像格外的充实忙碌,在家与办公室之间行走,在妈妈、女儿、妻子、编辑、记者之间进行角色转换,这种变化让我无措的同时,也让我成熟起来。时间被各个角色分割,变得异常的珍贵,使我被迫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哪先哪后哪主哪次,在去年是天天要编排的。我嘱咐孩子爸爸必须几点几分回家,而且“回家”的概念是进入家的户门为准;就像我要求作者必须哪天是上午还是下午交稿一样。而精确的结果是让彼此都变得从容。

     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搭积木,积木最初是56块,七零八落的只剩下30多块,但我们依然能拼插出很有趣的造型。忽然发现,去年的时间已不像往年那样的规整,像是这些散落的积木块,需要我用心拼凑。但是,只要你够踏实,依然能使工作生活井然有序,制造出不错的作品。

 

 

 

走过迷惘

■ 马元洁

 

2008年,我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成为上班族的一员。

  上学的时候学的是工业设计,对自己本专业设计感到自信,所以初到报社编辑部时,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驾驭一个版面。但当真的面对一个空白版面时候,却感觉力不从心,经常钻进死角。记得第一次做火炬手版面时,编辑要求体现每位火炬手的传递号码、时间、地点、总传递人数,并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做版过程中,总是无法把编辑的想法和我的意图结合在一起,直达不到要求。直到下班后经过与同事简单的沟通,豁然开朗,版式才最终成形,第二天编辑说就是要这种效果。一块版面的四次设计失败的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到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转换,美术知识运用到报纸设计中的领域对接。

  虽然我至今还没有正式接手属于美编的工作,但我的热爱未曾消退,这也是我经常独自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反复思索,但仍然不想放弃的原因。我想在这里成长,我希望得到认同。所以我不抛弃热爱,不放弃自己。

 

 

 

享受“危机”

■ 余江灏

 

已经过去的2008,我的心情也像“8”字一样拐了好几个弯儿,为奥运欢呼雀跃过、也为地震黯然神伤过,当然更多的,是为金融危机而焦思苦虑。

  股市跌了、物价贵了、工资降了,看着央视二套从主持人到嘉宾满脸严肃的表情,仿佛形势真的异常严峻,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却发现自己在这场危机中反倒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平和,不再像前两年那样成天泡在电脑屏幕前看着花花绿绿的数字,取而代之的,是和身边人随性的交流,以及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

  过去的一年,采访过很多人,虽然性别、年龄和职位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一位在人生道路上几起几落,但始终笑对生活的大姐教会我什么是坚强;一位在洪灾中救人过百,却“逃离”媒体追逐的大哥告诉我什么是洒脱;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凭借自身努力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小弟让我理解了自信的真谛;一位年近半百,却依然在个人贷款一线天天奔波的长者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内涵;从几位外汇交易员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睿智,从那些基层行长眼中,我读懂了什么叫执著……

  感谢这些人,和他们的交流,我学到了太多。

  过去的一年,走过许多地方,闲适淡泊的鼓浪屿、浆声灯影的秦淮河、桂子飘香的灵隐寺、神秘瑰丽的三星堆……在亲身感受自然美景与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于“记者”二字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感谢这份职业,让我真正领悟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

  过去的一年,长达5年的感情长跑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两个人在登记员面前认真阅读《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接过两本红红的证书,走出那间小屋,我和她相视一笑,随即大吃了一顿,从那一刻起,单身生活彻底宣告终结。

  过去的一年,身边的朋友依然在为各自的理想而努力奋斗。那些曾经在校园里满怀新闻理想的兄弟姐妹,有的已经在媒体圈里小有名气,有的仍在采访、写稿、做版中迷茫,还有的,或中途转行,或独自创业,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在这场危机中跌跌撞撞地成长。

  过去的一年,资本市场上的损失远不及生活当中的收获。危机还未过去,生活仍将继续,虽然其中不乏艰辛和彷徨,但我还是愿意这样走下去。

 

 

 

大家  小家

■ 晏明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需要对大家、小家下个定义,大家指的是我们的祖国,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小家是我们的客户版编辑部,只有八个人的小家庭。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大家庭经历了太多的悲与喜。在一年的结尾让我们回头重看岁月,悲与喜,危与机,刻苦铭记才是目的。

  当年初突如袭来的大雪覆盖整个南方,让多少人有家不能归的时候,我们悲伤!当“5.12”大地震十万同胞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悲伤!但是无尽的悲伤也激发了中国人从未显现的巨大力量,四面八方的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源源不断的物资输送到灾区的时候,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的伟大,什么是真正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救援行动。

  而对于投资者的我们,悲整年股市的一蹶不振,从期待的八千点,到被如今从脚砍断。期间,我们一次次地抄底,从二楼抄到一楼,又从一楼抄到地下室,到最后没想到地下室还是十八层的。悲观?!不能悲观!悲观从来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既然有十八层的地下室,那么也应该有望不到尽头的摩天大楼,所以在2009年让我们共同期待“解套”的那一天。

  2008年也有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喜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当奥运圣火被点燃的那一刻,我相信它也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喜悦,整整一百年,无数人的期待,无数人的努力都在那一团火之中,16天的燃烧,在我们心中将永不熄灭。

  2008年我们的小家庭经历了更多的欣喜。从2006年创刊到现在的编辑部成员,人员越来越年轻化,“80后”是主力。成熟而“善变”的客户版,让大家学会了变通。

  我们变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办得更好,不仅仅因为它是建设银行的报纸,更因为它是属于客户的报纸,于是在去年9月有了“与秋共荣——建行报客户见面会”,12月有了“建行报撰稿人见面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但是能够与我们期待已久的客户、撰稿人见面,让我们更加坚定一个信念,我们不是几个人在战斗!

  最后,在2009年让我们卸下包袱,忘记过去的悲与欢,希望由我们这些“80后”“掌管”的报纸,在集合了所有人的力量和智慧之后能够一路走得更远,快乐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