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悦读

发布时间:2008-10-08

 

〉〉漫谈王元化的《文艺漫谈》

〉〉《百年孤独》:关于时间

〉〉《都柏林人》

〉〉书架

 

 

 

漫谈王元化的《文艺漫谈》

■ 韦

 

王元化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写作,用过十多个笔名,如方典、万殊、函雨、尚钧、洛蚀文等,一直到晚年的清园。但他还有过一个鲜为人知的笔名:何典,并以这一笔名出版过一部同样少有闻悉的专著《文艺漫谈》。由此,他迈出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探求之路。

《文艺漫谈》小三十二开本,由上海通惠印书馆印行,民国三十六年六月初版。这家出版机构名不见经传,可能规模不大,除出版此书,似乎不知还有过什么出版物。集子共收文艺论文九篇,首篇《现实主义论》,曾刊《戏剧与文学》。《鲁迅与尼采》篇末有写作时间:193910月,当年先刊于《新中国文艺丛刊》第三辑“鲁迅逝世纪念特辑”上,在“编后记”中写道:“《鲁迅与尼采》的作者,还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以这样的年龄,而能有这么严正的精神来治学,真是可敬”。最后两篇《关于阿Q》《克利斯朵夫》分别写于1945年十月及十一月。这些文章的写作年月跨度至少有六年之多。文章长短不一,总字数约在四五万间,当是薄薄小册子。

那时,王元化刚从北京清华园来到孤岛上海,进大夏大学攻读经济专业。并于1938年加入党组织,进而成为上海地下党文委委员。他先后编辑过《奔流》丛刊、《展望》《文萃》《联合晚报·夕拾》等报刊。《文艺漫谈》中这些颇具影响力的文章,陆续写于这段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王元化年轻时有着广泛的阅读量,喜欢读莎士比亚、契诃夫、罗曼·罗兰等。尤其是罗曼·罗兰,王元化在晚年的文章中还回忆道:“这位作者在他本国或国外已经被人越来越淡忘了,然而我一想到他,仍感到温暖。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经在我度过漫长的艰难岁月中给我以勇气。”当年王元化正是在上海一个寒冷的早晨,躲在一个狭窄、阴暗的小阁楼里,读着罗曼·罗兰的这部巨著。他“忘记了手脚已冻得麻木,眼前展开了一个清明的温暖的世界”。四年后的194511月,当他获悉罗曼·罗兰逝世的消息,当即怀着无限哀痛的心情,写下了《克利斯朵夫》。

王元化年轻时就爱读鲁迅的文章,并一直进行不间断的研究,先后写出《鲁迅与太炎》《鲁迅与周作人》《鲁迅的曲折历程》等一系列文章。然而,《鲁迅与尼采》《关于阿Q》无疑是他研究鲁迅的早期成果,这往往被“鲁研界”所忽视。1939年,北平沦陷了,王元化不得不随家人逃离他的诞生与儿时成长之地。他什么东西也来不及带,而一幅他根据照片描绘的鲁迅小像,却瞒着家人,藏于箱底,携带在身,如同爱惜自己的生命。

那时戏剧大家曹禺的作品,王元化每部都看,从《雷雨》到《北京人》,一直到《家》的演出。他说“《家》虽然根据的是巴金的原作,但是除了大体有轮廓之外,曹禺受到巴金的影响极少”。也就是说,曹禺没有被原作所束缚住。“曹禺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更多的却是受了奥尼尔的影响。”王元化还谈到:曹禺的《家》在三角恋爱关系里,“触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弹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弦发出隐密的音响,融成一片哀怨、凄凉、阴暗和痛苦的交响曲。与其说曹禺是站在‘作家’地位说话,不如说他站在‘人’的立场说话。”《曹禺的〈家〉》一文,是王元化较早对这一话剧做出的文艺评论。

作为当代一位大学问家,王元化对学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研究古典文学《文心雕龙》,研究黑格尔哲学,研究国粹京剧,而他早年当是以现代文艺评论进入文坛的。当然,细数过来,他还创作过为数不多的以人物形象取胜的文学作品,如刊于《文坛月报》上署名函雨的小说《舅爷爷》即是一例,当年小说发表后,以群、师等给予好评,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反响。

当年王元化编好书稿,通惠印书馆即刻取走,并为作者代拟了书名与笔名后开印了。“何典”原是一部著名古典文学的名称,然而,对于读者来说,这个笔名是陌生的。当我在福州路旧书店淘得此书,一时难以确定是否王元化先生所著。为此,我特向现代诗歌史学家潘颂德先生请益,真是巧事,老师在旧书肆亦淘得过此书,曾请王元化在书上题签:“潘颂德教授于文庙旧书市场购得此书,题数言留为纪念,王元化03年秋”。作者本人的签名认可,是鉴定真本最具说服力的佐证。经考索,这是王元化先生在民国年间出版的惟一一部个人专著,是他在文艺评论上的第一块基石,更是在风雨如晦的上海,他磨砺思想的最初印痕,当弥足珍贵。

有年我陪北京来沪的翻译家屠岸先生去拜访王元化。听他谈诗人辛劳短暂的一生,谈翻译界的流弊,谈京剧的继承与创新。他博学、睿智,且尖锐而爱憎分明。临别,王元化在《思辨随笔》一书上为我签名,又在我的笔记本上题赠一段胡适的名言:“不降志,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这也可以看作是王元化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文人骨气。之后,一直听说他身体不佳,常卧病住院,遂打消了请他为昔年旧著《文艺漫谈》一书签名的念头。是的,我不忍心打扰他,亦不该打扰八旬病翁。如今,他安静地走了,我以此文寄寓我的怀念之情,并留下关于一部六十多年前旧著的雪泥片羽。

 

 

 

《百年孤独》:关于时间

■  猢狲

 

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百年孤独》这篇小说的文字。

或许,我自以为是地将其定义成小说本就是错的。

算算我看过的不多几本书,《百年孤独》算得上我看过的最好的作品——但愿还有更好的。

我记得马尔克斯在小说后记中写到,他从小就想写一部《百年孤独》这样的小说——应该是从祖母乐此不疲地为其讲述家族故事开始,他就产生了这个念头。而真正开始认真构思这本小说,马尔克斯又用了十多年时间,关于小说的第一句话: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也几乎尝试了他能设想到的全部可能,最后才采用了目前这一句。正是这句话奠定了《百年孤独》整部著作的基调。

我在2002年左右就有机会看《百年孤独》,但我几乎没有任何兴致去掀开哪怕第一页。时隔三年,在2005年的春天,我失业了,闲来无事替朋友打扫屋子,忙完后从朋友家巨大的书橱里随机取出这本1980年代版本的《百年孤独》,竟一时成痴,及至今日仍念念不忘。

《百年孤独》带有浓厚的时间意味,无处不见岁月流年的痕迹。最妙的是文字整体的节奏,带着一种使人无比迷醉的时间感,就好像你坐在溪头浅滩,让缓缓的溪水轻轻冲刷过你的脚面,倾听流水潺潺,心里感到的那种惬意和不断涌上心头的伤感。

我前后约花了两天的时间来阅读这本小说,在朋友家床头读,在工人体育馆浓荫蔽日的凉椅上读,在方庄儿童嬉闹不休的小区内读……我几乎可以说,这是我在北京最愉快的阅读经历了,我真的深爱着这本书。

其实,《百年孤独》的故事并不难讲,难的是像《百年孤独》那样讲故事。在我未邂逅《百年孤独》之前,就决定自己一生唯一的电影作品将讲述一个时间主题的故事——因为,时间是一切的秘密。

 

 

 

《都柏林人》

■ 一村

 

这是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早期的、也是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意识流”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他认为:“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的;用一条河或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在这种假设以及弗洛伊德、柏格森等哲学家的影响下,西方作家开始重视对人物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陆续涌现了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伍尔夫、美国的福克纳等现代主渝大师,而乔伊斯即是这个思潮的先驱之一。

乔伊斯生于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天主教耶稣会学校接受严格的古典文化和宗教教育。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到英国、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宣布“自愿流亡”,与原有的宗教信仰决裂。1904年,他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书至1917年得以问世。乔伊斯从小就患有眼疾,成年后更加严重,1917年至1930年曾做过25次眼科手术。虽如此,他却从未中止创作。1922年出版了他的骇之作《尤里西斯》,确立了他的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地位。

《都柏林人》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有15个短篇,根据“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会活动”这样四个阶段来安排故事顺序。其中大部分篇章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之一,乔伊斯在1903年创作这本书时,就开始了对其故乡都柏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只不过,这期间他还深受易卜生、莫泊桑与契诃夫等现实主义巨匠的影响,惊人的艺术个性尚未显示出来,但是,这些朴实的故事,已经若隐若现地透露出他善于描摹心理、运用象征性意象渲染气氛以及衬托情节或暗示性格的手艺了。其中“童年”部分由三个互相联系的短篇小说构成,叙述了一组复调式的三部曲,我们只看这一部分。

第一篇《姐妹》叙述小孩对一位神父去世的反应。第二篇《路遇》写小孩厌倦学校中压抑的空气而与另一同学逃学,在都柏林河边港口游荡,寻找一个“绿眼睛”的外国水手,但毫无结果。第三篇《阿拉比》中的这个小孩已经长大,他出于朦胧的爱情,急切盼望星期六阿拉比集市的来临,以便在市场上为心上人买礼物。但星期六集市到来时,却因一时无钱而误了时间,等他赶到市场时,已是夜色降临,人影稀疏。面对人将散尽的集市,他感悟到自己在虚荣心驱使和嘲弄下的孤单和可怜。《都柏林人》中的短篇小说就是由这样一连串精神感悟组成的,虽然大部分故事的情节较少起伏变化,但却道出了这一特定环境中人们理想的幻灭,因而洋溢着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书架

 

《费城风云》

作者 易中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多年前,美洲蛮荒大陆上的费城,聚集了一群乡巴佬。他们为了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宪法,三个月的时间里争吵妥协,最后磕磕碰碰通过的《联邦宪法》,日后成为美国人的世俗《圣经》,影响遍及世界。现在看来,事情好就好在这些领袖们当时都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绝对主张。不宏伟就能务实;不绝对就好商量。这些简单、朴素、实在的人都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和方案,能做到最不坏就是最好。“有话好好说”是尊重基本人权和公民权利的《联邦宪法》得以确立的前提。200多年前那艰难的一跃,对今天的我们还是难题。

 

 

《第十三个故事》

作者 (英国)戴安娜·赛特菲尔德,金逸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从小在父亲的古旧书店帮忙的姑娘玛格丽特,爱好读经典小说和传记。一天,她突然收到著名女作家维达·温特的来信。温特性格古怪而低调,常常编造自己的各种离奇故事糊弄记者,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真正来历。可她居然写信邀请默默无闻的玛格丽特来为她写传。出于好奇,同样深居简出的玛格丽特来到偏僻的温特家。如温特所述,她的母亲美丽任性,哥哥完全听命于她,剩下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却行为怪异。玛格丽特对女作家的故事既着迷,又困惑。半信半疑中,她开始调查这个家族,依照自己的调查结果将温特讲述的家族故事拼接起来……

 

 

《每天学点心理学》

作者 丁夫

新世界出版社20084月出版

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出门和别人交际,在家和家人相处,在办公室和同事共事,上班、投资、做生意……可为什么有的人活得春风得意,有的人却处处碰壁?有的人整天开开心心,有的人却愁眉不展?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心理开导,引导大家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内心。每天学点心理学,懂得的越多我们就越能够解释身边的现象,选择好自己的情绪和做法,只有洞穿别人的心里,才能让自己更有利。本书就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九个方面入手,告诉我们平时如何把握自己的心理。

 

 

《明朝那些事儿》伍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3月第一版

毋庸置疑,当年明月将国人阅读历史的兴趣推至了又一个高点,这是一部你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历史书,没想过放下,也不想放下,它让你的思绪穿越过600年的时空——那个还在当小和尚的朱重八,风尘仆仆策马奔腾的朱棣,一脸正气的方孝,慢腾腾的朱允炆,沮丧的胡惟庸,骄横的蓝玉,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朱厚照……300年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谋略,全部鲜活地浓缩在他的字里行间,让人欲罢不能。难怪有人力将其纳入中学历史教科书,成为必读书目!