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
■ 布拉布拉
二十世纪,谢晋导演的创作轨迹几乎织就了一副中国电影的个人编年史,他对中国电影做出的卓越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注入到中国电影中的那种弥足珍贵的骨气和气节,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作品中独特的精神气质,对中国传统题材的挖掘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谢晋是中国电影界以至中国文艺界一个无可否认的强者。
1923年,谢晋出生于浙江一家书香门第,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3年他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工作。他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段时期的生活使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决心。
1957年,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他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显露其导演才华,影片所展现的民族自强和体育振兴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符号,它所承载的隽永青春和振奋的精神使它在国际上多次获奖,也一举奠定谢晋在当时新生代导演中的地位。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首中国的体育电影史,《女篮五号》还是占据首位,无人可及。
1961年谢晋导演拍摄了《红色娘子军》,这部刻画在每个人心上的电影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缜密独特的导演构思、娴熟冷静的镜头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使此片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许多同时代的导演不同,谢晋的电影常常表现爱情,尤其在五六十年代,当革命题材电影成为银幕主流的时候,爱情并不是一个能够大胆表现的主题,但是,谢晋作品却与众不同。为纪念建国十周年而拍摄的《红色娘子军》本是一部传统的革命题材电影,但是,谢晋却独具慧眼,真正吸引他的是琼花这个乡村女孩的命运,以及琼花与党代表洪常青之间萌发出的爱情。但中国当时的政治思路不允许谢晋在影片中表达这样的爱情,虽然《红色娘子军》奠定了谢晋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但是被迫删去的爱情线索,却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
随后1986年,63岁的谢晋导演拍摄了一部反响巨大并且标志了他个人创作水准新高的影片《芙蓉镇》,同时也为中国新电影确立了一个新的标高,谢晋的创造力也进入了旺盛的黄金年代。谢晋从《芙蓉镇》原小说中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于是他决定将这篇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轰动的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
《芙蓉镇》或许是谢晋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他从知识分子身上看到了一种对专制另类的反抗。这种反抗,是一种中国社会和历史所特有的,以癫狂、疯魔、自嘲和自戕为武器的弱者的挣扎。这种挣扎,透过影片,给正在“后文革”时期的中国赋予一种新的当代意义。与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绝对反抗形式相比,不得不承认,在“文革”语境中,这样的一种反抗具有更为广泛的典型性。《芙蓉镇》的出现使谢晋的事业攀上了高峰,但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另一种思潮,一场突如其来的关于“谢晋模式”的全国性论战降临。
无论如何,以谢晋电影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电影于80年代后期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中,遭受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质疑和挑战。而实质上谢晋导演所秉持的,乃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对“谢晋模式”的讨论,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在中国传统文化沁湮下所诞生的中国电影的讨论。谢晋模式大讨论中涉及到的电影多是文革后作品,伤痕文学和反思思潮在彼时中国文化界汹涌,谢晋电影正是在强烈的反思之中引起了广泛持久的共鸣。多年以后,当谢晋站在中国金鸡奖的领奖台上,手捧终身成就奖时,大争论的往事早已尘埃落定,昔日饱受争议的“谢晋模式”,也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本,而他本人,也以坐标式的人物被定格在那段岁月。
与其他电影艺术家相比,谢晋的特殊性在于他整整为中国电影工作了五十年。如今,众多国产电影开始和进口分账大片分庭抗礼,中国导演拍摄大片蔚然成风。可是鲜有人提及,国产大片的商业探索、民族电影对抗好莱坞的努力,最早始于谢晋,那部电影就是1997年谢晋执导的气势磅礴史诗般凝重的影片《鸦片战争》,影片当时在国内国际都获得巨大关注和反响,成为一部激励全中国人民的大片。“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台词,也是谢晋当时拍摄这部影片从未向人提及的内心动力。
2000年,谢晋拍摄最后一部电影《女足9号》时,已经77岁高龄了。他多次说,自己还要拍电影,要到90岁才退休,虽然未能如愿,但作为导演,他已经创造了一个后人难以超越的奇迹。他曾经说:“我要像李翰祥那样倒在摄影棚。”他对于电影的执着和热爱已经无法与他的生命分离,在他不朽的业绩和传世作品的光环背后,是鲜为人知的不顾一切为电影而燃烧生命的历程,哪怕直到最后一秒。
虽然这位中国电影大师已离我们而去,但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传递给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对生活的信念永远留存,这就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中国导演为我们树立起的不朽丰碑。
谢晋代表作品
女篮五号
年代:1957年
编剧:谢晋
主演:刘琼、秦怡、曹其纬
类型:运动
历史地位: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红色娘子军
年代:1961年
主演:祝希娟、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类型:战争
片长:90分钟
芙蓉镇
年代:1986年
主演:刘晓庆、姜文、郑在石、徐松子
类型:剧情
片长:120分钟
鸦片战争
年代:1997年
主演:鲍国安、林连昆、葛香亭
类型:剧情/战争/历史
片长:150分钟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导演: William Wyler
主演: 奥黛丽·赫本、格里高利·派克、艾迪亚伯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1956)
导演: King Vidor
主演: 奥黛丽·赫本、梅尔法瑞尔、亨利方达
蒂凡内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导演: Blake Edwards
主演: 奥黛丽·赫本、乔治派伯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
导演:George Cukor
主演:奥黛丽·赫本、雷克斯·哈里森
——纪念奥黛丽·赫本逝世十五周年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你休想把“性感”、“风情”这样的陈词滥调套用在她身上,她那独一无二的美丽和高尚优雅的品格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在所有人眼中,她是真正的天使。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仍然禁不住要问:亲爱的奥黛丽,你离开十五年了吗?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奥黛丽的父亲约翰·维克特·赫本-鲁斯顿(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族后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在此期间,赫本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据说在1944年荷兰饥荒期间,她常以郁金香球根维生,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
战后,赫本与母亲来到伦敦,在剧团表演的赫本有机会参加了《罗马假日》的试镜,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1953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正式上映,影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风潮。片中赫本楚楚动人的黑色短发,轻盈苗条的体态,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赫本在片中表现出公主般的高雅气息,及“赫本头”带来的天真无邪,使她赢得无数人的赞赏。1954年,赫本凭本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随后她出演的《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窈窕淑女》、《偷龙转凤》等影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蒂凡内的早餐》更使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可能是赫本演过最好的角色,她在这个纽约电话女郎霍莉·高利特里身上混合了任性、脆弱和孩童般的天真,她的表达如此独特,就像这个角色是为她量身订制的。她弹着吉它缓缓吟唱《月亮河》更是成为一个永恒的场面。这部影片使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
作为电影演员,赫本的时尚观点在其电影作品中得到极大体现,她最令人难忘的电影造型往往贴有“赫本风格”的时尚标签。《罗马假日》中的清新短发,《蒂凡内的早餐》中的黑色鸡尾酒裙,《窈窕淑女》中精致的宽檐帽,都是时尚历史上的经典元素,并至今深刻影响人们的审美理念。
赫本晚年仍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1992年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1月20日,赫本因结肠癌病逝。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史上占有独特的一页,她留给人们那极至美好的印象,没有随岁月和时间的冲刷而变淡,反而历久弥新,闪烁出愈发迷人的光芒。在她离开十五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她的经典作品海报,再次回味那些她留下的美好记忆。
■ 胡文
杰出的摄影师们经常这样来回答记者对其摄影秘诀的询问:“不必去关注我们的摄影风格与技巧,那只是我们内心传递的方式。用爱去捕捉,用心去拍摄,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 在他们眼中,摄影作品的成功与否与选题、构图、光影、创意等息息相关,但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却是摄影者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是否用心。日本电影《恋爱写真》最贴切地演绎了他们的观点。
影片虽然属于爱情范畴中的悲剧,但正因为有爱,而美得无与伦比。作为一名怀揣摄影师梦想的大学生,诚人(松田龙平饰)每日带着照相机,游走于校园之中,通过拍摄各式各样的人与物,默默地练习着自己对选题、构图、光影等技巧。如果一部电影仅仅讲这些,便乏味了,所以,静流(广末凉子饰)进入了诚人的镜头,性情直率、我行我素的静流不仅立即引起了诚人的注目,更是直接成为了他镜头下的女主角。
他们的爱情在慢慢萌芽,一张张照片也见证了他们感情的成长,但一切都不可能那么的一帆风顺,特别是这种电影情节。静流也开始学习如何摄影,古灵精怪的她不仅上手很快,更是以其独到的视角,不断地捕捉着这个世界中美丽的瞬间。只是因为对生活有着无比眷恋。但笨若诚人,因为自己的妒忌而对这段感情萌生退意。
直到有一天诚人得知静流离开人世,为了弄清真相,他独自一人来到纽约。为了帮助静流完成摄影展所需的照片,诚人利用静流留下来的照片中的信息,开始追寻着她的脚步、她的目光、她的镜头、她的快门以及她对爱的理解,来重新捕捉这座城市的美丽。一次次地调整自己对美丽的界定,一遍遍地校对自己对美丽的理解,最终摄影展成功了,诚人因此而实现了自己的摄影师梦想,
静流的死成全了诚人,在寻找静流的过程中,诚人学会了用爱去捕捉美丽的瞬间,或许,他终于明白,摄影风格与技巧并不决定作品的成败,决定照片成败的是摄影师对爱的理解以及对美丽的诠释。
影片中每一次快门的闪动,都留下了爱的点点滴滴,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心灵的捕捉,同一个镜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情都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味道。生活又何尝不是,只要用“心”就能摄出不同的感受。
这是一部看完之后很想去拍照的电影!
《诗人之血》Le Sang d'un Poete-1930年
导演:让·谷克多
主演:让·谷克多、Elizabeth Lee Miller
影片中以大块梦呓般的段落组成,融合了导演对艺术本体和人类命运诸多精辟看法。全篇洋溢着主人公那异想天开、荒谬无规的世界,通过把电影技巧融合在自己的“死与再生”的独特观念来展现出一个形象化的故事。按物理时间计,整个故事发生在烟囱倒塌的一秒之内,而在这段心理时间中,电影展开了四个互不相关的小故事,却都与诗人主人公对于生命,死亡的臆想,以及其内心的恐惧和沉迷有关。
《铁皮鼓》 The Tin Drum-1979年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马里奥·阿多夫、大卫·本奈特
电影《铁皮鼓》保留了小说怪诞的风格,通过“满纸荒唐言”,强有力的再现了人们当时那种病态的狂热与偏执。导演弱化政治意味,充分体现了在二战德国文化思维对二战的冷静旁观和有限反思。影片用一种非正常的步调有节奏的展现了特殊年代的人间百态,其对于正义与非正义的描写隐晦,其对于人们价值观选择的影响有令人欣喜的冷静,为我们展现了人生是一种怪诞魔幻思维下现实世界的况味百态。
《没有天空的城市》Underground-1995年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主演:米基·马诺杰洛维奇、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影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喜剧方式描绘了南斯拉夫从1941年纳粹占领期间至1995年内战的曲折历史。影片结尾处在德国疯人院里关了几十年的伊万跑进地下隧道,一辆经过的军车问他去哪儿,他说:“南斯拉夫。”司机大笑着回答:“地球上已经没有南斯拉夫了!”然后扬长而去,镜头里只剩下伊万瞪着一双干涩的鼓眼泡发呆。那正是远离故土的导演本人对那曾经存在的国度悲怆的描述。
《潘神的迷宫》Laberinto del Fauno, El-2006年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主演:伊万娜·巴克尔诺、道格·琼斯
小女孩的童话之梦在电影中往往可以把成年人残忍的世界反衬出来。借助西班牙弗朗哥独裁政权的政治背景,把政府军疯狂镇压游击队的丑陋内幕结合起来,塑造一个冷酷残忍的法西斯军官,这一切都给一个渴望逃离的小女孩童话之梦找到了充足可信的理由。把政治战争与奇幻神话这两种质地不相融的题材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再次见证了一个另辟蹊径魔幻经典的诞生和墨西哥电影人不容轻视的实力和野心。
电影灯光的风格有很多种,而且往往与电影的主题、气氛及类型有关。比如喜剧和歌舞片,灯光的风格就较趋明亮,阴影较少布局,常用高调的风格。悲剧和通俗剧较常用高反差灯光风格:亮光处特别明亮,而黑暗处也相当有戏剧性。一般而言,悬疑片、惊悚片和黑帮电影则较趋低调风格,阴影均采用投射式,亮光也带有气氛。
自有人类以来,光的明暗就带有象征性的意义。一般来说,艺术家用黑暗来象征恐惧、邪恶、未知之事,光明则代表了安全、美德、真理和欢愉。由于这种象征法的长久传统,有些导演会故意将我们对明暗的期待误导。希区柯克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扭转了我们对光亮明暗的认知。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每一个邪恶、隐晦的阴影都似乎在威胁主角的安全,然而却没有任何事发生。然而在光天化日之下,最大的危险却凌空而来。
灯光既有写实也有表现色彩。现实主义的人喜欢用自然光(available lighting),尤其在外景镜头。不过,即使在外景,大部分导演仍得用些灯及反光板来加强自然光,或者使太阳强光柔和些。也有导演利用感光较敏感的底片,或者特别的镜片(lenses),而完全不用人工灯光。自然光会使影像有纪录片的感觉,光质感较粗糙不圆润。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外景灯光均显得刚硬,比如约翰福特和黑泽明就会利用特别的滤镜,使外景地的光线带有柔和浪漫的怀旧色彩。在室内摄影时,现实主义者喜欢利用明显的光源如窗户、灯架来打灯。
形式主义的导演则较偏向象征性的暗示灯光,他们常常以扭曲自然光源的方式强调灯光的象征性。比如说,从演员脸部下方打的光,即使演员脸上没有表情,也会使他显得阴险邪恶。同样的,任何位于强光面前的人或物都有些恐怖的暗示,因为观众总会将光与“安全”相联,任何阻挡光源者,都威胁了这种安全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这种背轮廓光的效果是在外景,反而会带有浪漫柔和的效果。
如果光源从脸部上方罩下,则会造成天使般的效果,因为这种光源暗示神的光泽降临。这种“神迹”般的灯效常会变得老套。到于背光(backlight),会使影像柔和优雅。爱情场面以光晕效果拍摄恋人的头部会有浪漫的效果。
至于聚光灯能使明暗产生激烈对比,乍看之下,这类影响显得变形、撕裂。形式主义的导演运用这种强烈的对比,营造出心理及主题上的效果。创作者亦可将光圈放大,产生曝光过度(overexpose)的效果,使画面的表现充满苍白的光,梦魇和幻想的段落可常见这种处理法。
这期光影的编辑工作完成过半时,发现这一期的主题成为了“纪念”。纪念刚刚过世的谢晋导演,纪念心中的天使赫本。我们纪念电影人,电影人又在继续用电影纪念你、我、他的生活。而不知不觉,光影版面也已经陪伴着我们的读者走过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很短,纪念无从谈起,但略微做个小结却是合适的。春夏秋冬,季节更替,我们所有人共同走过了独一无二的一年,如果要大家回忆一下,脑中的影像想必是极其绚烂多姿的吧?希望在这其中,“光影”版面曾经打动过你,哪怕只是一句话,一张图片,有小小地触动过你的内心,那就足够了。光影,明年旅程再继续,期待着与你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